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MWC2019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正式發布了首款雙模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Pro(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并稱将為消費者提供真正無線的超光纖寬帶體驗。
我們知道,今年是5G商用的關鍵之年,MWC期間,5G的話題也已經被反複提及無數次。今年5G進入商用部署階段,但其實我們知道,現在距離5G真正普及、被每一位消費者所用還很遙遠。而在MWC上我們也看到整個産業鍊正在通過各種努力,加快5G的商用、普及速度,其中華為的5G CPE Pro就是讓更多人更方便地享受5G網絡的例子。
CPE是什麼?5G CPE又是啥?
在分析這次新品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CPE究竟是什麼。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太了解。IT之家小編這裡先簡單說一下。
CPE,它的全稱是Consumer Premise Equipment,這是能夠把5G信号轉為Wi-Fi信号再讓用戶連接的設備。通常我們在家裡使用WiFi的時候,如果房間太大或者地形複雜,會出現信号盲點,我們就會增加一個路由器進行信号中繼,現在大部分路由器已經支持無線中繼。而CPE的作用,和這裡的中繼有點類似,但不同的是,它能夠将運營商發出的手機4G或5G信号進行中繼,然後變成WiFi供大家連接,就好像手機開個熱點一樣。
當然,手機發熱點的能力沒法和CPE相比,CPE天線增益更強,發射功率和手機一樣的同時,WiFi的覆蓋能力比手機更強,所以它能支持更多的設備接入,并且在各種嚴苛的環境下也能擁有比手機更強的信号——當然,和手機一樣,CPE也是配合SIM卡使用的。而5G CPE,自然就是支持5G網絡的CPE,可以接收5G網絡信号,然後建立一個Wi-Fi網絡。
以這次的5G CPE Pro為例,它采用業内首款基于3GPP R15标準的多模芯片——華為巴龍5000,該芯片支持Sub6G全頻段覆蓋。5G網絡下,理論峰值速率可達4.6Gbps,現網實測速率高達3.2Gbps。與上一代相比,5G CPE Pro體積縮小45%,5G網絡峰值性能提升60%。在發布會現場,華為展示了5G CPE Pro性能,3秒鐘可以緩存1GB電影。
同時,華為5G CPE Pro支持4G/5G雙模,所以無論在4G網絡還是在5G網絡下,用戶都能獲得超光纖寬帶的體驗。另外它還支持NSA與SA多模組網,可以夠适應不同運營商的網絡條件,能實現4G到5G無縫升級。
别忽視華為5G CPE Pro,它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
相信經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5G CPE的産品形态已經有所了解。但是你可能會問,這樣的設備具體有哪些應用場景,4G時代一路走過來,我們隊CPE這樣的設備好像并沒有特别強烈的使用需求?
從一個中國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這無可厚非。因為我們出門有手機,在家裡,中國固定寬帶滲透率已經超過了76%,其中84%的光纖,因為中國用戶在寬帶這塊可獲取性很高,所以CPE這樣的“中繼”設備看起來沒有太大的需求。但從國際角度來看,市場卻是很廣的,因為在國外很多國家的土地,路權,物權各類審批非常困難,導緻光纖發展不起來,例如歐洲光寬帶滲透率隻有30%左右。因為光寬帶滲透不是很高,所以移動路由這樣的設備就比較有市場。事實上,華為2018年全球發貨來看,4G CPE移動品類出貨1000多萬台,随行WiFi品類超過2000萬,全年差不多有3000萬移動路由終端的發貨。
再看看國内,用戶需求不夠強烈是不是就代表CPE設備在中國沒有機會?不是。相反,在5G時代,由于速率上升到一個新台階,它就可以和固網寬帶互為補充。例如二套房,不經常入住,或者給父母住,利用CPE可以避開複雜的辦網流程,做到即插即用。
還有國内很多出租房房客,居住點不是很固定,如果是固網的寬帶就容易被合約綁定,但如果你有一台CPE,一旦你手機開通了無限量套餐,綁定一張副卡月租低于100元就可以獲取到50G-100G/月的套餐,對于一般上網用戶來說足夠,更重要的是具有移動屬性,随帶随走。
可以看到,這些場景的核心是圍繞智能家居,也就是普通消費者能夠感知的AIoT。因此,智能家居是未來華為5G CPE Pro的核心應用場景。它支持華為HiLink智能家居開放互聯平台,海量智能家居設備可以一鍵快速連接,同時還有華為5G Best Position算法,結合智能家居App推薦更優的信号位置。綜合這些,可以預見5G CPE Pro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智能家居體驗。
除了智能家居,還有一些應用場景很适合,例如一些小企業、小商鋪,也可以用移動路由代替商業寬帶,可以大大節省寬帶成本。
當然,上面這些應用場景下也許經常也會遇到對速率和低延遲或穩定性要求比較高的情況。正如前文我們所說,華為的5G CPE Pro諸多特性足以滿足這些需求。例如它是目前唯一的對2G、3G、4G、5G全頻段都支持的産品,也就是即便有時候遇到5G信号覆蓋不是很強的情況,也可以回落到4G,保證穩定性,同時還支持SA和NSA,對運營商很友好,另外速率上也無需擔心。在MWC現場華為就演示了5G CPE Pro 8K視頻直播,整個過程非常穩定震撼,要知道8K直播對網絡速率的要求是很嚴苛的,華為的5G CPE Pro即能成功應對。而在一般普通家庭,最常見的應該還是觀看互聯網電視超高清視頻,一般是2K,在高就是4K,而華為5G CPE Pro在4G 狀态下還能實現下載速率1.6Gbps,體驗與固網100兆的帶寬差不多,4K沒有壓力。
以上是華為5G CPE Pro這類産品未來的應用場景,出了我們列舉的,其實還有很多,例如車載WiFi、共享汽車等領域,也可以有很令人期待的應用。事實上,華為這幾年花了不少精力進行用戶教育,中國很多用戶群裡已經開始流行。而IT之家小編覺得,5G CPE Pro還有一個更值得挖掘的應用場景,就是車聯網。
5G CPE Pro,潛在的車聯網時代推進器
汽車行業的未來在哪裡?車聯網和無人駕駛,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的,也是很多汽車和科技巨頭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無人駕駛和車聯網密切相關,本質上車聯網是無人駕駛不可缺少的基礎技術。為了滿足無人駕駛的功能應用,車聯網通信需要滿足更高更嚴苛的要求,例如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帶寬和更低的時延,這些要求,目前隻有5G能夠實現。
事實上,5G有一項重要的應用場景即車聯網,或者說V2X(Vehicle to Everything),它涉及到通信、人工智能、視覺分析,雷達、監控等多項技術,而通信是基礎,5G網絡傳輸時延可達毫秒級,峰值速率可達10-20Gbits,5G在車聯網中間将有非常重要的運用。在中國,根據工信部的規劃:
“到2020年,要實現車聯網産業跨行業融合取得突破,具備高級别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實現特定場景規模應用,加快基于5G技術設計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5G-V2X)等關鍵技術研發及部分場景下的商業化應用。”
而到2025年,要實現利用車聯網達到排放降低20%、交通事故減少80%、交通效率提升80%的目标。
而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車輛2083萬輛,未聯網達70%,大部分老款在售車型無法聯網,新款車型模塊和T-Box周期達兩年,這成為車聯網向前發展的難題,不過反過來也是機會。2020年、2025年、2030年,我國銷售新車聯網比率将分别達到50%、80%、100%,2016年僅30%左右,據此預計聯網汽車銷售規模将分别達到1500萬輛、2800萬輛、3800萬輛,總市場規模将超萬億。對于任何汽車或科技企業而言,都是一塊無比巨大的市場大蛋糕。
數據上可以看出,車聯網時代正和我們越來越近。如何在這個時代到來之前搶先占得先機?解決上面所說的眼前問題,成為自然而然的思路。而眼前的問題是,在售的車輛大部分無法聯網,所以,通過數據卡或者随身路由,以準前裝的形式,讓這些車輛提前接入5G,成為一個很好的突破口。而華為的5G CPE Pro這樣的設備,恰恰和這種思路天然契合。
可以預見,這樣的設備在今年将實現規模商用,對于産業鍊而言,如果能夠結合5G CPE Pro這樣的随行路由設備進行汽車的準前裝适配整合,将真正推動車聯網市場的快速發展。
其實在車聯網方面,華為也在一直努力,它是5GAA發起人之一,圍繞智能出行,華為也深度參與行業的标準定制和解決方案孵化。去年7月,在上海2018世界移動大會期間,華為在車聯網産業生态峰會上首次對外解讀了自家C-V2X的戰略,并發布首款的商用C-V2X解決方案RSU(路邊單元)。強調構建全球統一技術标準、構建人-車-路協同,同時這套解決方案也能讓車更智能、讓路更聰明、讓出行更安全。
總結
今年開始的5G商用步伐主要還是面對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應用場景,eMBB之後,行業會更多考慮降低時延和大規模可靠性,那時候是海量物聯網的時代。華為作為幾乎唯一的兼具基礎連接技術以及芯片、終端能力的廠商,IT之家更看好其在物聯網時代的表現,5G CPE Pro這樣的設備具備的能力,在智能家居場景中将釋放更大的能量。而華為在AIoT領域的三步戰略也是從芯片到産品再到平台的“大手筆”,今年隻是一個開始,未來我們必将會看到華為更豐富的産品陣營,以及更具競争力的AIoT生态。
相關閱讀:
《華為5G CPE Pro發布:巴龍5000芯片,峰值速率4.8Gbps》
《一圖看懂華為5G CPE Pro》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