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内卡車人來說,提到東風,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可能是東風天龍、東風天錦等,不過,對于東風來說,很早就存在這麼一款經典車型,它雖然載重隻有5噸,但銷量卻超過100萬輛。
它是誰?它就是東風EQ140。
“東風EQ140”載貨車是繼“解放”卡車之後,中國卡車技術創新應用的一座裡程牌。此後東風公司不斷推出新品,創新國内卡車市場,可以說,東風EQ140載貨車為中國卡車從幼稚邁向成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東風EQ240
1977年,二汽開始全力轉入5噸民用載貨車——東風EQ140的生産。EQ140型5噸載貨車當時是在“以軍為主、軍民結合”的原則上,在EQ240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民用載貨車,它與一汽的換代産品基本上是處于同一産品等級,當時一汽将自己的5噸載貨車CA10的技術無償轉讓給了二汽。
在開發過程中,一機部曾明确指示:“EQ140載貨車要保持解放牌CA10的主要優點,性能指标不亞于CA10。”在二汽從事EQ140産品開發的設計人員很多都是當年開發CA10的人員,他們把CA10的設計成果融合到了二汽的産品當中。
東風EQ140
因為這款車的研發就是為了扭虧為盈,所以首先集中精力解決産品質量問題。1977年10月,成立了産品會站指揮部,由孟少農和陳祖濤總工程師主抓。
扭虧1978年的春天,二汽扭虧為盈的戰役打響。
1978年3月25日,湖北省召開工業學大慶回憶,二汽的第一書記、廠長黃正夏在大會上表态:“首先,我們絕對不超過3200萬的計劃虧損;第二,我們争取超産2000輛5噸民用車,虧損不超過2000萬元;第三,我們還想争取超3000輛5噸民用車,力争今年全面扭虧為盈。”
此話一出,很多人都投去了熱情的鼓勵,但也有一些領導表示擔憂和不信任。當時EQ140已經過五輪試制試驗,大的質量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還剩下鑲氣缸套、翻邊軸瓦等64項大小不等的質量問題沒有徹底解決。這個時候如果在搞第六輪試驗,至少的半年到三個季度,1978年就難以投入生産;如果不搞第六輪試制試驗,直接投入生産準備,就有一定的風險。
開弓沒有回頭箭。關鍵時刻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的孟少農從陝西汽車廠調到二汽任副廠長、總工程師,和陳祖濤一起,成為技術上的領導人物,重點組織攻關提高産品質量。為了趕在1978年投産,并實現扭虧為盈,孟少農采取邊發現問題邊改進的策略。4月份就裝車20輛,質量問題減少為12項,7月15日形成批量生産能力。
東風EQ140下線
1978年底,二汽超過了國家原規定2000輛的計劃,生産了5120輛汽車第一次向國家上交利潤130多萬元。其中東風EQ140産超3120輛,闖過了虧損關。東風卡車從此開啟了創造市場從效益的帷幕。
1980年7月,二汽發展EQ140這樣的民用車型獲得了國家的肯定,從此之後,二汽更加擴大了對于民用車型的投入力度,将民用車産能調高到總産能的90%。
銷量過100萬台東風EQ140車速快且省喲,推向市場後受到歡迎,但也出現操控穩定性不好容易甩尾和側滑的問題。為此在孟少農帶領下,聯合清華大學大量技術人員展開研究,進行了54項改進。但側滑問題還沒有解決。後期黃松在研究東風Q140-2的時候,帶領幾十個人通過跑省道做實驗,最後找到根本原因,用後軸轉向解決了這個問題。
東風EQ140-1
東風EQ140經曆了140-1、140-2二度改款,灑水車、吊車、翻鬥車等變型車種類超過100種,銷量超過100萬台,一度占據中國公路運輸2/3的市場份額,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堅力量,巅峰時期甚至超過了一汽的銷量。
東風EQ140灑水車
東風EQ140吊車
二汽開發EQ240的時候隻有17個人,到開發EQ140時已經有一大批自己的技術人員了。東風EQ140的開發也為二汽培養了第一批專業技術人才。
當時主持開發的負責人黃松是這樣評價道:“東風EQ140真正讓二汽開始盈利,是東風能夠起家生存下去最早的一個動力和基礎。如果沒這個車的話,東風公司不會發展到今天。”
圖:互聯網
文:東風商用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