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色》 任耀宏 作
初秋午後,天晴得耀眼,我們的采風大巴愉快穿行在西山旅遊公路上,郁郁蔥蔥的山林和藍天、白雲從窗外掠過。處暑前的太原,秋高氣爽,一步一景都惹人歡喜。
進入天龍山了!車上的文藝家們精神振奮,紛紛把鏡頭對準窗外,“看,網紅橋——”群山環抱間,一座三層環形高架橋巍然屹立在蜿蜒盤旋的天龍山旅遊公路上,現代化的建築在青山花海映襯下,格外壯觀,與大自然巧妙融為一體。
“龍飛天宇摸星鬥,窟鑿石崖見斧工”,天龍山石窟是中國十大佛教石窟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山勝迹,首推石窟藝術。于山頂下車,環山青黛,涼風入懷,在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于灏先生和講解員引領下,采風團一行人開始探寶石窟。
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山腰間,共25個佛教石窟,東峰12窟,西峰13窟。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以精煉細膩、富有感情的藝術特色聞名于世。
沿木台階而下,首先見到白龍洞,它創建于北齊(550~577),是古人祈求風調雨順的場所。現存三間正殿,為巨石砌成的明代窯洞式建築。殿前檐古樸的抹八角石柱,為北齊遺物。殿内供有明代木雕龍王及侍者像,刻工精湛,堪稱木雕珍品。站立殿外,涼濕之氣萦繞,擡眼一看,原來白龍洞西側有巨石鑿成的池沼,甘泉自池中湧出,據說天旱不涸,雨澇不溢,被視為神泉,“龍潭靈澤”即為“天龍八景”之一。
天龍山有多處摩崖石刻,白龍洞西石壁上,即有“覽勝留題”四字,系山西按察使提督學校副使賀邦泰題,明萬曆八年(1580)夏日所镌。另一處為馮玉祥1920年冬在山上暫住時所題:“窮苦同胞之得救,其路途為革命,根基在知識,吾生惟此二事。”字為隸書,大如拳。
繼續下行,來到天龍山最宏偉壯觀的第九窟前。第九窟開鑿于唐代,為摩崖大龛,建有漫山閣,是20世紀80年代仿明結構格式重建,為“天龍八景”之一“佛閣停雲”。仰視龛内佛像,上層雕椅端坐彌勒佛,像高7.55米,體态豐滿,妙相莊嚴,衣紋流暢。下層為三大士像,即十一面觀音、文殊和普賢。造像高雅柔和,韻律傳神,觀之令人敬畏。十一面觀音像身姿成“S”形态,雍容華貴,盡顯盛唐氣象。
無法想象,在如此陡峭的山崖上,這些巨大的佛像古人如何一錘一刀刻成,嘔心瀝血,曆經風霜,且保存至今……
拾級而下,半道回望漫山閣,那樣高遠,如入藍天白雲間。前人有詩形容此景:“高閣淩虛擁碧雲,煙林萬壑望中分。乘風直上三千界,長嘯猶夷帝阙聞。”據說,雨過天晴、萬谷空幽時,白雲缭繞于閣前,虛無缥缈,攝人心魄。
天龍山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200多種植物郁郁蔥蔥,奇松怪柏千姿百态。在石窟小路東側,我們路遇七松坪,其中一棵參天大松,高9.5米,傲然挺立,枝葉茂盛,是天龍山最高大粗壯的一棵松樹。聖壽寺山門前,巨大的龍蟠松讓人驚歎:它仿佛一把巨傘,又像天然涼棚,主幹高約2米,斑駁嶙峋,枝幹向四面輻射平伸,形如華蓋,狀似盤龍,綠蔭面積達200多平方米。前人有詩詠歎:“老幹孤标香葉濃,陰森盤踞綠蒙茸。天工蜿蜒多奇異,雲雨空山疑化龍。”此為天龍八景之一“虬柏蟠空”。
從山頂天龍寺到柳跖溝底及各個景點之間,有步道、台階相連。下到柳跖溝,崖上一瀑布高懸,銀瀑飛流直下,給遊人帶來又一陣驚喜。行走在翠綠的溝底,溪水穿流于嶙峋怪石間,一路叮咚作響,别是一番情趣。
天龍山海拔1700米,景區約170萬平方米。北齊皇建元年(560)興建天龍寺,山以寺得名,曆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洋之父高歡的避暑行宮,平均氣溫比市區低5攝氏度至7攝氏度,山林幽靜,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泉水淙淙,可謂人間仙境。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景”,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虬柏蟠空、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
天龍山是座寶山,有賞不完的佳境,吾輩“偷得浮生半日閑”,僅能領略一二,但為以後要多來留下了幾多念想。( 申毅敏)
來源:太原日報 晉源發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