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犯的4個誤區?“老人記性好像變差了,剛吃過飯就會忘記”“老人總是反複詢問一件事情”“我爸最近脾氣暴躁、不修邊幅,有時還随地小便”“家裡老人最近喜歡撿垃圾,囤積雜物,或者反複購物”……門診中,常常聽到患者家屬抱怨家裡老人是不是“老糊塗”了?其實,他們可能真的病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年性癡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經常犯的4個誤區?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人記性好像變差了,剛吃過飯就會忘記”“老人總是反複詢問一件事情”“我爸最近脾氣暴躁、不修邊幅,有時還随地小便”“家裡老人最近喜歡撿垃圾,囤積雜物,或者反複購物”……門診中,常常聽到患者家屬抱怨家裡老人是不是“老糊塗”了?其實,他們可能真的病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年性癡呆。
留住他們的記憶,預防比治療更管用
老年性癡呆也稱阿爾茨海默病,占所有癡呆的60%~80%。最早的阿爾茲海默症病例出現在1901年,當時51歲的女性Auguste Deter經常懷疑丈夫有外遇,且自身存在記憶力損害,在家中常常迷失方向,後來就到阿爾茨海默(Alzheimer)醫生那裡就診。她病逝後,其腦病理顯示澱粉樣斑塊與神經纖維纏結。
1913年,Emil Kraepelin教授将這種新發現的老年性癡呆病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一般分為家族性及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家族性AD多在65歲前發病。其發病機制存在多種學說,影響最廣泛的是澱粉樣蛋白瀑布學說,也就是澱粉樣蛋白生成與清除失衡導緻的神經元變性和癡呆。
阿爾茨海默病是慢性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随着患者年齡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宣武醫院神經疾病高創中心主任賈建平教授團隊于2020年12月發表了中國癡呆患病率調查報告,發現中國60歲及以上成年人癡呆患病率為6.04%,阿爾茨海默病為3.94%,血管性癡呆為1.57%,其他癡呆為0.53%。以此推算,中國60歲及以上人群有1507萬癡呆患者,其中阿爾茨海默病983萬人,血管性癡呆392萬人,其他癡呆132萬人。該報告還發現,女性癡呆患病率顯著高于男性,農村患病人數大大超過城市,并且會造成巨大經濟負擔。相關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平均每人年花費超過13萬元,全國患者年度費用接近1萬億元。
阿爾茨海默病一般隐襲起病,進行性智能減退,多有人格改變。早期突出表現是記憶力減退,對剛發生的事情都想不起來;忘記熟悉的人名,經常找不到東西;并可能出現迷路,外出找不到回家的路等。病情進展後,患者會出現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能力下降,原來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明顯衰退,伴有明顯的視空間障礙,比如在家中找不到房間;還會出現失語、失認等情況,伴有明顯的精神行為異常。到了晚期,患者會喪失與外界的接觸能力,多出現妄想、幻覺或錯覺,卧床後因感染或全身衰竭而死亡。
臨床中,除記憶損害外還包括幾種特殊類型的阿爾茨海默病。如命名障礙與語句複述障礙的少詞型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精神行為異常的額葉變異型AD;以視空間及視知覺障礙起病的後部皮層萎縮,常常表現為不能讀成行的文字,不能判斷距離出現碰車事件和停車問題等,以及光敏感或視物變形及面孔失認等。這時,患者常常會到眼科就診。
目前改善認知與記憶的藥物主要有膽堿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卡巴拉汀和加蘭他敏以及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美金剛。
2019年11月,我國藥監局批準甘露特鈉膠囊(GV-971)上市,用于治療輕至中度AD,通過腦—腸軸降低神經炎症損害,從而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2021年6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勃健Aducanumab作為針對β澱粉樣蛋白修飾療法的新藥,療效有待觀察。
而中醫認為,阿爾茨海默病以腎虛為本,伴有瘀血、痰濁,需要辨證施治。
總的來看,目前中西醫藥物都隻能延緩病情發展,不能治愈。因此中外科學家均提出最好的治療是預防,也就是在疾病發生前進行幹預。
上工治未病,中醫可發揮更大作用
作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阿爾茨海默病因為沒有有效治療手段,會給患者及家屬帶來沉重的照護負擔,成為各國人民不得不面對的緊迫問題。中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占總人口的18.7%,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億,占總人口的13.5%。而65歲以後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高發期。可見,中國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意義遠大于治療本身。
《柳葉刀》曾報道,通過改變12個風險因素,可預防近40%的癡呆症。其中包括:高血壓、肥胖、糖尿病、頭部外傷等。阿爾茨海默病發病前15~20年,患者腦内就會出現病理變化,如果能在癡呆前或者更早時期對風險因素及不健康生活方式進行幹預,效果将事半功倍。現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動、生物鐘紊亂、吸煙、飲酒等)和飲食結構(高油脂、高糖分、肥甘厚膩等)有可能導緻代謝綜合征出現,表現為中心性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和高血糖等代謝紊亂,而腹部肥胖和胰島素抵抗是其核心表現。代謝綜合征是引起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中醫藥對改善代謝綜合征的核心病機具有獨特治療優勢。
中醫認為,代謝綜合征是由于人們過量飲食且伴有工作節奏過快,情志不暢,運動減少等情況,從而導緻水谷精微輸布失常,形成痰濁瘀血積聚,常常表現為痰濕症及郁症。
痰濕症以頭重身困、脘痞胸悶、怠惰乏力、口幹納呆、苔膩脈濡為臨床特征。人看起來面色不透、晦暗以及皮膚油垢,形體偏胖,頭暈伴有包裹感,口黏,睡覺流口水,打鼾重;大便黏膩,男性可見陰囊潮濕,女性黃白帶等,也可出現低熱綿綿。郁症則表現為精神不振、兩脅脹滿、胸脘痞悶,常歎息等。中醫通過流暢氣機、通調水道、化濕降濁等,可見顯著療效。
另外中醫認為腎與人體生、長、壯、老息息相關。人在50歲左右,是身體由盛轉衰的節點。通過調節腎陰、腎陽功能,使人們陰陽平衡,延緩衰老,恢複原動力,從而預防癡呆發生。
正如《黃帝内經》所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諸病當預防于早,勿等病成再治。對待像阿爾茨海默病這樣的老年慢性病,完全可以中西醫并舉,這必将極大減少老人患病風險,造福更多百姓。
(作者:張偉,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認知與癡呆學組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内科副主任醫師)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