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微笑曲線理論的是國内重要科技業者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
施振榮出生于1944年,是台灣科技産業的教父之一。
1992年,施振榮提出再造宏基,微笑曲線理論就是他的策略依據。
微笑曲線理論的大意是:在一條像人的笑臉的産業鍊曲線上,位于兩端的研發設計與銷售都擁有高附加值,中間的制造環節附加值最低。
如果從價值鍊的角度來說,在抛物線的左側(價值鍊上遊),随着顯示器、内存、CPU以及配套軟件等新技術研發的投入,産品附加價值逐漸上升;在抛物線的右側(價值鍊下遊),随着品牌運作、銷售渠道的建立附加價值逐漸上升;而作為勞動密集型的中間制造、裝配環節不但技術含量低、利潤空間小,而且市場競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為整個價值鍊條中最不賺錢的部分。
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國際産業分工體系中,發達國家的企業往往占據着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的産業鍊高端位置,發展中國家的廠商則被擠壓在低利潤區的制造環節。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在國際産業分工體系中走向産業鍊高端位置,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制造廠商們不熄的夢想。
但是,與此同時,還有一種聲音不絕于耳,在施振榮将微笑曲線理論拔高的同時,宏碁正經曆着創辦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宏碁仍舊是那個員工總數保持4位數,集中精力在産業鍊研發和營銷兩端的“微笑”企業,但諷刺的是,從市場份額和财報數據上看,宏碁不僅僅在市場營銷上并未超越競争對手,甚至連利潤率都遠低于同業。
據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報道,盡管純粹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利潤率已經從6%下降到2%,但這一數字仍遠遠高于宏碁0.4%的利潤率。即使是從宏碁分拆出去的專門從事代工的緯創,利潤率亦高于宏碁。
實際上,蘋果專注于研發和市場營銷,三星憑借全産業鍊亦實現了高增長和高利潤率。不管是專注微笑曲線的兩端,還是專注制造業,都有其成功的案例。
而我的看法是,在一定程度上,微笑曲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隻是,如今的創業環境,無論是研發與設計、生産與制造,還是營銷與服務,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以滿足消費者需求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脫離了用戶的需求,一切蕩然無存。
從用戶的需求和體驗出發,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正加速“微笑曲線”走向“全程協同”的進程。
不似微笑曲線裡面的“三權獨立”非此即彼,未來的産業數字化中,将更多地通過互聯網技術(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在内的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商業模式),以網絡協同模式開展産業生産,以開發能夠完全适應生産的産品。
這種适應性将使企業在面對客戶的需求變化時,能迅速、輕松地做出響應,并保證其生産具有競争力,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由傳統的微笑曲線向全程協同的閉環方式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