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茶圈流行一個說法: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資深老茶客,喝幾泡岩茶就懂了!
這種說法,無疑肯定了岩茶的江湖地位。
比起綠茶的清新、白茶的清爽、紅茶的甘醇、黑茶的醇厚,岩茶的确是非常有個性的一款茶。
尤其是對剛開始喝岩茶的朋友來說,簡直要刷新三觀:怎麼會有一款如此“重口味”的茶,喝下去感覺是在吃燒烤,恨不得喝一泡溫潤如玉的白茶漱漱口。
對岩茶有誤解,那是因為新茶友們還不夠了解岩茶。
作為烏龍茶、甚至是六大茶類中大家佼佼者,武夷岩茶可沒有這麼簡單。
不論您是否喝過岩茶,相信看完這篇文章,您就會對岩茶有一個大緻的了解。
《2》
滿足這3個條件,才能被稱為岩茶
根據現有的國家标準,并不是所有用炭焙工藝制作出來的茶都能稱之為岩茶,還要符合3個條件。
1、出産于武夷山市2798平方公裡土地上
也就是說,岩茶必須是在武夷山市種植的茶,其他縣市産的茶,不能稱之為岩茶。
如建瓯和建陽産的茶,隻能稱之為外山茶,不能稱為岩茶。
2、用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制作而成(條索狀)
岩茶最突出的工藝是炭焙,即在加工過程的最後一部,需要用炭火烘烤,将内含多餘的水分烘幹。
在鐵觀音中,也有炭焙的工藝,但它就不屬于岩茶的工藝,也不能稱之為岩茶,隻能稱為炭焙鐵觀音。
3、具有岩韻(岩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
最後,武夷岩茶還要有典型的岩韻特征,如果沒有岩韻特征,也算不上正宗的、合格的武夷岩茶。
那麼,什麼是岩韻呢?
下文細表。
《3》
“岩韻”有哪些特征,該怎麼感受
岩韻,岩茶中很玄乎的一個概念,就好像鐵觀音會有觀音韻一樣,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詞彙。
關于岩韻,大部分人的理解是這樣的:
岩韻,是指烏龍茶優良品種、生長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經武夷岩茶傳統栽培制作工藝加工而形成的茶葉香氣和滋味。
簡單地說,岩茶會有岩韻,和生長環境有極大的關系。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山場氣。
岩韻,就是岩茶的氣質,比如種植在向陽面的茶樹,滋味猛烈、香氣張揚,這就是岩茶的一種岩韻;
而種植在坑澗中的茶,香氣細幽、滋味綿柔,這種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特點,也是岩韻的一種體現。
是以,岩韻,是受茶樹種植環境的影響而導緻的不同個性。
岩茶是否有岩韻,受到3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1、“岩韻”的有無取決于茶樹生長環境;
2、“岩韻”的強弱還受到茶樹品種、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藝的影響。
3、非岩茶制作工藝加工則體現不出岩韻
如果生長環境好,沒有用岩茶的傳統制作工藝加工,也感受不到岩韻;
如果生長環境好、卻疏于管理,也得不到岩韻明顯的茶。
所以,岩茶岩韻的形成,是一個綜合條件,并不是單一的因素。
《4》
市面上最常見的岩茶有這幾種,你都喝過嗎?
岩茶中以水仙、肉桂、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等著名,其它品種還有瓜子金、金鑰匙、半天妖、金牡丹、瑞香、黃觀音、金觀音等品種。
不同的岩茶,有着不同的個性。
岩茶當家花旦:肉桂、水仙
水仙和肉桂,一款是外來茶(水仙),一款是家生子(肉桂),兩種都因為有獨到的個性,成為現在市面上最常見、最普遍的茶。
喝岩茶,沒有喝過水仙和肉桂,那真是要回爐重造啦!
岩茶茶王:大紅袍
大紅袍,當之無愧的茶王,因為母樹大紅袍而名震岩茶圈。
作為岩茶中的出名品種,不少茶友對岩茶的認知還停留在“大紅袍=岩茶”中。
岩茶新星:黃觀音、金觀音、瑞香、金牡丹
這幾款茶,是岩茶中的新星,是新茶友們的最愛。
它們的特點是香氣高昂、以花香為主,倍受新茶友喜歡。
這些茶,茶友們在入門的時候,建議通通喝一遍。
《5》
老茶客常說的正岩茶、半岩茶、洲茶都産自哪裡
産于武夷山的烏龍茶,統稱為武夷岩茶。
因産茶地點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傳統山場劃分标準)。
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帶所産的茶葉,其品質 高味醇厚,岩韻特顯。
代表山場:牛欄坑、慧苑坑、倒水坑、悟源澗、流香澗(傳統山場劃分标準)
半岩茶指武夷山邊緣地帶所産的茶葉,其岩韻略遜于正岩茶。
代表山場:小竹林(坜屯)、燕子窠(傳統山場劃分标準)
洲茶泛指靠武夷岩兩岸所産的茶葉,品質又低一籌。
不同地方産的岩茶,價位和品質(岩韻的表現強度)也千差萬别。
岩茶品質:正岩茶>半岩茶>洲茶
岩茶價格:正岩茶>半岩茶>洲茶
備注:老茶客常說的正岩茶、半岩茶、洲茶,是按照傳統的山場劃分标準,而現有标準中,已經取消了正岩、半岩的山場劃分。
越來越多品質好的茶,正在被大家慢慢認可,隻要品質好的茶,都值得我們飲用。
《6》
在寫這篇文章時,村姑陳不知道第幾次踏上了武夷山的土地。
每回到武夷山來,總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
同樣,每次到武夷山淘茶,都要重走一遍各大山場,感受不同季節下山場的變化。
也許隻有深入地去了解了山場的特點,我們在喝茶的時候,才能有更多的體會。
我們都學過一首詩——《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岩茶又何嘗不是呢?
喝水不忘挖井人,喝茶不忘淘茶人。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