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的比賽用雪是自然雪嗎?
其實,冬季比賽用雪并不完全依賴自然,
而是借助人工造雪技術
實現高質量的“用雪自由”。
人造雪是什麼?
又為什麼要人工造雪呢?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在開展造雪工作 l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自給自足 vs 靠天吃飯
人工造雪通常是指在一定氣象條件下,人為模拟天然降雪的過程,将微細的水滴噴射或噴灑到冷空氣中,實現由水滴到雪花的轉變。通常情況下,理想的液滴大小介乎于200~700μm,也即0.2~0.7mm。這樣的液滴在15s之内即可凝結。
通常人工造雪使用‘雪炮’式造雪機 l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考慮到自然界天氣過程尤其是降雪的不确定性,且雪上競技項目對場地雪量的嚴格要求,國際賽事尤其是冬奧會,一般都會使用人工造雪來鋪設雪地賽道。
索契冬奧會自由式和單闆滑雪比賽場地用雪量l 國際雪聯
在人工造雪成為冬奧會常規操作之前,有時冬奧會也會因為雪情而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
除了有助減少“靠天吃飯”的不穩定因素,人造雪比天然雪更能抵禦風、雨以及溫度變化的影響,更為穩定和持久。這也意味着,人造雪可以使賽道的雪質更好, 更為穩定,對參賽運動員來說也更為公平。
人造雪的密度比天然雪的密度高很多。有資料認為,10cm厚的人造雪相當于40cm厚的天然雪 l 數據來ccsam
根據QX/T 386-2017《滑雪氣象指數》,24h内無降雪更适合滑雪運動
北京冬奧會如何造雪?
通常人工造雪都是使用“雪炮”式造雪機,它利用高壓空氣将水流打碎成細密的霧狀,這些水霧遇到寒冷的外部空氣,就會在落地之前快速凝固成為冰晶,變成人們所熟知的雪花。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正在進行造雪工作 lCCTV《創新進行時》 探秘“雪如意”
北京冬奧會所使用的雪炮制出的人工雪,分為9種型号,号越小越接近粉雪,号越大雪則越濕。白天溫度較高時,使用含水量少的小号雪。當夜間達到零下二十幾度時,則使用7号雪、8号雪,這樣出來的雪質更好。
不同雪上項目的造雪方案也有很大不同。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賽道成35°陡坡狀,為了使噴上去的雪不滑落,工程師們在混凝土澆築的賽道表面,鋪設了人造草墊和網格狀的粗繩,形成凹凸不平的賽道基礎。
(左)賽道鋪設過程 CCTV《創新進行時》;(右)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武殿森攝(人民圖片網)
造雪之前,國家跳台滑雪中心的工作人員們還要清理幹淨自然降雪,再精耕細作的鋪上人工雪。而冬季兩項的賽道則是先造雪成堆,然後在雪道上攤鋪開。
剛剛造出來的雪,雖然密度大于自然降雪,但仍達不到直接在上面比賽的标準。需要經過重約六噸的壓雪機反複碾壓,雪才能逐漸變得緊實,變身成為華麗的冰狀雪。
延慶賽區雪道上停靠的推雪車和造雪機等設備 l 記者馬曉芳 攝
冰狀雪是用來形容滑雪場上雪質的一種狀态,雪花的密度約為0.65g/m³。這樣鋪設出來的雪道表面保持結晶狀态,仿若有着一層薄薄的“冰殼”,硬度大,不易被破壞,在運動員高速轉彎的情況下能保證雪道表面不變形,選手不論第幾個出場,雪道的狀态都是一樣相對完美。
同時,為了确保賽道的質量,工作人員還會使用冰雪硬度儀、冰雪粒徑儀等自動測量儀進行快捷檢測,從而切實保障雪質合格,在最短的時間裡恢複比賽的正常進行。
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檢查和修整賽道 l 新華社
冬奧“冷”知識 1❄️✨
供稿:市質标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