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一帶一路”的發展倡議,讓古老的絲綢之路又重回大衆視野。兩千多年來,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軍隊、商人、學者、僧侶、奴隸,往來于這條道路上,創造并傳遞着财富、智慧、宗教、藝術,甚至戰争。可以說絲綢之路在人類文明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麼這條貫穿了河西走廊、帕米爾高原、中亞、西亞、地中海東岸,長達7000多公裡的道路,到底是怎麼走的?有沒有經過平涼呢?平涼在其中又受到了什麼影響呢?
圖 開辟絲綢之路
圖 絲綢之路往來商旅
圖 絲綢之路路線示意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下令全國修築馳道,連接鹹陽、平涼、固原的官道得以初步開發。漢武帝巡幸郡國,為行路方便,又辟“回中道”,經平涼到甯夏境内。“回中道”南起千河河谷(今陝西隴縣北),北出蕭關(今甯夏固原東南),是關中平原通往隴東高原的交通要道,将長安通往西域的蕭關古道整體貫通。
漢武帝時期,張骞兩度出使西域,溝通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開啟了兩漢絲綢之路的繁榮。兩漢絲綢之路的走向,從長安出發西北行,經今禮泉、乾縣、永壽、彬縣,溯泾水西上,經長武、泾川、平涼、泾陽,北走固原,繞過六盤山北部,西入靖遠、景泰,經河西走廊,出陽關、玉門關進入西域。西越帕米爾高原,再進入中亞、西亞到達地中海東岸各國,可見,在陝甘境内,平涼地區是必經之地。在東西大約一百多公裡的路段,分布着四個停靠站點。絲綢之路上東西文化交流的輻射,對平涼地區的區域發展和曆史文化形成産生了深遠影響。
上個世紀初以來,甘肅河西地區先後出土了七萬多枚漢代簡牍,這些簡牍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以及絲路沿途各國曆史的重要資料。其中記載東西交通的裡程簡為我們提供了絲綢之路從長安到敦煌的走向、裡程和停靠站體系。
圖 懸泉裡程簡 居延裡程簡
“長安至茂陵七十裡,茂陵至茯置卅五裡,茯置至好止(畤)七十五裡,好止至義置七十五裡。”這是漢簡中所記載的京畿段路線,這一段路程全長255漢裡,相當于今天的106千米。其從長安出發,經今興平縣境之茂陵、過乾縣、永壽、彬縣進入泾水流域,而後經長武進入今甯夏南部的固原和甘肅東部的泾川、平涼。
“月氏至烏氏五十裡,烏氏至泾陽五十裡,泾陽至平林置六十裡,平林置至高平八十裡。”月氏的位置當在今崆峒區以東四十裡鋪,烏氏則在今天的平涼崆峒區,泾陽古城位于今平涼市西北安國鄉油坊莊村北,而所到達的高平則是漢代安定郡首縣,遺址在今固原市原州區。這段站點相連長達240漢裡,近100千米,所記路線是從今平涼東部往西北到固原,然後繞過六盤山,經靖遠渡河到甘肅景泰的路線。漢簡記其為“安定段”。
圖 絲綢之路“安定段”
綜上,平涼可以說是絲綢之路北路東段的第一站,作為絲綢之路東段的重要途徑地,在連接關中與河西地區的通道上發揮着重要作用。
至唐代前期,東西貿易、文化交流達到鼎盛,除開辟多條支路以外,亦在絲綢之路上增設驿館。唐時,平涼屬泾州,地處陝甘東西之沖,呈群山環翠,經汭合流之勢,依山作鎮,跨河為疆,因其顯著的地理優勢,成為了絲綢之路上由長安通達西域的大驿站。
此處插第二個視頻
圖 唐代絲綢之路路線
圖 唐代泾州地圖
圖 泾州驿站
圖 唐代平涼建置區劃
圖 唐代泾州
泾州古城位于泾川縣城北,商周時期開始營築,唐宋時期為軍事重鎮。曆史上許多大事都發生在古城内外。隋文帝曾分舍利給泾州大興國寺;武則天在城内興建大雲寺;宋真宗、元世祖、元成宗、明孝宗都為城内的水泉寺頒發過聖旨,敕賜過碑文。曆代名臣武将如王茂元、範仲淹、滕子京都曾在泾州任職。唐代詩人李商隐也曾徜徉于回中牡丹園,留下了千古名詩《安定城樓》。
圖 唐代泾州古城複原圖
唐朝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詩中寫道:“一驿過一驿,驿騎如星流,平明發鹹陽,暮及隴山頭。”詩人筆下描寫的就是當時絲綢之路從鹹陽到平涼段的繁榮景象。
西出長安的文人、信使、商人、将士到達泾州,意味着他們将要遠離中原故土,踏上西出陽關的幾萬裡長途。而由西域遠到的外國官員、商隊、僧侶跋涉雪山,穿行大漠,終于來到距離唐帝國都城長安隻有幾天路程的泾州,并在這裡最先接受了來自中華文明的洗禮。
圖 西出長安
人口的流動,商貿的繁盛,使泾州成為關内道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大量的糧食、瓜果蔬菜、絲綢麻布,以及西域的良馬、皮毛、珠寶、玻璃器皿,在這裡中轉集散。城内還分布着專供兵器冶煉,鑄造的場所。成千上萬的馬匹飼養于古城周邊,以備唐王朝與吐蕃的連年交戰之需。外阻河朔,内當隴口。唐都長安的繁華與安定,系于泾州古城的控扼防守。
圖 泾州商貿
圖 吐蕃與唐
圖 控扼防守
絲綢之路上往來穿梭的商旅和使團見證了大唐的繁華盛世。平涼作為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軍事要沖和商埠重鎮,在促進東西方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着巨大作用,一度成為隴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時光漫漫,昔日的絲路遺痕,在今平涼地區已經變為繁忙的312國道,新鮮的文化血液在這裡互相交換,滋養着中國遠眺世界的格局。
互動答題
A.秦代
B.西漢
C.東漢
D.唐代
A.有
B.沒有
上期正确答案:1、B 2、D
本期答案下期公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