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雪媚娘媲美的青團,咬一口驚豔了,私房秘制餡料,熱量低味道好。“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語和人詩。”這是1000多年前,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路過青團店時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詩篇。從這詩句中可以看出,青團有着悠久的曆史。
青團起源于唐代,原本是用來祭祀的點心,經過千年,雖然形制未變,但帶着艾草的清香、糯米的軟糯,或甜或鹹餡料青團已成為早春的時令小吃。
春日暖陽,雖然疫情還未完全控制,但是心情卻越來越好。即使不能到郊外尋找艾蒿,也不便網購南方的艾草、青蓬,但利用家裡現有材料,清明應景小吃青團也一樣可以做出來。
“相傳百五禁煙廚,紅藕青團各祭先。”這首《吳門竹枝詞》說的就是人們在清明節吃冷食青團,并用紅藕、青團祭祀祖先。清代《清嘉錄》對青團有更明确的解釋:“市上賣青團熟藕,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所以,我今天就做一個涼食青團,從外觀看不出異樣來,但咬一口肯定會被它的口感所驚豔。
青團的綠是用天然大麥苗粉調成的,雖不及艾草的碧綠,卻也有一番溫婉;紅餡是自制的紅豆沙,少糖少油松軟不膩;白色是自制的鮮奶酪,微鹹微酸,别有一番滋味。我很得意的是這個餡料搭配是我自創的,不隻顔色上好看,口感上更是讓人驚豔。做之前我還在想像它的味道,一入口就讓我大呼過瘾。原本隻是為了将鮮奶酪趕快使用完,卻不曾想有了西式點心的意境。
咱們平時吃的草莓大福,雪媚娘,和我今天的紅豆沙奶酪青團在做法和口感上有如出一轍之意,但相比前兩者,此口感更清新,熱量更少,營養也更豐富。
好了,長話短說,我抛磚引玉,直接上青團。無限創意點燃激情,讓美食為生活增更多的料。
-----【紅豆沙鮮奶酪青團】-----【皮料】 糯米粉100克,粘米粉30克,細砂糖10克,純牛奶140克左右,大麥苗粉4克,黃油8克
【餡料】 自制紅豆沙,自制鮮奶酪
【制作過程】
1. 材料準備好: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約為3:1,粘米粉也是大米粉,加一些可使青團成品更加立體,不那麼軟塌塌;大麥苗粉是天然植物色素,可代替艾蒿、青蓬等植物;紅豆沙和奶酪都是自制的,後面會有簡單的叙述做法;
2. 粉類稱重,同入大碗中,大麥苗粉的用量可多可少,多些就色重,少些就色淺;
3. 牛奶逐量倒入粉中,用小勺攪拌均勻,看狀态決定是否再加入牛奶;米粉比較吃水,基本上是1:1才成稠糊狀;
4. 攪拌至沒有疙瘩,舀一勺能快速順暢地流下來;牛奶或者水的用量多少會影響蒸出來的軟硬程度,液體量多一些,蒸出來會軟,反之則硬;
5. 米漿碗蒙保鮮膜,入涼水蒸鍋中,大火上汽後蒸15分鐘;時間根據米漿的多少、容器的深淺、火力的大小來調整;
6. 降至溫熱時放一小勺黃油,也可以用橄榄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代替,最好選擇無明顯氣味的油,以免影響青團清爽的口感;
7. 戴上烘焙用一次性手套,稍用力将黃油按壓并全部揉進米團中;可借助刮刀将碗中粘連的米團刮下來,直到揉成一個滋潤較光滑的糯米團;暫時不用時可蒙保鮮膜防幹;
8. 在蒸糯米團的時候将紅豆沙分成小劑子,揉成球,不用刻意去稱重,揪一塊大概齊就成;我稱了一下,大概是35克一個;面團大小随自己的喜歡和手藝;紅豆沙做法:紅豆泡數小時,完全泡漲,入電飯煲煮熟,料理機打成泥,入鍋中炒,可放适量油(豬油或者植物油均可),炒到自己滿意的狀态即可;
9. 将紅豆沙拍扁,捏成一個深深的小碗狀,因為自制的鮮奶酪比較軟,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兜住;用小勺舀适量鮮奶酪在豆沙“杯”中;鮮奶酪制作:1000ml鮮奶稍加熱,倒入新鮮檸檬汁75克,攪拌均勻,靜置15分鐘後将其倒入幹淨的紗布中,控幹水分;用料理機将加了少許鹽的奶酪打成順滑狀即可;
10. 用豆沙将奶酪包住,盡可能封嚴;豆沙比較松散,奶酪比較軟,兩者軟硬度不同步,所以很容易出現裂口或者漏餡,包嚴即可;
11. 揪一塊糯米團,重量也是随意,我也稱了一下,糯米團在30左右,能保證做出來的青團是薄皮大餡;将糯米團拍扁,捏成小圓餅狀,再将豆沙奶酪球放在糯米餅上;
12. 用包湯圓的手法一邊轉動一邊将糯米皮向上搓,使豆沙奶酪球能夠被包在皮子裡;因為摩擦,豆沙會向上湧,不要緊,隻要不漏出來就成;
13. 将皮子封口;糯米皮非常柔軟有彈性,輕輕一捏就合攏在一起了;再略微揉圓,一個完整的紅豆沙鮮奶酪青團就做好了,直接食用,無需再蒸。
1. 這個青團是我改良過的,雖然與傳統青團的制作和餡料有很大不同,但是口感及營養價值卻不低。因為成型後不再蒸制,所以立體感好,口感外Q彈,内軟糯;紅豆沙的香甜和鮮奶酪的微鹹微酸相輔相成,口味清新而又讓人驚豔;
2. 此青團不建議多做,随做随吃;暫時不食用的青團要注意保濕,放保鮮盒内或者用保鮮袋罩住都可以,防止表皮水分蒸發而變幹變硬;不建議放冰箱,糯米會因老化嚴重而變幹硬;也不建議重新蒸,因為鮮奶酪受熱之後變稀,口感也更酸,影響整體的口感。
“用愛制作美食,用心記錄美好;用簡單的做法,呈現食材的醇正味道”。我是Meggy跳舞的蘋果,曾經是一名英語老師,現在是為愛下廚房的家庭煮婦。在和油鹽醬醋打交道的日子裡,心也變得越發溫柔,也愈發感到“陪伴”才是世間最美好、最重要的。
#吃在中國##你好,清明##我眼中的春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