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微軟發布了Office 365的新版本,對我們十分熟悉的Word、Excel、PPT等辦公軟件進行了更新,添加了許多新功能。雖然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幾款軟件很難稱得上精通,但是幾乎每個使用電腦學習、工作的人,都或多或少會用過這幾個軟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幾乎每個人都用過的文字處理與排版軟件Word是怎麼來的吧。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它的創始人查爾斯·西蒙尼,正是他創造了被稱為"Office三劍客"三個軟件中的其中兩個:文字處理軟件"Word"和表格制作軟件"Excel",并且主導了微軟對幻燈片制作軟件"PowerPoint"的收購,對現代電腦辦公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1948年5月,查爾斯·西蒙尼出生于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在計算機史上聲名顯赫的馮諾依曼、馮卡門、維格納等也是出生于此。但是與他們不同,西蒙尼出生時匈牙利政府對于人民的思想控制十分嚴重。出于對這種情況的不滿,西蒙尼在十五歲的時候向他的父親提出了自己要退學的要求,而他作為大學教授的父親也十分開明地允許了。離開學校之後的西蒙尼一邊自學英語,一邊來到他父親學生所在的中央統計局進行工作,也正是在這裡,西蒙尼第一次接觸到了計算機,并且展現了自己的計算機天賦。
與很多被發現天賦之後飛黃騰達的天才不一樣,西蒙尼的表現卻讓他的家人遭受了災難。在将一項計算機創新成果賣給政府部門賺得第一桶金之後,西蒙尼被幾位前來匈牙利參加交易會的丹麥人發現,并邀請西蒙尼加入他們的公司。早就想離開匈牙利的西蒙尼很開心地答應了,但是就在西蒙尼前往丹麥之後,匈牙利政府的人員來到西蒙尼的家,要求西蒙尼為政府工作。得知他已經離開的消息,匈牙利政府将他的父母抓捕進了監獄。
并不知道父母情況的西蒙尼來到了丹麥,并且在丹麥的公司繼續展示着自己超強的編程能力,和一位名為彼得諾爾的科學家共同開發了Algol編譯器。雖然Algol編譯器并沒有為西蒙尼帶來多少收入,但是這段工作經曆讓他赢得了彼得諾爾的尊重,在彼得諾爾要前往著名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時,也将他推薦了過去。于是西蒙尼踏上了他人生的第三站:美國。
來到美國之後,西蒙尼很快便學完了全部課程,畢業之前就開始找起了工作。當然這個時候他已經名聲在外,許多公司都搶着将他招到麾下,最終他選擇了施樂公司。當時外籍人員在美國工作是需要工作許可證、綠卡或是居住簽證的,但是西蒙尼都沒有。施樂公司為了能夠得到他,不惜違反了法律,隐瞞了他的身份。
在施樂公司參與研發了Alto和Star兩台計算機後,西蒙尼回到了學校,完成自己的博士論文。他的老師給他的選題提了一個建議,做一個文檔編輯器。而這,也就是Word的雛形。在學校裡邊,西蒙尼為這個編輯器制作了剪切、文字大小顔色修改、圖表顯示、打印等沿用至今的功能。完成了畢業論文後,再次想要找工作的西蒙尼收到了兩張名片,一張是來自蘋果公司的喬布斯,一張來自微軟的比爾·蓋茨,考慮之後,西蒙尼做出了前往微軟的決定。
此時微軟隻有Basic編程語言一項産品,西蒙尼跟比爾·蓋茨見面後,展開了促膝長談,雙方共同規劃了一條從操作系統開始,到編程軟件再到辦公應用軟件的道路。不久後,微軟收購了DOS系統,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Windows操作系統,又很快推出了Visual系列編程軟件,最後來到了西蒙尼最熟悉的辦公應用軟件。
最初版本的Word隻是将西蒙尼在大學時制作的那個編輯器改了個名字,由于當時Windows還未成熟,他們先将這個軟件按發布到了蘋果的操作系統上,通過不斷地改進,銷量節節攀升。一直到蘋果版本發布後,1985年,第一款在Windows版本的Word才出現,并且很快成為了Windows上銷量最高的軟件。
如今,Word已經從一個為了博士論文制作出來的文字編輯器,變成了世界上最流行的辦公軟件。而西蒙尼則在主導開發Excel等軟件之後,離開了微軟,投身于慈善事業。他上一次成為科技圈的焦點,是乘坐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火箭前往國際空間站,稱為了世界上第五位太空遊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