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月二龍擡頭富貴來

二月二龍擡頭富貴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03:33:53

二月二龍擡頭富貴來(二月二日龍擡頭)1

今天是農曆二月二,也是第十三屆冬殘奧會開幕的日子。最近,我們經曆了情緒上的起起伏伏,不免身心疲憊。大家應該認真對待這個好日子,調整心态,汲取精神的養分,迎接未來的生活。

二月二日,青龍擡頭

自冬奧會結束之後,“雪容融”便接替“冰墩墩”成為新晉頂流,而在中華文明的源流中,“龍”一直是頂流形象。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擡頭”的諺語。在北方,二月二又叫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無論南北,這一天都需要好好對待。

按照《爾雅》的最早命名,農曆二月稱為“如月”,“如”有按天地意志的意思,進入“如月”的第一天,先要過“中和節”。“中和”是指天地萬物都各得其所,達到和諧境界。“如月”的第二天為什麼是“龍擡頭”呢?這與中國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有關。“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也就是二月二這天,“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擡頭”。

二月二龍擡頭富貴來(二月二日龍擡頭)2

《律書》有言:“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龍擡頭前後,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一片生機盎然。所以,古人也将它的出現作為春天的标志。

過二月二的習俗可追溯至伏羲氏時代,龍頭節這天“皇娘送飯,禦駕親耕”;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初二還舉行盛大儀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在宋朝時,二月二為“花朝節”,也就是百花的生日;到了元朝,百姓會在“踏青節”這一天出去踏青、郊遊,沿途采摘一種地上生長的花葉拿回自家在門前拜祭,取“迎富”之意;明清時因為二月二在驚蟄前後,民間俗稱小龍的蛇以及蚯蚓、青蛙等冬眠動物被春雷驚醒,擡頭出蟄,“龍擡頭”便寄予了人們盼望青龍現身,鎮住毒蟲的期許。

直到今天,北京民間二月二還保留着很多習俗,俗話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在這天會點着蠟燭,照着房梁和牆壁驅除蠍子、蜈蚣等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

二月二龍擡頭富貴來(二月二日龍擡頭)3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龍擡頭””五行屬木,卦象為震,是生發之象。木,對應着萬物生長,借着春天的陽光雨露,天地之間生機勃發。“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從二月二這天起,從南到北開始春耕,人們選種播種、耕地灌溉,用勤勞和汗水,換取豐饒與富足。可以說,千百年來,無論時局如何,中華兒女就是用不懈的耕耘造就了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與此同時,人們也在土地的滋養中懂得務實、寬厚與感恩。在“龍擡頭”這一天,民間會享用以“龍”為名的美食感恩大地的厚贈,祈求今年的豐收。比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馄饨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叫做“龍鱗餅”。人人都沾點龍氣,一整年都會有好運氣。

老北京的民俗傳統裡,二月二這天還講究搭配盒子菜:将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分别放入雕漆食盤内,然後裝進有九個格子的食盒内。顧客訂購時,用帶手提梁的食盒送至家中供食用,吃時需用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一起卷進“龍鱗”春餅裡,這便是“吃龍鱗”。

二月二龍擡頭富貴來(二月二日龍擡頭)4

有些地方稱二月二為土地爺生日,并把此項活動叫作社祭。在土地廟酌酒燒香拜祭後,有四個青壯年男子擡起土地爺塑像的轎子,在村裡遊行,祈求土地爺保佑一方風調雨順,農業增産豐收。

梳理精神,與時偕行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我們留了一個正月的長發,終于可以在今天名正言順地剃掉了。春天風和日麗,人容易困乏,剪去冗餘的長發,就像剪掉了煩惱和負累,可以讓自己頭腦清楚,精神煥發。

不僅如此,憋了一整個寒冬的身體,也可以借着二月二這個“踏春節”出去遊玩一番,放松舒展一下了。“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春草生春花開的大好時光,合該與親人和朋友一同出門,沐浴着陽光,自在地談笑,活動活動筋骨,陶冶陶冶性情。

二月二龍擡頭富貴來(二月二日龍擡頭)5

龍擡頭之後,緊跟着的便是二月初三文昌誕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之神。舊時的習俗,讀書人要行四個禮,即開筆禮、進階禮、感恩禮和狀元禮,而兒童要在二月二這天行開筆禮,表明開始正式學習。可以說,開筆禮是一個讀書人人生中的第一次大禮。現在不少地方也恢複了這項活動,用拜孔子像、講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贈文房四寶等儀式引導孩子積極求學。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不經意間,我們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在接下來的冬殘奧會賽場上,這股子蓬勃生長的春之力量也會從運動健兒們的身體裡迸發出來。

《易經》裡說:“損益盈虛,與時偕行”。春來草自青,秋來葉紛落,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遵循自然,應時而作,和天地萬物同聲共息,才是真正的和諧。我們所處的時代是追求和諧的時代,應該常懷平常心、感恩心、積極心去對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