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跑步時突發性心髒驟停

跑步時突發性心髒驟停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1 17:59:48

2個月前,19歲的大學生小韓跑完1000米後昏倒在學校操場,呼吸心髒驟停。危急時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醫院聯合救治57小時後,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7月25日,經過該院心血管醫院心内II科胡丹教授的随訪和基因檢測診斷,綜合評估小韓恢複良好,可以重返校園。

跑步時突發性心髒驟停(跑完1000米心髒驟停)1

5月11日,武漢某高校進行1000米體能測試,體育成績向來優異的韓同學在測試結束休息時,突然倒地不起、呼之不應。老師和同學們見狀迅速将其送往學校醫務室,對呼吸心跳驟停的他立即進行心肺複蘇。4分鐘的搶救讓小韓呼吸心跳恢複,但他依舊處于昏迷狀态,并伴有全身抽搐,被緊急送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進一步搶救與治療。

病情較為危急,急診科予以解痙鎮靜、保護腦功能等治療後,迅速轉入重症病房。重症醫學科I科主任詹麗英教授分析病情後當機立斷,決定對其進行以腦複蘇為中心的集束化治療:維持血流動力學,進行鎮痛鎮靜,并實施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目标體溫管理、脫水降顱壓以及多髒器功能維護和支持等操作。

“平時身體好端端的,怎麼突然就心髒驟停了?”專家團隊積極查找病因,開展一系列檢查。第2天下午16時,小韓病情再次惡化,突發心律失常、心率減慢,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重症醫學I科緊急邀請心血管醫院心内II科胡丹教授會診,多學科搶救生命并查找心律失常病因。

跑步時突發性心髒驟停(跑完1000米心髒驟停)2

胡丹教授發現,患者心電圖顯示早期複極異常,動态心電圖提示:慢頻率依賴的ST段上擡,心率慢時J點明顯上擡。屬于典型的早期複極異常,突發心搏驟停可能是因為心髒傳導系統問題。結合暈厥和猝死病史,以及猝死的家族史,胡丹教授高度懷疑其為與青壯年心源性猝死(SCD)關系密切的早期複極綜合征,協同重症團隊共同調整治療方案。

當天晚上小韓顱内高壓明顯緩解,第3天晚22時,昏迷57小時的小韓意識逐漸恢複,詹麗英教授全面評估病情後,撤離呼吸機并拔除氣管插管。第4天小韓語言交流障礙消失,智力恢複正常,醫護人員輔助他下地康複鍛煉。病情穩定後小韓轉入心内II科進一步治療,生命體征平穩後于5月19日出院。

但突發暈厥險些猝死的經曆,一直讓小韓一家心有餘悸,他們求助胡丹教授,探究疾病根源和預防措施。

持續追蹤研究心源性猝死(SCD)的胡丹教授指出,早期複極綜合征屬于常見的心電圖異常現象,高發于青年男性,大部分屬于正常的心電圖變異。但近些年臨床研究發現,少量的早期複極會導緻惡行心律失常,甚至誘發心髒驟停和猝死。該類疾病誘發的青壯年心源性猝死是一個重大健康問題,嚴重威脅生命安全,目前大部分相應的分子病因未明,特異性治療更是缺乏。在心内科主任江洪教授的支持下,胡丹教授近期帶領團隊在這個領域實現重要的研究突破,相應成果榮獲“中國心律失常領域2019~2021年期間的十大原創研究”。

跑步時突發性心髒驟停(跑完1000米心髒驟停)3

在後續長達1個多月的基因檢測中,胡丹教授發現,小韓檢測出惡性心律失常相關的緻病性基因突變,這與去年7月她曾接觸一例年輕男性因早複極綜合征緻4次心髒驟停的病例類似,都是由于迷走神經過度興奮誘發的暈厥和猝死。在積極對症處理、評估風險後,決定植入埋藏式心内除顫器(ICD),并輔以藥物治療,預防再次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導緻的猝死。

胡丹表示,因早期複極導緻的青壯年心源性猝死危害極大,其團隊将進行針對性的幹細胞和轉基因動物研究,期待揭示此類疾病背後更深層次的機制背景。該研究結論如果成立,研究将取得重大突破,并極大激發臨床診療創新。這兩例患者都是将基礎研究前沿應用到臨床實踐,而臨床實踐又反過來指導基礎研究方向的經典案例。由于目前已有的早複極綜合征特異性治療缺乏,且副作用大,胡丹教授團隊和國際頂級研究中心合作,已經積極地進行了相應的藥物開發,希望在不久的将來服務于患者。

詹麗英教授介紹,心源性猝死主要是緻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導緻的,所以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病變、心肌受到損傷等人群容易發生。她提醒,持續有節律的鍛煉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但同時應避免運動量過大;日常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節奏,調控好情緒,改掉熬夜、酗酒等不良嗜好。

通訊員:甯亞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