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農民豐收節,豐收的背後是農民們辛勤的汗水,腰背酸痛對于農民來說是常事兒,但“李有财”可不答應這些“常事兒”。今年的豐收節前夕,已有近60萬人通過快手關注了“李有财”(快手ID:106339089),希望從他這裡找到“使巧勁幹農活”的方式。
“李有财”真名李慶友,來自遼甯省葫蘆島農村,自小愛好發明,如今專注設計制作實用小農具。不用彎腰的施肥神器、一步到位的割玉米“小能手” 、風格多變的摘果助手……“老鐵們,效果咋樣自己看。” 李慶友最愛向老鐵們“炫耀”自己的新發明。“李有财”為農作帶來切實便利的發明,受到了老鐵們的追捧。李慶友說,靠設計售賣新農具,農忙前後自己可以收入十多萬元。
省力新農具,歡喜迎豐收
“秋分快到了,南果梨也已經熟透,老鐵們跟我一起用摘果神器,感受豐收的喜悅吧。”一根可伸縮的三米多長的杆子,一端狀似釘耙,用來從樹葉中耙下果實;另一端連着一條長布袋,讓耙下來的果實順利滑落入袋。巧妙的設計,徹底告别了“高登高舉”式登采摘。老鐵直呼:“有了這神器,摘果子真過瘾,半天功夫就摘了之前需要一天完成的果量。”
秋天是很多果實成熟的季節,李慶友因時制宜,特意為農民老鐵準備了豐收神助攻,零售價78至98不等,成本隻要50塊錢。李慶友說:“咱們農民精打細算慣了,能省點兒是點。”實惠、好用,李慶友的摘果神器在快手收獲了大量好評。
摘果子有妙招,其他作物也不在話下。花椒粒兒小,采摘過程容易散落,李慶友就用塑料做了一個小“簸箕”來承接收納,輕松解決問題。“身邊的東西靈活運用,你可太有才了。”每次李慶友用快手展示他的新作品,都會收獲一波贊歎。
研究新農具兩年多,李慶友或發明或改良了大小二十幾件農具,涵蓋了耕種、施肥、采摘、收割等各個階段所能用到的工具。今年6月底,他申請了第一項發明專利,是一件名為“入土施肥器”的農具,這也是他在快手上最受歡迎的作品。
李慶友介紹:“在日常農作中,為了節省人力和物力,往往采用撒施的施肥方式,這一定程度上造成養分的流失。”李慶友參考噴灑農藥器的原理,對其進行了改良,最終發明出手持入土式施肥器,邊走邊施肥,同時還能調節施肥量,簡單操作,讓肥料完美入土,極大地提高了生産效率和肥料效能。“以前,每人每天最多施肥5畝地,1畝地人工費大約50塊左右。用了我的施肥器後,不僅可以免耕,節省人力,還能精準施肥,平均能節省約30%的肥料。”以省時省力省錢為目的,是李慶友一直堅持的農具創新原則。
心疼媽媽 走上農具創新道路
1980年的李慶友出生在遼甯省葫蘆島的農村,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從小和土地打交道,讓他對農活熟稔于心。李慶友說:“我們那兒氣候比較幹燥,每年春天玉米種下去後,長勢經常參差不齊,再加上當地屬于低山丘陵地區,大型機械農具進不來,隻能靠人力一株株補齊。”
2017年春天,李慶友在農忙時回老家幫忙,休息間隙看到老母親在田間不停地彎腰勞作,心裡很不是滋味。“我媽一手拿着鎬,一手抱着苗,費勁地在壟上一個個刨坑,再把移出來的玉米苗栽進坑裡。費力且效率低,我們年輕人幹一會都累得不行,更别說我媽那麼大年紀了。我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給她弄個好使點的工具,讓她幹活省點力。”
李慶友雖不是專門從事機械生産的,但那時他也經營個小型鋼材廠,制作材料還算齊全。“我小時候就愛拆家裡的電器,然後重新組裝,弄的多了,想要做什麼東西,腦袋裡就能很快浮現出大概形狀。”得益于先天的“拆家”本領,李慶友沒不久就構思出了“移苗器”的雛形。簡單的幾個鐵塊組成不到一米長的器具,找到合适的位置用腳一踩就能輕松在土上刨出個坑,下邊筒狀的部分用于兜住苗和泥土,短短幾秒,就能完成一株農作物的移栽。
李慶友的小發明,不僅給家人帶來了便利,方便、實用、便宜等優勢也獲得了同村人的認可。不過,初期的作品,李慶友常會遭到質疑,李慶友卻把它當做另一種鼓勵。“大家都是農民,對地裡的活兒再熟悉不過了,聽取更多人的建議,才能讓我的農具讓更多人受用。”考慮到其他地方的農民也會遇到類似問題,李慶友索性把自己的新農具拍成視頻上傳到快手,以幫助更多“想偷懶”的農民。
“快手大隊”專事“懶農”神器
李慶友可以說是快手的“老鐵粉”了,2015年他就下載了快手,至今已有四個年頭。“一開始,我就隻看别人的視頻,後來看到有人發機器人的作品,覺得有意思,就想着自己也能做出來。”大黃蜂、擎天柱……李慶友照着圖樣果真做出了一模一樣的機器人,也是從2017年初,李慶友開始在快手上傳作品。
不過,李慶友也坦言:“大型機器人實用性差,一般隻有商場或者極少數收藏愛好者才願意買,銷量并不樂觀。”這讓李慶友意識到“實用”二字在發明中的重要性。
後來上傳的新農具系列作品在快手收到了不錯的反響,李慶友就集中精力做更多新農具,他有時候也會根據快手老鐵的需要,結合市場實際需求量來批量生産對老鐵有用的農具。“簡單來說,老鐵負責提供課題,我負責攻克難關。”
目前,李慶友在快手已經有54.9W粉絲,每天都有人私信讓他幫忙設計适合自己的農具。随着老鐵們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李慶友召集了村裡人,成立了一個二十多人的“李有财大隊”,從創意到生産再到銷售,覆蓋整條産業鍊。快手巨大的流量紅利,讓李慶友決定将線下的銷售渠道逐漸轉移至快手上。“農忙前後,一個月的收入可以達到十多萬,其中有很多客源都來自快手。”快手不僅給李慶友帶來了豐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通過快手品平台,讓更多人見識了他的創新思維。
李慶友說:“15年前,我曾經把家裡廢棄的摩托車改裝成了犁地機械農具,之後一直被擱置。因為當時沒有快手這樣的記錄分享平台,遺憾沒能讓更多人看到,也沒能保存下來。現在我這一項項的創新都用快手記錄下來了,再過多少年都能被看到。”被更多人看見的李慶友,也在記錄、展示和分享中,留住寶貴的創新财富。
通過快手,越來越多有創意、有才藝的農村“小能人”出現在公衆視野,無論是農耕技巧、農業知識分享,還是種植養殖方面的親身示範,都能在農民老鐵真實的視頻畫面和樸實的表達方式間,拉近屏幕内外的距離。通過快手,人們不僅僅看見了農業新發展,也看見了農村新風尚和農民新面貌。在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上快手,看“豐收大戰”和更多三農新鮮事,為創意新農人點贊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