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有關“KOL”與“KOC”的讨論日益激烈。
有觀點指出,相對于傳統的KOL(意見領袖), KOC(Key Opinion Consumer)即關鍵意見消費者的價值才是未來品牌營銷體系需要關注的。有人對此提出反駁,認為KOC不過是行業焦慮下制造的噱頭,本質上是企業在營銷成本縮減的情況下所采取的無奈之舉。
實際上,KOC與KOL其實是一體兩面的關系。大量的KOL本來就是草根出身,而KOC的影響力也是微縮版的KOL。真正的問題在于,KOC常在而KOL不常青,這才是如今線上品牌營銷界熱議該話題的原因所在。
KOL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各種優質内容和信息為核心競争力,從而吸引了大量粉絲,并以此作為個人利益變現的流量池,通過接硬廣、寫作軟文收取廣告費用,或者與企業合作實現營銷收益分成。
另一種則是網紅,憑借個人長相以及其他方面的特質,直接切入到電商直播等領域,通過對各類商品的推薦,從而“帶貨”營銷。這種也被歸納為内容電商模式。由此可見,内容制作和傳播能力是KOL的優勢所在。
相較而言,KOC在優質内容産出方面剛剛起步,或者幹脆不做内容。因為其在某個強關系鍊中有相當的話語權,從而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在社交電商中,拼多多就是充分利用後者來實現商品營銷的裂變。與KOL相比,KOC所占據的圈層顆粒度更細、更為垂直。
KOL的生命周期有多長,恐怕這是一個連KOL自身都無法确認的命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KOL都曾火爆一時但又逐漸消失,這其中原因複雜。
有些KOL是因為優質内容生産能力下降,導緻當初受其吸引而來的用戶流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取關”。有些KOL則是因為過度追求内容“十萬 ”,觸碰到法規或者公序良俗禁忌而遭封殺。
還有些KOL受限于所運營領域本身的特性,比如網紅直播。網紅更多依靠自身的年輕漂亮,并且所“帶貨”的時裝、化妝品本身就偏時尚屬性,以年輕消費者為主,因此一旦年齡增加,用戶就會對其審美疲勞,其代言的商品感召力也會随之下降。
此外,KOL所在平台的差異化,也會導緻部分KOL不具備人格化傳播效應。比如今日頭條、抖音,主要采取信息流模式,流量分發主導權掌握在平台手裡,一旦平台流量政策發生改變,部分KOL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微信公衆号KOL本來有更固定的粉絲群,但公衆号改版後也采取了對标今日頭條的信息流模式,極大地削弱了KOL與粉絲的連接關系。
因此,KOL模式是非常脆弱的,部分KOL變身KOC也許就是一夜之間。對于企業品牌的營銷而言,KOL的更新更符合他們的需求,部分KOL被KOC替代,讓KOL群體保持更新,有利于對用戶的吸引力。
而且,這是一個充分競争領域,KOC的出現,導緻KOL無法形成賣方市場,不敢亂叫價,不能降低内容及服務質量,也有利于企業有更多的市場選擇面。
對于用戶而言,KOC與KOL的競争與替代,能使用戶獲得更好的内容及營銷服務。畢竟KOC與KOL要赢得企業訂單,必須時刻保持對用戶的互動,在日常提供更好的内容,對營銷模式不斷求新,才能确保營銷轉化率達到企業标準。這客觀上造就了更繁榮的内容生态和不斷創新的在線營銷手段,更能貼近用戶個性化、多元化需求。
與此同時,這也符合“内容創業”的全民化趨勢。尤其是短視頻、直播、VLOG等興起後,相比于之前的文字模式,内容創業門檻更低,這讓更多素人有了先KOC後KOL的機會。
我們看到很多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通過短視頻、直播、VLOG,走在KOL的前進之路上。這意味着,以普通用戶為基礎衍生而來的KOC群體在不斷擴大,KOC向KOL的轉化速度加快。
當然,随着競争的加劇,如果沒有持續産出優質内容的能力,一個KOL也許很快會掉隊,另一個草根而起的新生代KOL會替代他,這也是向所有人敞開的機會之門。
□楚天(财經評論人)
編輯 王宇 校對 王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