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礎,基礎知識掌握牢固,我們才能一步一步的向更高邁進。今天泡泡君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小學階段的數學基礎知識,希望對大家未來的數學學習有所幫助。
第一部分 數與代數
壹、數的認識
1 整數【整數、0、負數】
一、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和1、2、3……都是自然數。自然數是整數。
二、最小的一位數是1,最小的自然數是0。
三、零上4攝氏度記作 4℃;零下4攝氏度記作-4℃。“ 4”讀作正四。“-4”讀作負四。 4也可以寫成4。
四、像 4、19、 8844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4、-11、-7、-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五、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六、通常情況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數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負數表示。
七、通常情況下,盈利用正數表示,虧損用負數表示。
八、通常情況下,上車人數用正數表示,下車人數用負數表示。
九、通常情況下,收入用正數表示,支出用負數表示。
十、通常情況下,上升用正數表示,下降用負數表示。
2 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
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都可以用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二、整數和小數都是按照十進制計數法寫出的數,個、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三、每個計數單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數位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的。
四、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五、根據小數的性質,通常可以去掉小數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六、比較小數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的數,再依次比較小數部分十分位上的數,百分位上的數,千分位上的數,從左往右,如果哪個數位上的數大,這個小數就大。
七、把一個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在萬位或億位右邊點上小數點,再在數的後面添寫“萬”字或“億”字。
八、求小數近似數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幾位小數;2根據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數;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結果。
九、整數和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3 分數【真分數、假分數】
一、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幹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是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二、兩個數相除,它們的商可以用分數表示。即:a÷b=a/b(b≠0)
三、小數和分數的意義可以看出,小數實際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
四、分數可以分為真分數和假分數。
五、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六、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七、分子和分母隻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八、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九、小數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一緻的,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通分和約分。
4 百分數【稅率、利息、折扣、成數】
一、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用“%”表示。
二、分數與百分數比較:
三、分數、小數、百分數的互化。
(1)把分數化成小數,用分數的分子除以分母。
(2)把小數化成分數,先改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約分。
(3)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先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然後添上百分号。
(4)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先去掉百分号,然後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5)把分數化成百分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6)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四、熟記常用三數的互化。
五、
1、出勤率表示出勤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
2、合格率表示合格件數占總件數的百分之幾。
3、成活率表示成活棵數占總棵數的百分之幾。
六、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就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的占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七、1、多的÷“1”=多百分之幾 2、少的÷“1”= 少百分之幾
八、應得利息是稅前利息,實得利息是稅後利息。
九、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時間
十、應得利息 -利息稅 = 實得利息
十一、幾折表示十分之幾,表示百分之幾十;幾幾折表示十分之幾點幾,表示百分之幾十幾。
十二、
1、原價×折扣=現價
2、現價÷原價=折扣
3、現價÷折扣=原價
十三、幾成表示十分之幾表示百分之幾十;幾成幾表示十分之幾點幾,表示百分之幾十幾。
5 因數與倍數【素數、合數、奇數、偶數】
一、4 × 3 = 12,12是4的倍數,12也是3的倍數,4和3都是12的因數。
二、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三、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四、5的倍數:個位上的數是5或0。
2的倍數:個位上的數是2、4、6、8或0。2的倍數都是雙數。
3的倍數:各位上數的和一定是3的倍數。
五、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六、一個數,如果隻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就叫做素數(或質數)。
七、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别的因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合數。
八、在1—20這些數中: (1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
奇數:1、3、5、7、9、11、13、15、17、19。
偶數:2、4、6、8、10、12、14、16、18、20。
素數:2、3、5、7、11、13、17、19。(共8個,和為77)
合數:4、6、8、9、10、12、14、15、16、18、20。(共11個,和為132)
九、最小的奇數是1,最小的偶數是0,最小的素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
十、如果兩個數是倍數關系,則大數是最小公倍數,小數是最大公因數。
十一、如果兩個數隻有公因數1,則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
貳、數的運算
1 計算法則【整數、小數、分數】
一、計算整數加、減法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
二、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把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
三、小數乘法:
1、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是多少,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注意:在積裡點小數點時,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四、小數除法:
1、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2、有餘數時,要在後面添0,繼續往下除;
3、個位不夠商1時,要在商的整數部分寫0,點上小數點,再繼續除。
4、把除數轉化成整數時,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要向右移動幾位。
5、當被除數的小數位數少于除數的小數位數時,要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
五、一個小數乘10、100、1000……隻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六、一個小數除以10、100、1000……隻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七、分數加、減法:1同分母分數相加減,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2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然後再相加減。
八、分數大小的比較:1同分母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2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後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更多學習資料請關注ABC微課堂
九、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十、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2 四則運算關系
3 兩個規律
一、除法的商不變規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二、乘法的積不變規律:如果一個因數乘幾,另一個因數則除以幾,那麼它們的積不變。
4 簡便計算
一、運算定律:
二、乘、除法的互化:(小技巧:符号是相反的;兩個數相乘得“1”。)
(1)A÷0.1=A×10
(2)A×0.1=A÷10
(7)A÷0.01=A×100;
(8)A×0.01=A÷100
(3)A÷0.2=A×5
(4)A×0.2=A÷5
(9)A÷0.25=A×4
(10)A×0.25=A÷4
(5)A÷0.5=A×2
(6)A×0.5=A÷2
(11)A÷0.125=A×8
(12)A×0.125=A÷8
三、求近似數的方法:
①四舍五入法。 ②進一法。 ③去尾法。
四、積與因數、商與被除數的大小比較:
第2個因數>1,積>第1個因數;
第2個因數=1,積=第1個因數;
第2個因數<1,積<第1個因數。
除數>1,商<被除數;
除數=1,商=被除數;
除數<1,商>被除數;
5 數量關系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數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量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
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
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叁、式與方程
1 用字母表示數
一、在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裡,數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時,中間的乘号可以記作“· ”,也可以省略不寫。在省略數字與字母之間的乘号時,要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
二、2a與a2意義不同:2a表示兩個a相加,a2表示兩個a相乘。即:2a=a+a,a2= a×a。
三、用字母表示數:
①用字母表示任意數:如X=4 a=6
②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如s=vt
③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如a+b=b+a
④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S=ah
2 方程與等式
一、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二、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四、方程和等式的聯系與區别:
五、等式的基本性質(一):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個相同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六、等式的基本性質(二):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七、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①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
②找出應用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并列出方程。
③求出方程的解。更多學習資料請關注ABC微課堂
④檢驗或驗算,寫出答案。
肆、正比例與反比例
1 比和比例
一、比和比例的聯系與區别:
1、意義不同
比的意義
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比例的意義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名稱不同
比的名稱
兩點讀作比,比号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号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
比例的名稱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内項。
3、性質不同
比的性質
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比例的性質
在比例裡,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内項的積。
4、應用不同
應用比的意義
求比值。
應用比的性質
化簡比。
應用比例的意義
判斷兩個不能否組成比例。
應用比例的性質
不但可以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還可以解比例。
二、比同分數、除法的聯系與區别:
三、求比值與化簡比的區别:
一 般 方 法
結 果
求比值
根據比值的意義,用前項除以後項。
是一個數。可以是整數、小數或分數。
化簡比
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把比的前項和後項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
是一個比。它的前項和後項都是整數,并且是互質數。
四、化簡比:
①整數比的化簡方法是:用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
②小數比的化簡方法是:先把小數比化成整數比,再按整數比化簡方法化簡。
③分數比的化簡方法是:用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五、比例尺:
我們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六、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比例尺 = 圖上距離 / 實際距離
2 正比例、反比例
一、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随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正比例關系。
二、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随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反比例關系。
三、正比例與反比例的區别:
第二部分 空間與圖形
壹、圖形的認識、測量
1 量的計量
一、長度單位是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的。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長度單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三、面積單位是用來測量物體的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
五、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六、面積單位:(100)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七、體積單位是用來測量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的。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體積單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九、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噸、千克、克。
十、質量單位: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十一、常用的時間單位有:
世紀、年、季度、月、旬、日、時、分、秒。
十二、時間單位:(60)
1世紀=100年
1年=12個月
1年=4個季度
1個季度=3個月
1個月=3旬
大月=31天
小月=30天
平年二月=28天
閏年二月=29天
1天=24小時
1小時=60分
1分=60秒
十三、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應該乘以進率;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應該除以進率。
十四、常用計量單位用字母表示:
2 平面圖形【認識、周長、面積】
一、用直尺把兩點連接起來,就得到一條線段;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射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直線。線段、射線都是直線上的一部分。線段有兩個端點,長度是有限的;射線隻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和直線都是無限長的。
二、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就組成了一個角。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是(°)。更多學習資料請關注ABC微課堂
三、角的分類:小于90度的角是銳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鈍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按邊分,可以分為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八、在一個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九、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多隻有一個直角或最多隻有一個鈍角。
十、四邊形是由四條邊圍成的圖形。常見的特殊四邊形有: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
十一、圓是一種曲線圖形。圓上的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都相等,這個距離就是圓的半徑的長。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的線段叫做圓的直徑。
十二、有一些圖形,把它沿着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十三、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十四、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十五、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
【1】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把平行四邊形通過剪切、平移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②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③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即:S=ah。
【2】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②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③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 即:S=ah÷2。
【3】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②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梯形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③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即:S=(a b)h÷2。
【4】畫圖說明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把圓分成若幹等份,剪開後,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②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的半徑。
③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圓面積=πr×r=πr2。即:S=πr2。
十六、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
長方形周長 =(長 寬)× 2
圓周長C = πd
圓面積S = πr2
長方形面積 = 長 × 寬
C = 2πr
S =π(d/2)2
正方形周長 = 邊長 × 4
r= d÷2
S=π(d/2)2
正方形面積 = 邊長 × 邊長
r=C ÷2π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d=2r
三角形面積 = 底 × 高 ÷ 2
d=c ÷π
十七、常用數據:
常用π值 常用平方數
2π=6.28 12π=37.68 12= 1
3π=9.42 15π=47.1 22=4
4π=12.56 16π=50.24 32=9
5π=15.70 18π=56.52 42=16
6π=18.84 20π=62.8 52=25
7π=21.98 25π= 78.5 62=36
8π=25.12 32π=100.48 72=49
9π=28.26 2.25π=7.065 82=64
10π=31.4 6.25π=19.625 92=81
3 立體圖形【認識、表面積、體積】
一、長方體、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二、圓柱的特征:一個側面、兩個底面、無數條高。
三、圓錐的特征:一個側面、一個底面、一個頂點、一條高。
四、表面積:立體圖形所有面的面積的和,叫做這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
五、體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容器所能容納其它物體的體積叫做容器的容積。
六、圓柱和圓錐三種關系:
①等底等高: 體積1︰3
②等底等體積:高1︰3
③等高等體積:底面積1︰3
七、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
①圓錐體積是圓柱的1/3
②圓柱體積是圓錐的3倍
③圓錐體積比圓柱少2/3
④圓柱體積比圓錐多2倍
八、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錐1、差2、柱3、和4。
九、立體圖形公式推導:
【1】圓柱的側面展開後得到一個什麼圖形?這個圖形的各部分與圓柱有何關系?(圓柱側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圓柱的側面展開後一般得到一個長方形。
②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柱的高。
③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圓柱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④圓柱的側面展開後還可能得到一個正方形。
正方形的邊長=圓柱的底面周長=圓柱的高。
【2】我們在學習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時,是把圓柱轉化成以前學過的一種立體圖形(近似的)進行推導的,請你說出這種立體圖形的名稱以及它與圓柱體有關部分之間的關系?
①把圓柱分成若幹等份,切開後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②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
③因為: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體積=底面積×高。即:V=Sh。
【3】請畫圖說明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找來等底等高的空圓錐和空圓柱各一隻。
②将圓錐裝滿沙子,倒入圓柱中,發現三次正好裝滿,将圓柱裡的沙子倒入圓錐中,發現三次正好倒完。
③通過實驗發現: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圓柱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三倍。即:V=1/3Sh。
十、立體圖形的棱長總和、表面積、體積計算公式:
名稱
計算公式
長方體棱長總和
長方體棱長總和 = (長 寬 高)× 4
長方體表面積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 長×高 寬×高)×2
長方體體積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棱長總和
正方體棱長總和=棱長×12
正方體表面積
正方體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體積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圓柱體側面積
圓柱體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圓柱體表面積
圓柱體表面積=側面積 底面積×2
圓柱體體積
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體體積
圓錐體體積=1/3(Sh)
貳、圖形與變換
一、變換圖形位置的方法有平移、旋轉等,在變換位置時,每個圖形的相應頂點、線段、曲線應同步平移,旋轉相同的角度。
二、不改變圖形的形狀,隻改變它的大小時,通常要使每個圖形的要素,如長方形的長與寬,三角形的底與高等同時按相同比例放大或縮小。
三、對稱圖形是對稱軸兩邊的圖形經對折後能夠完全重合,而不是完全相同。
叁、圖形與位置
一、當我們處在實際生活及情景中,面對教短距離時,通常用上、下、前、後來描述具體位置。
二、當我們面對地圖、方位圖時,通常用東、西、南、北,南偏東、北偏東……來描述方向。再結合所示比例尺計算出具體距離,把方向與距離結合起來确定位置。
第三部分 統計與可能性
壹、統計
一、我們通常都是通過打勾、畫圓、劃“正”字的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二、常見的統計圖有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三種。
三、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從圖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便于比較。
四、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不但能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五、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表示各部分和總數之間,以及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六、中位數、衆數、平均數
貳、可能性
一、
二、在可能性相同的情況下,比賽遊戲規則是公平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