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曲徑蟲鳴牡丹開花

曲徑蟲鳴牡丹開花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15:36:38

曲徑蟲鳴牡丹開花?谷雨,意為谷之喜雨,古語雲:“雨生百谷”“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稻作農業對雨水的期待,猶如古時候讀書人期盼功名,所以有“谷雨前後一場雨,勝似秀才中了舉”之說播種秧苗的時節,雨水被稱為甘霖、時雨,谷雨節氣由此得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曲徑蟲鳴牡丹開花?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曲徑蟲鳴牡丹開花(雨生百谷牡丹花開)1

曲徑蟲鳴牡丹開花

谷雨,意為谷之喜雨,古語雲:“雨生百谷”“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稻作農業對雨水的期待,猶如古時候讀書人期盼功名,所以有“谷雨前後一場雨,勝似秀才中了舉”之說。播種秧苗的時節,雨水被稱為甘霖、時雨,谷雨節氣由此得名。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更是農時農事與物候結合最緊密的節氣之一。交節氣的時間在公曆4月19日至21日之間,今年谷雨節氣是4月20日。谷雨是暮春的節氣,此時氣溫逐漸升高且穩定,所以有“清明斷雪,谷雨斷霜”的俗諺。谷雨之後,寒潮天氣基本結束,大地溫潤。古代将谷雨分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鸠拂其羽,三候戴勝将于桑。”意思是谷雨時節,浮萍開始生長,鸠鳥鳴叫,戴勝鳥落在桑樹枝頭,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谷雨是春種的大忙時節。在長江流域稻作區,人們在布谷鳥“家家撒谷”的鳴叫提示下,将清明浸好的谷種均勻地撒到平整如鏡的育秧田裡。傳說布谷鳥是古蜀國望帝的化身。望帝是一位賢明的帝王,他關心農人和農事,死後依然如此。每年春天,他都化身子規鳥(布谷鳥)提醒勸導百姓務農。在華北平原,人們進行冬小麥田間管理的同時,開始種瓜點豆。

江南此時正值蠶月。“谷雨親蠶近”。從谷雨開始,家家采桑育蠶忙。蠶農人家有專門的蠶室,還有蠶娘負責春蠶飼養。她們對春蠶的看護十分用心。舊時養蠶沒有相應的監測設備和技術,給蠶寶寶喂葉、取暖,都要以蠶娘的身體感受為标準:蠶娘餓了,便給蠶寶寶喂葉;蠶娘覺得天涼,蠶室内就生火取暖。江南蠶鄉還有“關蠶門”的習俗,谷雨一到,家家戶戶大門緊閉,官員不下鄉,親友不往來,連做生意的也歇業。正如茅盾在《春蠶》中所說:“一個‘戒嚴令’也在無形中頒布了。”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嬌嫩的蠶寶寶的安全。蠶農精心衛護着春蠶,形成江南蠶鄉特有的谷雨習俗。

谷雨不僅是稻作農業的重要節氣,也是從事海上捕撈業的漁民的“開洋節”。沿海漁民在谷雨到來時要舉行祭海儀式,集體祭祀海神,唱戲助興,宴飲歡呼。谷雨祭海之後,下海捕魚的生産活動就啟動了。

谷雨還是花事繁盛的時節。“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節氣有三番花信,即牡丹、荼靡與楝花。這三番花信後,從小寒開始的二十四番花信風告終。谷雨時節,牡丹盛開,牡丹因其國色天香,得到中國人的特别喜愛,被稱為“谷雨花”。牡丹原本生長在中國黃河、長江流域等地,人工栽培牡丹大約在漢代已經開始。隋唐時期,牡丹作為園藝花卉進入城市生活并獲得顯著地位。隋唐帝王都酷愛花卉,隋炀帝在洛陽開辟西苑種花,其中就有易州進貢的多種花色的牡丹。唐代初年,雖有武則天貶斥牡丹的傳說,但随着唐代國運昌盛,大氣華貴的牡丹越來越受到喜愛。唐人劉禹錫詩雲:“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可見唐人對牡丹的深摯情感。宋代時,牡丹走出皇家宮苑,進入尋常百姓家,在中國大面積種植。明清時期,谷雨看牡丹是城鎮居民的風尚。《清嘉錄》記載,當時無論是豪家名族之家還是文人雅士的庭院,不論是寺院道觀還是會館義局,“植之無間,即小小書齋,亦必栽種一二墩,以為玩賞”。牡丹花還傳播至日本、韓國、意大利、法國等國家,香飄天下。

雨前茶是品茶人的珍愛。明代茶學研究者許次纾在《茶疏》中說:“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後,其時适中。”如《桐廬竹枝詞》所唱:“谷雨村村摘嫩芽,紛紛香氣出籬笆。”谷雨茶較之清明茶,質量更優,香味更濃,而且易于收藏。碧螺春是清代蘇州的貢茶,據說産于吳縣洞庭東山碧螺峰。康熙年間的一個谷雨時節,人們采茶于此,但采茶人茶筐已滿,有人就将茶葉置于胸前衣襟之内,“茶得熱氣,異香忽發,采茶人争呼吓煞人香”。康熙南巡時,地方官以此茶進用,皇帝為其題名“碧螺春”。谷雨茶是養生茶,不僅有清心明目之功效,而且可用于化痰祛濕的茶療。

谷雨之後,氣溫逐漸升高,害蟲開始活躍。在北方地區,人們以谷雨日作為除蠍的重要時機。在山東、山西、陝西等地,人們于谷雨日在牆上貼禁蠍帖,帖子上有圖有文,咒語曰:“谷雨日,谷雨晨,茶三盞酒三巡,逆蠍千裡化為塵。”雖然隻是一種巫術,但表達了人們趨利避害的意願。

中國很早就發明了文字。有一種傳說認為谷雨的起源與倉颉造字有關。上古時代,倉颉奉黃帝之命,創設了象形文字。人類的這一舉動引發了巨大反應:“天雨粟,鬼夜哭。”也就是出現了天降粟谷、谷如雨下的奇觀。後來人們就将這一天定為谷雨節,作為紀念倉颉的日子。至今陝西白水倉颉廟在谷雨節氣仍要舉行傳統廟會,祭祀倉颉,感念他發明文字的偉大功績。

谷雨是節氣,也是體現農業文明的節日。谷雨時節,讓我們在享受傳統節氣文明的歡愉中,迎候絢爛的夏天到來。

(作者蕭 放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