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拉面安
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前幾年,行業唱衰汽配城的聲音此起彼伏,“消失”的汽配城一度是關注度最高的話題之一。
受城市改造政策以及電商平台的沖擊,全國汽配城以及30萬汽配商戶的确陷入了長達數年的窘境,“經營越來越難”的聲音在汽配圈子裡也流轉了許久。
但在2021年,情況發生了改變。
汽配城的焦慮開始慢慢消失,與之相反的是,曾意氣風發的汽配供應鍊平台失意之态明顯。
一、“不賺錢”的汽配供應鍊紛紛倒閉
猶記得2015年,某家汽配供應鍊平台創始人在公開場合預言:“到2020年,全國上千家汽配城基本倒閉,30多萬配件商必須盡快轉型。”
彼時,資本重資下注汽車後市場,相較汽修連鎖更易起量的汽配供應鍊賽道受到了資本的青睐。汽配平台們用規模換優勢、用擴張速度換資金的持續注入,一口氣誕生了好幾家影響力汽配平台企業。
但到了2021年,資本熱度驟減,一年下來都沒幾筆融資,還大多集中在了政策支持的“再制造領域”。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汽配供應鍊企業們不約而同地放緩擴張速度,一些企業雖然開辟了延伸業務,但進展情況着實不算樂觀。
“後勁不足、未達預期”8個字,其實是絕大部分汽配供應鍊企業2021年的共同寫照。行業裡面确切的消息,曾獲資本多次青睐的兩家汽配供應鍊平台車通雲與和汽已經倒閉。
這樣的汽配供應鍊群體,更難撼動傳統汽配城了。
二、崛起的汽配城
與之相反的是,曾被反複唱衰的汽配城,在2021年明确迎來了新的生機。
不可否認,過去一年與汽配城經營狀況相關的負面消息依舊不少。起火、拆遷或因改造導緻生意下滑、維權之類等消息頻頻曝出。
就在不久前,武漢的烽火汽配城被報道“因合規問題,裡面的商戶店鋪已完全清空”。
公告直接寫明了烽火汽配城的搬遷原因:市場内售賣的機油、輪胎、電瓶等極易發生火災事故,且無法達到整改标準。決定将汽配城轉型,不再經營汽配行業。
但另一方面,更多的相關新聞或者行業聲音證明,汽配城的生命力已經開始複蘇。
2021年12月底,陳田汽配商戶的搬遷處之一——廣州道道通汽配城三期落地暨招商正式開啟,未來,這裡的汽配商家會越來越多。不少當地的汽配商戶都到了現場,于他們而言,這是拆車件行業的大事。
老陳田雖已不在,新的陳田日益崛起。
事實上,2021年的每個月,幾乎都有新汽配城落地的消息傳出。
2021年3月,長沙市香江·高嶺國際汽配城開業;
2021年4月,長沙中南汽配城全新開業,新增商戶300餘家;
2021年6月,南甯市興甯東國際汽配城開工;
2021年6月,濟南天橋區宣布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汽配産業集群,總投資約15億元;
2021年6月,大連全彙通汽配城試營業,目标成為大連“汽車後市場”功能集聚區;
……
不可否認,依舊有汽配城處于艱難的轉型期,但已經被這些變化影響了數年的大家,正加速渡過這種迷茫焦慮期,并且摸索新的生存方向。
三、從“店面生意”到“倉儲生意”
“有能力的汽配商,精力都不放在店鋪生意上了”。這是汽車服務世界與江西汽配老兵朱偉(化名)對話時,他發出的第一句感慨。
過去一年,他有個非常明顯的體感:自己身邊的汽配商朋友,80%都是以批發生意為主,隻有20%還在做傳統的店面零售生意。
“很多的汽配商戶都是倉庫經營,然後做批發生意,一些小汽配商戶或依舊做傳統店面生意的商戶會從這些大商戶手中拿貨。”
事實上,朱偉(化名)所說的這種現象并非個例。
這兩年,汽配“倉儲式生意”在省會城市、區域中心級城市以及一些人口輻射範疇較廣的地級市越來越多。這種業态的變化核心與城市改造政策以及交通樞紐便捷度有關。
獨立後市場全車件物流公司——量子物流的創始人樓廣濤,就在接受汽車服務世界專訪時明确提到:傳統汽配城模式會發生改變,量子物流會承擔其部分職能。
據他分享,杭州有100多家汽配商戶,因為城市規劃問題集中搬遷到了蕭山,量子物流已經在當地為他們建立了中心倉,加入到當地生态體系當中。
亦有行業人士指出:這種做倉儲生意的汽配城,也已經在一些下沉市場出現了。
由于很多老汽配城處于中心城區或者中心城區的邊緣,人流量大、且汽配商大多數做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兵,老客戶比較穩定。
曾經,傳統汽配商戶做生意的方式其實是類似的。
在汽配城内找一個心儀的位置開一家店面、用于日常接待客戶談生意;在汽配城周邊1-3公公裡,甚至還要遠些的地方租一間倉庫,生意談成後再去倉庫取貨、安排配送。因為汽配城本身倉儲比例不大、成本也更高。
這種模式下,汽配城自然主要以“商戶店面”形式存在,老闆核心關注的也是“店面條件”而非“倉儲條件”。
而在外遷後,汽配城以及其中的商戶面臨的環境完全不同了。人流量大幅度下降,距離遠了以後選貨、配送都不方便,老客戶迅速流失。
這種情況下,傳統的店面生意模式自然不能用了。
“批發”成為很多汽配商鎖定的生意,“倉儲 店面一體化”模式甚至純粹的“倉儲”模式成為不少汽配城及汽配商戶轉型的方向。
大多數商戶基本上都會配備自己的倉庫,通過集中式的倉儲形式實現分銷,散戶生意越來越少。有些汽配商生意做得好的甚至會包下一整個倉庫,直接在倉庫内辦公。
汽配商的管理思維開始加強,越來越重視人員管理以及産品的配送效率,目的是進一步擴大生意圈、鞏固修理廠客戶的生意。
與此同時,汽配城本身也進行着轉型。
一方面,汽配城建設及規劃時,更加重視“空間更大更合理、倉儲條件更好、場地成本更低”這些優勢的體現,因為這樣才能負荷越來越多汽配商戶的需求。汽配城裡的倉儲配比和合規情況越來越規範。因為倉庫面積、層高、合規程度、成本等成為汽配商選擇入駐一個汽配城的核心要素,店面甚至成為了附屬品。
另一方面,業态多元化成為汽配城發展的方向。汽配城由「單一的汽配城業态」轉型成為「汽車服務産業園或者汽配基地」。
朱偉(化名)明确提到:“江西的很多汽配城,其實開始做各種生意。整車生意如新車、二手車,還有農機、五金工具,還有車後維修…業務廣度其實在增加,不再依靠單純的汽配生意。”
汽車産業資深專家袁金河曾預測:未來汽配城這個闆塊,會以倉儲式銷售、倉儲式配送模式來發展,且更多以汽配物流園的形式存在。
四、對抗汽配平台?
大趨勢無法逆轉,汽配城以及商戶們都已經明白一個事實:每一次的搬遷改造和電商沖擊,都是一次優勝劣汰的叠代過程。
除了全新的經營方式,這兩年汽配城對抗平台的意願與行動力,表達地更加直接了。
一方面,汽配經銷商群體已經開始小範圍聯合起來,表達自己的對抗态度。
2021年8月,一份名為《緻全體汽配人的一封信》的文件在行業當中流傳。這份由長沙市汽車零部件行業協會和長沙縣中南汽配批發大市場經營戶聯合會共同署名,緻信對象是“三湘大地的汽配精英們”,可以理解為湖南省的汽配經銷商。
《緻全體汽配人的一封信》部分内容截圖
在這封信當中,首先提到了互聯網汽配平台對傳統汽配經銷商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随後提出了針對汽配平台的六項要求,最後呼籲所有汽配經銷商團結一緻、攜手共進。
傳統勢力和互聯網平台之間的博弈和對抗并不是個例。由來已久。比如2020年年中,陝西輪胎圈内也發生了一起輪胎經銷商集體下架某汽配平台的事件。
以公開信方式向平台說“NO”,并不代表傳統汽配經銷商、汽修門店等真指望這些行動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多是表達了大家當下的态度與抵抗決心。
真正有效果的對抗,一定發生在行動層面。
在線下,汽配城持續鞏固自己的“全車件”優勢壁壘。
有了解鄭州市場的汽配人說:鄭州的汽配城其實沒太受到電商平台的沖擊。“汽配平台他們做的都是易損件,但鄭州的汽配城商戶多數是不大做易損件的,主要做全車件。”
前文也說過,汽配供應鍊平台在全車件等新業務上的開展并不太順利。相當一段時間内,有着“全車件”優勢的汽配城依舊會極具生命力。
在線上,汽配城的運營力也不弱。
有行業人士曾貼切的表達:現在汽配城們的影響力似乎都轉移到線上去了。尤其是抖音上的曝光度可以說是愈來愈強。
汽配城的品牌力開始由線上往線下複蘇。
以“汽配城”為關鍵詞的抖音話題就有幾十個;像“陳田汽配城”、“天榮汽配城”、“凱通汽配城”等一些行業知名的汽配城都有自己的單獨話題,熱度可謂相當高。
以陳田為例。
拆遷後的陳田汽配城,反複活成了“抖音陣營裡”汽配城模闆,各種探店視頻裡陳田的出鏡率也是極高,光陳田相關的抖音用戶名就有n多個,“**陳田汽配件”、“陳田拆車件”、“陳田**拆車件”、“廣州陳田汽配城”……等。不少人都會因為看了抖音上的視頻,到汽配城裡進行實地探測。
最關鍵的是,緩過勁來的汽配城們已經開始自己的産品體系、管理水平和供貨效率,一步步對标、甚至瓦解汽配平台的核心優勢壁壘。
首先是渠道價格上。
有汽修門店直言,如今線上平台的配件價格優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有修理廠老闆直言,“除了做活動,否則大多數平台沒比我邊上的汽配城裡便宜多少。”
其次是下沉力以及配送效率上。
當汽配城不再核心做散客生意、改以批發生意為主後,不少汽配商的配送效率都有了顯著提升。朱偉(化名)就明确提到,“江西這邊一些自建前置倉的汽配商,配送網絡覆蓋甚至從省會延伸到地級、縣級乃至鄉鎮了,大多數都能做到1.5小時配送到修理廠。”
或許正如汽車服務世界專欄作者黃燦所說:“傳統汽配城才是汽配圈最頑強的生命力。”
參考文章:
對話袁金河:汽車汽配城都在經曆哪些變化(文字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