面對疫情挑戰,平房區保國街道積極創新工作方法,探索“研發”工作武器,一批批“自制神器”在醫護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手中大顯神通。
DIY“掃碼神器”
在平房區9輪全員核酸檢測中,保國街道17個檢測點現場都多了一個帶有“熊貓圖案”的透明塑料盒子,這原來是保國街道自主設計的“掃碼神器”,街道主任周磊反複畫圖紙測量數據,手工制作模型,曆經一天一夜,“掃碼神器”成功投入使用。
有了“掃碼神器”,居民将身份證放入其下方指定卡槽,“大白”用手機在上方區域裡精準掃描,不僅提高掃描效率,還實現了完全無接觸掃描。每掃描一次,“大白”還會對身份證卡槽消毒。雖然制作簡單,但卻解決了以往掃描信息慢且容易交叉感染的危險,精準做到了醫護和居民全程無接觸操作,大大提高了安全指數。
自制“騰手神器”
廢舊飲料箱子做托盤,廢棄條幅做挂繩,用透明膠帶反複粘貼,一個可裝物品的裝置便誕生了。
“這個小發明可以斜挎在身上,不僅騰出了雙手,還能随身攜帶更多的核酸采樣用品,而且拿取方便。”東升社區書記周立雪說,這個裝置在醫護人員手中不斷更新完善,現在能騰出雙手、得心應手完成上門核酸采樣,帶的東西多了,就可以減少返回社區取材料的次數,推動整個核酸檢測工作效率的提高。
轉自:冰城 客戶端
記者 梁可心
來源: 哈爾濱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