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橘子分為哪幾種

橘子分為哪幾種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9 09:47:19

橘子分為哪幾種?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始于計算、精于計算,許多時候也成于計算可以說,計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功那麼,對于計算而言,怎樣才算是會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橘子分為哪幾種?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橘子分為哪幾種(橘子可以怎麼分)1

橘子分為哪幾種

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始于計算、精于計算,許多時候也成于計算。可以說,計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功。那麼,對于計算而言,怎樣才算是會呢?

教授《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除法》一課,我首先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同學們,《西遊記》大家看過嗎?聽說唐僧要将48個橘子平均分給3個徒弟。有4整籃子橘子,有8個零散的橘子。如果你是八戒,最希望師父先分整籃子的橘子,還是籃子外零散的橘子?

孩子是最天真無邪的,他們很容易将“先分多,後分少”的生活經驗遷移到數學學習中,這與除法豎式計算先從高位除起的思路是一緻的。這個經驗有利于學生對除法豎式算法的探索,屬于正遷移。事實上,在課堂中學生紛紛表示應該先分整籃子的橘子,後分籃子外的橘子,因為整籃子的橘子多,籃子外的橘子少。也有學生提到“不能丢了西瓜,撿芝麻”。可以說,學生在生活道理與數學算理之間建立了初步的聯系。

理論與實踐到底有多遠?按照“先分多,後分少”的思路進行平均分會遇到什麼問題?學生親自實踐了才會知道。我将整籃子的橘子圖片和零散的橘子圖片發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一分48個橘子。

為什麼不是小棒或者其他實物,而選擇發給學生圖片呢?因為面對二維的、靜态的圖片,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會非常凸顯:三個徒弟每人先分一整籃子橘子後,剩下一整籃子橘子怎麼分?有學生着急地說:“這要是真的橘子該多好啊,我就可以把這籃子橘子倒出來再分。”整籃子圖片就相當于計數單位1個十,作為1個十,學生無法繼續平均分下去。這個時候把它轉換單位、繼續細分下去的必要性就非常強烈。

“為什麼一整籃子橘子沒辦法平均分,倒出來就可以平均分”,這個看似明知故問的追問,實際上在引導學生思考化整為零、細分單位對于平均分的作用。将一整籃子橘子倒出來,就是将1個十轉化為10個一的過程,這不僅是一個化整為零的過程,也是一個根據需要不斷細分單位、深入研究的過程。這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思維。今天學生經曆了把1個十轉化成10個一進行平均分的過程,明天他們會順學而推,将1個一轉化為10個0.1繼續平均分嗎?生活中,他們會在這種思想中獲得怎樣的感悟呢?

整有整的好處,零有零的作用;多有多的價值,少有少的魅力:“多”與“少”團結合作,共赢平均分。“整”與“零”是一對兒對立統一的矛盾體。當初因為計數需要,我們合“零”為“整”;今天由于平均分的緣故,我們化“整”為“零”。

此時,筆算48÷3已成為一個學生将動手操作的經驗抽象為豎式計算模型的過程。從“分一分”到“算一算”,學生由生活經驗“先分多,後分少”到除法豎式計算“先除高位,再除低位”的遷移自然而然;從“把一整籃子橘子倒出來和籃子外零散的橘子一起平均分”到“十位餘下1時,把個位的8移下來,繼續平均分”一脈相承。

算法的背後是什麼?是解決問題的客觀需求?是優化過程的主觀決策?學生在上一環節得到的其實是算法的結果,追根溯源,一定要這樣算嗎?

于是,我抛出挑戰性問題:分橘子時可以“先分少,後分多”嗎?除法豎式計算時可以“先除低位,後除高位”嗎?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索和讨論。分橘子時,可以先給3個徒弟每人分兩個橘子,再每人分一整籃子橘子,最後将剩下的兩個散裝橘子和一個整籃子橘子合并為12個橘子,每人分得4個橘子。

豎式計算時,可以先用個位的8除以3,商2餘2;再用十位的4除以3,商1餘1,再将十位、個位的餘數合為12除以3,商4;最後再把三部分商合并起來為16。

問題提出時,學生的第一反應是:除法豎式計算不能從低位除起。這是學生之前學習口算除法就習慣的算法。但當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發現除法豎式計算不僅可以從高位算起,也可以從低位算起時,除法豎式中所體現的平均分的本質就浮出水面。平均分本無順序,無論先從高位平均分還是先從低位平均分,均可得到結果。

當學生經曆了除法豎式計算中平均分的過程時,豎式才真正成為他們計算的工具。當學生挑戰了既定思維,從各種角度均可計算時,豎式就成為他們的“玩具”。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辯證的美妙,體會到創新的樂趣。我們期待,這樣的計算課帶給學生的不僅是“會算”;我們更期待,數學教育帶給學生的也絕不僅僅是數學。

而探索多種算法是目的嗎?學生通過對比不難看出,對于48÷3而言,豎式計算從高位除起,兩步即可完成,從低位除起,需要三步才能算出答案。這是偶然嗎?當學生從兩種角度計算51÷3時,則會更加明顯地感受到:從高位除起,高位的餘數和低位被除數合并即可進行下一次的平均分;但是如果從低位除起,則會增加平均分的次數。

“優勝劣汰”是自然界永遠的生存法則。可是,不經曆“劣汰”,何以感悟“優勝”?

計算,是客觀的,也是奇妙的。課的尾聲,我和學生一起讨論:我們以前學習減法豎式計算時,個位不夠減請誰幫忙?今天學習除法豎式,十位有餘數請誰幫忙?從中你能悟出什麼道理?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需要别人幫助的時候,每一個人也都有可以幫助别人的時候。正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話:相互補台,好戲連台,而這些生活道理和數學算理竟然那麼契合!

再往前走一步,我們還可以思考什麼?如果,筆算除法除到最後,個位還有餘數,還有辦法平均分嗎?

課雖盡,每個人卻意猶未盡!

下課了,學生依然在興緻勃勃地談論着“可以把橘子剝開繼續分……”

(作者單位系陝西省靖邊縣第十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2年11月30日第7版

作者:闫彩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