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最近,在田間、山頭,挖野菜的人多了起來,在逛菜市場,也有不少主婦在尋找野菜的蹤迹。民諺有雲:“三月三,荠菜當靈丹。”清明養生,大家别錯過野菜這個天然“妙藥”。怎麼選?怎麼吃?我市傳統醫藥非遺傳承人、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常務委員、市中醫藥文化學會會長劉良海,為大家指點一二。中醫師劉良海有自己的“百草園”,熟悉中草藥材種植。他推薦以下幾種本地尋常可見的野菜:
腸胃不好,吃點苦菜
溫州人常叫的“苦菜”,其實中藥名稱是“敗醬草”,具有清熱、消腫、化瘀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金匮要略》記載,敗醬草對急性闌尾炎、闌尾膿腫有效果。這味古老的中藥,還對急性腸炎、腹膜炎等有治療作用。
食療做法:苦菜嫩葉可采食,先用開水燙一下,去除苦味,再用它來炒肉、做湯,也可以和面粉做成菜餅或苦菜粥等。
拉肚子,服馬齒苋
馬齒苋,溫州人叫“酸菜”,溫州平陽、文成、永嘉等各縣常見,生長于路邊、屋邊庭院等向陽處。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馬齒苋單味煎服或搗汁服可以治痢疾。它還能外用,用水煎熏洗或鮮草搗爛外敷,能治療皮炎、濕疹等。 食療做法:馬齒苋開水焯過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降血壓,吃荠菜
荠菜,溫州人稱“清明草兒”,生于山坡、田邊、庭院空地等。具有清熱平肝、利尿消腫、涼血止血的功效。尤其适合高血壓、大便秘結等人群。 食療做法:取适量的鮮荠菜開水焯澇起後瀝幹,與肉末、胡蘿蔔、筍切末,包餃子,或直接放鍋裡炒成一盤菜,還可以荠菜做湯,荠菜蛋湯味道鮮美,是肝火血熱所緻的高血壓、目赤腫痛等食療菜肴。
暖胃化濕,吃馬蘭
馬蘭,溫州人叫 “馬蘭頭”,我市各縣市常見,路邊、園地、河畔,常成片生長。具有平肝和胃、化濕、止血的功效。馬蘭頭暖胃的特質,很适合溫州人“上熱下寒”、濕氣重的體質,也适合胃炎及胃潰瘍患者食用。 食療做法:馬蘭頭采摘回家後用水焯一下,清炒肉絲、炒豆腐幹、炒筍絲或涼拌五香幹,都很美味。
消炎消腫,吃蒲公英
蒲公英,溫州人稱“奶奶菜”,生于路旁、田邊及荒地上。浙南海島及沿海分布較多。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蒲公英尤其适合腸炎患者以及婦科炎症、乳腺炎等女性食用。 食療做法:将蒲公英的嫩葉焯過後直接吃、炒食或做湯、做餡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絲;還能配着綠茶、甘草、蜂蜜等,調成一杯能夠清熱解毒、消腫的蒲公英茶。
【提醒】 清明假期,大家若去田間或山頭,對于不認識的野菜,不要輕易采摘或嘗鮮,建議菜市場購買野菜。同時野菜雖好,但也要适度食用,因人而異。
本文來自【溫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