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就是一面照妖鏡
映射出不法分子的醜惡嘴臉
“假口罩騙局”還未平息
“口罩信息詐騙”又出現了
填寫個人信息送口罩
2月8日,一個網站鍊接地址突然在淮安市漣水縣當地的微信朋友圈中火了起來。該網站宣稱可以向市民免費贈送口罩,但前提是預約口罩的市民,必須要在網站上填寫個人詳細信息,包括姓名、電話、家庭住址、身份證号等。
經調查,這條發布在網上的“漣水縣防護口罩預約服務”信息,并不是漣水縣有關部門發布的。警方随即對該線索展開調查,并很快找到了制作虛假網站的嫌疑人薛某某。
2月8日,嫌疑人薛某某被淮安警方抓獲。調查發現,從2月7日上傳盜取個人信息的鍊接到8日被抓,僅一天時間,薛某某就通過該虛假網站非法獲取公民姓名、電話号碼、身份證号碼以及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4700餘條。
此外,他在發布此鍊接時,本人身邊并沒有口罩。目前,嫌疑人薛某某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疫情期間,這些詐騙方式“打頭陣”
1
防疫物資詐騙
繼口罩、消毒水後,一些不法分子又打起了額溫槍的主意,利用網絡打着“賣額溫槍”的幌子進行詐騙。
2月22日,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接報警稱,有人通過微信朋友圈,打廣告銷售額溫槍實施詐騙,涉案金額300多萬。34歲的鄭某是椒江人。眼下防疫物資十分緊缺,鄭某想起在廣西做口罩生意的朋友,聯系後知道對方有防疫物品,便在網上打廣告出售,想從中賺取差價。
2月14日,他通過微信朋友的介紹,認識了急需購買額溫槍的吳女士。當天,對方購就26萬元貨款。為了騙取更多的錢,鄭某花錢雇了一名司機,派司機到廣東東莞,叫司機找來空紙箱裝滿小貨車,拍成小視頻,還讓司機把沿途的導航截圖發給自己。除了這些視頻和圖片,鄭某還從網上找來一些廠家的營業執照與生産圖片來獲取吳女士的相信。他累計收到吳女士的貨款大概有244萬元。
2月22日,鄭某在椒江界牌菜場附近被民警抓獲。鄭某還交代以同樣方式詐騙受害人林先生60多萬元的口罩和額溫槍預付款,詐騙的錢也都用于網絡賭博了。目前,嫌疑人鄭某因涉嫌詐騙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江蘇網警提醒,看到網絡平台發布的各類物資售賣廣告信息,謹慎對待,不要輕易轉賬,避免上當受騙。醫療防護物品一定要上正規平台或到正規藥店購買,線上私人交易資金得不到安全保障。
2
冒充班主任詐騙
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培訓機構都在進行網上教學,有些不法分子從中嗅到了 " 商機 ",他們潛入 QQ、微信 " 家長群 ",将自己的頭像、昵稱替換成群裡任課教師的,随後裝模作樣在群裡要求家長掃二維碼支付輔導費、培訓費等。據江蘇省檢察院通報,發生在南通如臯的一起詐騙案,犯罪嫌疑人甚至謊稱在線繳納學雜費有優惠價且名額有限,引發家長 " 搶購 ",一次就騙得13名受害者33530元。
1月28日,鎮江市民馬先生報警稱,自己看到“班主任”在家長QQ群裡通知,為抗擊疫情,小學延遲開學,提前收取學費。信以為真的馬先生直接掃描了班主任發在群裡的收款二維碼,共有五名家長被騙共計4935元。
1月30日,鎮江警方在廣西抓獲犯罪嫌疑人甯某、黎某。
2月13日,李某某在 QQ 上進入 " 南京某小學英語複習群 ",并将自己的 QQ 昵稱和頭像替換成群裡任課教師後,在群内發布 " 受疫情影響,需要參加網絡輔導課并繳納輔導費 " 等虛假消息,要求家長們掃描他提供的微信二維碼付款。警方偵查發現,共有30多名受害者向張某某轉賬,共計15000多元。2月15日,李某某被抓獲歸案。
江蘇網警提醒各位家長,如發現家長群中有新加入的成員,要及時甄别,對身份存疑的人盡快清除出群。其次,要謹慎付款。據了解,疫情防控期間,教育部門推出的網課資源全部免費,學校一般不收取其他學習費用。家長群中發布的收取費用信息,要及時到學校網站上核實或與老師電話溝通,不要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一旦發現群裡有涉嫌詐騙的收費行為,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3
虛假“獻愛心”詐騙
1月31日,湖南省長沙浏陽市公安局破獲一起涉嫌利用疫情詐騙案件。犯罪嫌疑人曾某為了騙取錢财,于1月26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冒充武漢官方微信發布了一條給武漢捐款的信息,并将自己的收款二維碼作為配圖。
消息發布不到二十分鐘,就被多名網友質疑,還有不少網民通過轉賬0.01元的方式對曾某予以警告和譴責。
當曾某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把發布的信息撤銷時,卻已經被網民轉載到了其他社交平台,後續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公安機關僅耗時3小時就将涉嫌詐騙的嫌疑人曾某抓獲。
4
車票機票退改簽詐騙
1月22日,杭州市的董小姐接到了這樣一條“航班取消”的短信,她按照短信上提供的電話号碼撥打過去,在騙子假扮的客服人員誘導下,加了一個所謂的“退票專員”QQ号,又點擊了騙子發來的“退票鍊接”,把自己的銀行卡号、手機号、手機驗證碼都輸了進去,之後,銀行發來了扣費4900元的信息。
5
特效藥詐騙
1月28日,福州車站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陳先生被以“新型冠狀病毒特效藥”為名,在福州車站廣場被邱某騙走了9000元,事後察覺被騙,聯系邱某,對方已經關機,于是報案。民警發現陳先生所購得的所謂“新型冠狀病毒特效藥”,用一個透明塑料袋裝着,呈綠色,共計42顆,成分不明。
經審訊,邱某交代售賣給陳先生的藥片隻是普通的保健藥品,并對騙取他人錢财的違法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犯罪嫌疑人邱某因涉嫌詐騙,被鐵路警方刑事拘留,案件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疫情期間,這些詐騙方式還需警惕
一、以檢查新冠肺炎病毒為名行騙
不法分子在火車站、汽車站等人員流動較多的公共場所尋找外來人員,謊稱由于目前新冠肺炎病例增多,必須經過體檢和檢查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檢查的過程中盜取受害人财物;或以辦"健康證"為名騙取受害人錢财。
二、旅遊平台客服行騙
不法分子借口受疫情影響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還、快遞滞留補償或取消郵寄退費等,向受害人發送虛假通知信息,誘導受害人提供銀行卡等敏感信息,盜取銀行卡餘額。
三、以推銷假藥行騙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門或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部 門給你的單位打電話,推銷假冒的防疫情藥品;假冒藥物研究(醫療)機構的名義,推廣所謂防疫情"新藥";用假冒僞劣藥品貼上外文标簽,冒充國外研制的新藥,故弄玄虛。
四、以患"新冠肺炎"行騙
不法分子給家長打電話,謊稱是學校工作人員,以孩子在學校裡患"新冠肺炎",現已被隔離,在醫院救治為名,要求家長向其提供的賬号彙款 "住院費",以此騙取受害人錢财。謊稱某公司工作人員,以某親屬突發高燒,已被隔離醫治為由,要求親人彙繳"住院費"等,騙取受害人錢财。
五、以"代銷騙購"的手段行騙
不法分子先尋找藥店或其他商店要求代銷消毒産品,然後其他不法分子冒充學校或者部隊等單位的領導到該店要大量訂購,這時代銷商店(藥店)就會找到推銷産品的不法分子求購,不法分子以預收貨款或定金的名義騙取錢财。
六、冒用上級部門名義行騙
不法分子冒充上級主管部門,以要求訂購"新冠肺炎防控手冊"為名實施詐騙犯罪,此種作案方式主要針對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不法分子主要冒用省教育廳的名義。
七、以"迎接上級檢查"為名行騙
不法分子先以聯系其他業務的名義騙取公司業務員信任,然後以上級要來檢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需要購衛生用品為由,要求公司業務員按照其提供的聯系方式購買,并許諾給回扣,以此騙取錢财。
如何防範疫情詐騙
1、做到四個"一律"
☑ 收到信息一律官方驗證!
☑ 退改一律使用正規途徑!
☑ 索要"密碼、驗證碼"一律拒絕!
☑ 推銷特效神藥一律不信!
2、四不原則
不輕信、不透露、不彙款、不轉賬
3、凡是遇到以下情況,電話一律挂掉
☑ 談到銀行卡 談到中獎、回扣
☑ 電話轉公檢法 短信點擊鍊接
☑ 陌生人發鍊接 提到安全賬戶
☑ 家屬出事彙款 提到家中地址
4、疫情當前,務必提高防範意識網上購買防疫用品,到正規購物網站;提到彙款、轉賬、提供驗證碼等信息時,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一旦被騙,及時撥打 110 或到就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
來源:江蘇警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