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圖說華州皮影藝術

圖說華州皮影藝術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6 02:37:49

圖說華州皮影藝術?新華社西安6月16日電 題:陝西華州皮影傳承人:在堅守與創新中雕刻歲月,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圖說華州皮影藝術?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圖說華州皮影藝術(陝西華州皮影傳承人)1

圖說華州皮影藝術

新華社西安6月16日電 題:陝西華州皮影傳承人:在堅守與創新中雕刻歲月

新華社記者陳晨

刻刀紋絲不動,手推着牛皮在刀尖下遊走,精細的紋路逐漸顯現出來。68歲的汪天穩坐在工作台前,厚厚的鏡片架于鼻尖,眼神中還帶有年輕時的犀利。陽光透過紗窗,将屋内懸挂着的各式色彩斑斓的皮影投射在白牆上,輕風吹拂,恍若一場靈動的皮影戲就此啟幕。

這幅頗有詩意的“畫面”,深藏在西安文化街區的一間閣樓上。不遠處,明城牆内外車水馬龍、遊人如織。但隻需輕掩屋門,外界的喧嚣瞬間便被阻隔。

汪天穩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陝西華州皮影”的代表性傳承人。作為陝西皮影重要的發源地之一,相傳皮影戲在華州已有上千年的曆史。上世紀中葉,皮影戲曾是冬日農閑時陝西農民主要的文化活動之一。誰家有娶妻生子的喜事,總少不了皮影戲班子前來“鬧一鬧”。

“手工皮影講究一個精細,許多經典模闆都是多少代手藝人傳承下來的。而每完成一件作品,需要經過選皮、過稿、潮皮、雕镂、敷色、熨平等二十餘道工序。”汪天穩說,即便是一幅常見的20厘米大小的皮影,通常也需3到4天才能完成。

自12歲拜師學習皮影雕刻技術起,汪天穩便與皮影結下不解之緣。一把刻刀,他握了56年。一張皮影,凝結半生芳華。在50多年制作皮影的曆程中,汪天穩繼承和發展了“推皮走刀法”,即刀不動皮動的絕技。經此手法雕刻出的皮影,刀工勁道全無滞澀,線條嚴謹又不失灑脫。刻镂完成後,他還要用粗細不一的毛筆上色。所有部件制作完畢,再用線組接起來,形成造型各異的皮影形象。

進入汪天穩的工作室,仿佛置身于一個華州皮影的微型博物館。從傳統的鐘馗捉妖、明皇擊鞠圖,到山水花鳥圖,再到富有現代氣息的喜洋洋、小豬佩奇等皮影,一幅幅色彩鮮明、形态曼妙的作品,無聲訴說着傳統工藝與時代共進的流變。

“說到底,手工皮影有人的情感在裡面。”汪天穩之子汪海濤說,機器制作皮影曾經大量搶占市場,手工皮影生意一度頗為艱難,但隻要作品不夠完美,父親一律要求收回重做。“父親總說,不要考慮錢,作品首先要對得起自己。”

堅守終于迎來春天。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對傳統文化愈發重視,老匠人們皺起的眉頭舒展開了。汪海濤說,這幾年明顯感到“回暖”,陝西一些地方将皮影引入課堂,父親、姐姐和自己都曾被請入高校開講座。“每次到學校講課,學生們都對傳統藝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與年輕人交流,是父親最開心的時候。”

為了吸引更多人關注傳統文化,汪天穩不斷嘗試将現代元素引入皮影中。小熊的長安之旅,是他們精心推出的一幅新作品:可愛的卡通熊邂逅大雁塔、兵馬俑,曆史的穿越感與流行元素相得益彰。

社會各界也紛紛行動起來,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老手藝的新傳承。在百度信息流推出的“匠心中國行”公益項目中,汪天穩講述的皮影故事短短幾天内就吸引了20多萬的點擊量。多位外地網民聯系他,想要拜師學藝。老汪沒想到,做了半輩子皮影,年近古稀之時,自己反而成了“網紅”。

“一生隻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到極緻。歲月雕刻了我,我也雕刻了歲月。”最近,有人将汪天穩制作皮影的視頻配上文字發到了“抖音”平台上,引來35.4萬的點贊量和2000多個留言。有網民說:“看得心生感動,向手工藝人緻敬!有了他們,我們的傳統文化得以發揚光大。謝謝你們!”

汪海濤說,看到這些留言,父親拿着手機端詳了許久,臉上一直帶着笑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