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講了什麼是天幹地支及如何用幹支法紀年?今天來講下如何用幹支法來紀月?
通常情況下,除了閏年有閏月以外,農曆年的一年是十二個月,而地支剛好也是十二個,每一個月對應一個地支。
我們規定,各個月份所對應的紀月地支是固定不變的。這種以十二地支固定分配年内各月的方法,古人稱之為“建”。
譬如:建子、建醜、建寅等。将各月的固定地支,再配以天幹,就構成了幹支紀月法。
十二地支如何配十二月呢?
在不同的朝代,每年開始的月份所對應的地支是不同的,有的是以建子為正月,有的是以建寅為正月,還有的是以建亥為正月。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幹支紀月法,是以建寅為正月,這種紀月方法是從西漢時期的《太初曆》開始的。
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醜月,正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三月為辰月,四月為巳月,五月為午月,六月為未月,七月為戌月,八月為酉月,九月為申月,十亥月。然後,每年周而複始地紀月就可以了。
每個月的地支已經固定了,那麼如何天幹組合呢?
我們隻要推算出月的天幹來和地支一配就行了。幹支紀月中的天幹,和幹支紀年中的天幹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我們把幹支次序表稍微調整一下,把甲子和乙醜放到最後二位。
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幹支次序表中來推導:
從表中可以看出,帶“寅”的幹支隻有五個,也就是丙寅、戊寅、庚寅、壬寅和甲寅。
譬如:
第一年,為甲子年,正月為丙寅,二月為丁卯……十二月為丁醜。
第二年,為乙醜年,正月為戊寅,其他各月依次類推。
第三年,為丙寅年,正月為庚寅,其他各月依次類推。
第四年,為丁卯年,正月為壬寅,其他各月依次類推。
第五年,為戊辰年,正月為甲寅,其他各月依次類推。
再繼續下去,到第六年,也就是己已年,正月又為丙寅,二月為丁卯……十二月為丁醜。說明這時候,月的幹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五年期的重複。
也就是說:
當年的天幹為甲或已(甲 5)時,正月的天幹為丙。
當年的天幹為乙或庚(乙 5)時,正月的天幹為戊。
當年的天幹為丙或辛(丙 5)時,正月的天幹為庚。
當年的天幹為丁或壬(丁 5)時,正月的天幹為壬。
當年的天幹為戊或癸(戊 5)時,正月的天幹為甲。
可以看出,幹支紀月法是以五年為一個周期,周而複始,循環不已。
所以,要想知道農曆的月紀,除了借助萬年曆查詢各月的幹支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推算某年農曆正月的天幹,從而順推算出其他月份的幹支。
需要注意的是,幹支和陰曆并不完全相同。
中國陰曆是以春節為一年的開始,而幹支紀年卻是以節氣來劃分的,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然後每個月有兩個節氣。
譬如,2011年2月3日是春節,但在幹支紀年這一天仍然是庚寅年,2月4日是立春,到2月4日這一天才變為辛卯年。
同樣,這一天也是庚寅月(正月)的第一天。而2月3日的月份,同樣還是己醜月(十二月)。
我不是尚書
有懂的了嗎?不懂的請後台留言。
【學國學網】一個有視角的國學傳播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