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略稱,他們在佛教中是次于佛的神。他們的作用是悟佛道,發願普渡衆生;他們的身份是求佛果者,常稱大士。他們在民間的影響往往大過佛,因為佛高踞在上,信徒隻能向往。菩薩以渡衆生擺脫苦難達到極樂彼岸為旨。常出蓮花座,曆下界、化愚頑,衆生能常遇。因此中國佛教信徒就自立道場,形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
第一位是觀世音。唐代避帝諱又稱[觀音]。據《妙法蓮花經》說:觀世音是大慈大悲的菩薩,衆生受苦受難時,他[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衆信徒給他的美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有的寺中觀音菩薩是女身,有的寺中還有千手觀音,這是怎麼回事呢?一是佛經上說觀音能現三十三身,其中一些是女身;二是南北朝時北魏馮太後笃信佛教,她要打破[女身不能成佛]的說法,這樣就出現了女觀世音的塑像。以後又有人把女觀音附會為楚莊王的三女兒妙善,她執意出家,莊王大怒,後莊王得重病,前兩個女兒皆不願以身救他,三女兒妙善化為仙長,斷手剜眼獻給莊王。莊王服用此藥後病愈,得知真情後,籲叩天地,請上天讓女兒長出手眼,結果一下子長出了千手千眼,并成了菩薩。而佛教教義上講,觀音聽了說法後,立大誓要[利益安樂一切衆生],于是長出了千手千眼。千手表示遍護人生,千眼表示遍觀世間,寓大慈大悲,法力無邊的意思。[千手觀音]像一般用正常人物上身左右各出二十隻手,手上各有一眼,共計四十隻手、四十隻眼,再配了三界中二十五種生存環境,于是四十隻手眼有二十五種循環,即為千手千眼。
第二位是文殊菩薩,意為[妙德]、[妙吉祥]。他在四大菩薩中智慧、辯才數第一,因此又稱[大智文殊]。他的法像是頂結五髻,手持寶劍,坐蓮花寶座,騎獅子,表示他有智有勇。在寺中常作釋迦佛的左脅侍。在佛教傳說中,說他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本是一個婆羅門貴族公子,投奔佛門學道功德圓滿,修成菩薩身。
第三位菩薩是普賢大士,他是釋迦佛的右脅侍。他主管佛界的理德、行德,他代表德和行。他的職責是[遍吉],即将佛門之善推廣到一切地方,所以他的尊号為[大行普賢]。他的法像源自[普賢之學得于行,行之謹審靜重莫若象,故好象]。白象是他行為的表示,因此他的坐騎是六牙白象,四足分踏蓮花寶座。
第四位是地藏菩薩。佛經中稱他做:[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他的職責是盡渡衆生,拯救各種苦難,孝順超薦父母,令大地草木花果生長,祛除百病,渡盡地獄衆生。他是幽冥教主,管理陰間。他的美名尊号為[大願地藏]。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各有其一個道場,造成中國佛教聖地的四大名山。觀音菩薩居中國南海普陀山(浙江省舟山群島);文殊菩薩居山西五台山;大行普賢居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薩居安徽九華山。
願菩薩保佑我中華大地國泰民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