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論語加拼音帶注釋

論語加拼音帶注釋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2-28 12:27:30

論語加拼音帶注釋(含拼音注釋翻譯)1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叙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濟甯市曲阜市尼山鎮境内),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了《六經》。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了儒家經典《論語》。《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其行事。

總目錄

xué ér dì yī

學 而 第 一

wéi zhèng dì èr

為 政 第 二

bā yì dì sān

八 佾 第 三

lǐ rén dì sì

裡 仁 第 四

gōng yě cháng dì wǔ

公 冶 長 第 五

yōng yě dì liù

雍 也 第 六

shù ér dì qī

述 而 第 七

tài bó dì bā

泰 伯 第 八

zǐ hǎn dì jiǔ

子 罕 第 九

xiāng dǎng dì shí

鄉 黨 第 十

xiān jìn dì shí yī

先 進 第 十 一

yán yuān dì shí èr

顔 淵 第 十 二

zǐ lù dì shí sān

子 路 第 十 三

xiàn wèn dì shí sì

憲 問 第 十 四

wèi líng gōng dì shí wǔ

衛 靈 公 第 十 五

jì shì dì shí liù

季 氏 第 十 六

yáng huò dì shí qī

陽 貨 第 十 七

wēi zǐ dì shí bā

微 子 第 十 八

zǐ zhāng dì shí jiǔ

子 張 第 十 九

yáo yuē dì èr shí

堯 曰 第 二 十

★因本文很長故分成五部分(每部分四章,為了便于孩子學習使用,全文加拼音,感謝大家關注收藏轉發)

第一章 論語學而篇

zǐ yuē xué é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è hū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子 曰: 學 而 時 習 之,不 亦 悅 乎。有 朋 自 遠 方

lái bú yì lè hūr én bù zhī 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

來,不 亦 樂 乎。人 不 知 而 不 愠,不 亦 君 子 乎。

【注釋】子:《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孔子的敬稱。

時:時時,經常。

習:演習,複習。

說:同“悅”,高興。

愠(yùn):惱怒,怨恨。

【大意】孔子說:“學了,又經常複習它,不也是高興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快樂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yǒu zǐ yuē qí wéi rén yě xiào tì ér hào fàn shàng zhě xiǎn yǐ

有 子 曰:其 為 人 也 孝 悌,而 好 犯 上 者,鮮 矣;

bù hào fàn shàng ér hào zuò luàn zhě wèi zhī yǒu yě jūn zǐ wù běn

不 好 犯 上,而 好 作 亂 者,未 之 有 也。君 子 務 本,

běn lì ér dào shēng xiào tì yě zhě qí wéi rén zhī běn yú

本 立 而 道 生;孝 悌 也 者,其 為 仁 之 本 欤。

【注釋】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

弟:同“悌(tì)”,弟弟尊敬、善事兄長稱為“悌”。

好(hào):喜歡。

犯:冒犯,抵觸,違反。

鮮(xiǎn):少。

未之有:“未有之”的倒裝形式。古代語法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放在動詞前。

與:同“欤”,表示疑問的助詞。《論語》中的“欤”都寫作“與”。

【大意】有子說:“他的為人,孝順爹娘、敬愛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這種人是很少的;不喜歡冒犯上級,卻愛造反,這種人是從來沒有的。君子緻力于根本的事情,基礎樹立了,‘道’就産生了。孝順爹娘,敬愛兄長,這就是‘仁道’的基礎吧。”

zǐ yuē qiǎo yán lìng sè xiǎn yǐ rén

子 曰:巧 言 令 色,鮮 矣 仁。

【注釋】巧言令色:以好話和做出來的和善面色來讨好别人。

鮮(xiǎn):少。

【大意】孔子說:“花言巧語,僞裝得和顔悅色,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德。”

zēng zǐ yuē wú rì sān xǐng wú shēn wèi rén móu ér bú zhōng hū

曾 子 曰:吾 日 三 省 吾 身:為 人 謀 而 不 忠 乎?

yǔ péng yǒu jiāo ér bú xìn hū chuán bù xí hū

與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傳 不 習 乎?

【注釋】曾子:孔子的學生。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他的弟子也稱曾參為“子”。

三:約數,表示多次。

省(xǐnɡ):反省。

信:誠實。

傳(chuán):動詞用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

習:溫習,實習。

【大意】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為别人辦事是不是盡心了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zǐ yuē dǎo qiān shèng zhī guó jìng shì ér xìn jié yòng ér ài rén

子 曰:道 千 乘 之 國,敬 事 而 信,節 用 而 愛 人,

shǐ mín yǐ shí

使 民 以 時。

【注釋】道:同“導”,治理。

千乘(shènɡ)之國:就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算不上大國了。千乘,四匹馬拉的車稱一乘,車輛數目能表現國家的強弱。

敬事:認真對待國家大事。

人:古代人廣義指所有人群,狹義指士大夫以上階層的人。這裡是狹義的用法,與下面的“民”呼應。

【大意】孔子說:“治理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要認真地辦理國家事務,嚴守信用,節約費用,愛護官吏,役使人民要按照農時的忙閑。”

zǐ yuē dì zǐ rù zé xiào chū zé tì jǐn ér xìn fàn ài zhòng

子 曰: 弟 子 入 則 孝,出 則 悌,謹 而 信,泛 愛 衆,

ér qīn rén xíng yǒu yú lì zé yǐ xué wén

而 親 仁;行 有 餘 力,則 以 學 文。

【注釋】弟子:一種意思是年紀幼小的人,另一種意思是學生。這裡是第一種意思。

弟:同“悌”,敬重兄長。

謹:謹慎寡言。

汎:同“泛”。

仁:有仁德的人。

【大意】孔子說:“年輕人在家要孝順父母,離開自己家便敬重兄長,謹慎寡言,說話誠實守信,博愛大衆,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

zǐ xià yuē xián xián yì sè shì fù mǔ néng jié qí lì shì jūn néng

子 夏 曰:賢 賢 易 色,事 父 母 能 竭 其 力,事 君 能

zhì qí shēn yǔ péng yǒu jiāo yán ér yǒu xìn suī yuē wèi xué wú bì wèi

緻 其 身,與 朋 友 交,言 而 有 信。雖 曰 未 學,吾 必 謂

zhī xué yǐ

之 學 矣。

【注釋】子夏:孔子的學生,姓蔔(bǔ),名商。

易:交換,改變,也有輕視、簡慢的意思。

緻:奉獻。

【大意】子夏說:“對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盡心竭力;服事君上能奉獻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講信用。這樣的人,雖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要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zǐ yuē jūn zǐ bú zhòng zé bù wēi xué zé bú gù zhǔ zhōng xìn

子 曰:君 子 不 重 則 不 威,學 則 不 固;主 忠 信,

wú yǒu bù rú jǐ zhě guò zé wù dàn gǎi

無 友 不 如 己 者,過 則 勿 憚 改。

【注釋】君子:這裡指的是士、大夫國君等上層人物。

固:鞏固。

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這一句的解釋古人多有不同。無,同“毋”,不要。

憚(dàn):害怕。

【大意】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的知識也不鞏固。要以忠、信兩種道德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過錯,就别怕改正。”

zēng zǐ yuē 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mín dé guī hòu yǐ

曾 子 曰:慎 終 追 遠,民 德 歸 厚 矣。

【注釋】終:父母的死亡。

追遠:追念祖先。

【大意】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祖先,就會使百姓道德歸于純厚了。”

zǐ qín wèn yú zǐ gòng yuē fū zǐ zhì yú shì bāng yě bì wén qí

子 禽 問 于 子 貢 曰:夫 子 至 于 是 邦 也,必 聞 其

zhèng qiú zhī yú yì yǔ zhī yú zǐ gòng yuē fū zǐ wēn liáng gōng

政;求 之 欤,抑 與 之 欤?子 貢 曰:夫 子 溫、良、恭、

jiǎn ràng yǐ dé zhī fū zǐ zhī qiú zhī yě qí zhū yì hū rén zhī qiú

儉、讓 以 得 之;夫 子 之 求 之 也,其 諸 異 乎 人 之 求

zhī yú

之 欤。

【注釋】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有觀點認為是孔子的學生。

子貢:孔子的學生。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抑:表示選擇的連詞,“還是……”。

與之:給他。與:同“欤”,表示疑問的語氣詞。

其諸:表示不大肯定的語氣,或者、大概的意思。

【大意】子禽向子貢問道:“老師到了一個諸侯國,必然會了解那國的政事,是他自己求來的呢,還是别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遜得到的。老師獲得的方法和别人獲得的方法不同吧!”

zǐ yuē fù zài guān qí zhì fù mò guān qí xíng sān nián wú gǎi yú

子 曰:父 在 觀 其 志,父 沒 觀 其 行;三 年 無 改 于

fù zhī dào kě wèi xiào yǐ

父 之 道,可 謂 孝 矣。

【注釋】其:指兒子。父親在世時,兒子聽從父命不能主事,所以要觀察他的志向。

沒(mò):死,去世。

三年:周禮規定父親死後,兒子要守孝三年。三,這裡可以理解為虛指,指許多年。

道:表示善的、好的東西。

【大意】孔子說:“他父親還活着時,要觀察他的志向;他父親死了,要考察他的行動;如果他對父親的合理之處長期堅持,可以說是做到了孝。”

yǒu zǐ yuē lǐ zhī yòng hé wéi guì xiān wáng zhī dào sī wéi měi

有 子 曰:禮 之 用,和 為 貴。先 王 之 道,斯 為 美。

xiǎo dà yóu zhī yǒu suǒ bù xíng zhī hé ér hé bù yǐ lǐ jié zhī

小 大 由 之,有 所 不 行。知 和 而 和,不 以 禮 節 之,

yì bù kě xíng yě

亦 不 可 行 也。

【注釋】和:恰當,适合,恰到好處。

先王:周文王等古代賢王。

節:節制,約束。

【大意】有子說:“禮的應用,以遇事做得恰當為可貴。過去賢明君王治理國家的可貴之處就在這裡,小事大事都做得恰當。如果有行不通的時候,隻為恰當而求恰當,不用禮節規矩來節制,也是不可行的。

yǒu zǐ yuē xìn jìn yú yì yán kě fù yě gōng jìn yú lǐ yuǎn

有 子 曰:信 近 于 義,言 可 複 也;恭 近 于 禮,遠

chǐ rǔ yě yīn bù shī qí qīn yì kě zōng yě

恥 辱 也;因 不 失 其 親,亦 可 宗 也。

【注釋】近:符合,接近。

複:實踐,實行。

遠:用作動詞,使……遠離。

因:依靠,憑借。

宗:可靠,尊奉。

【大意】有子說:“約定符合義,說出來的話才能去實踐、兌現。恭敬要合于禮,這樣就能避免恥辱。依靠關系深厚的人,也就可靠了。”

zǐ yuē jūn zǐ shí wú qiú bǎo jū wú qiú ān mǐn yú shì ér shèn

子 曰:君 子 食 無 求 飽,居 無 求 安,敏 于 事 而 慎

yú yán jiù yǒu dào ér zhèng yān kě wèi hào xué yě yǐ

于 言,就 有 道 而 正 焉,可 謂 好 學 也 已。

【注釋】君子:這裡指的是有德行的人。

就:靠近,接近。

正:動詞,匡正,端正。

【大意】孔子說:“君子吃飯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說話謹慎小心,向有道德的人看齊,來匡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了。

zǐ gòng yuē pín ér wú chǎn fù ér wú jiāo hé rú zǐ yuē kě

子 貢 曰:貧 而 無 谄,富 而 無 驕,何 如?子 曰:可

yě wèi ruò pín ér lè fù ér hào lǐ zhě yě zǐ gòng yuē shī yún

也,未 若 貧 而 樂,富 而 好 禮 者 也。子 貢 曰:詩 雲:

rú qiē rú cuō rú zhuó rú mó qí sī zhī wèi yú zǐ yuē cì yě

如 切 如 磋,如 琢 如 磨,其 斯 之 謂 欤?子 曰:賜 也,

shǐ kě yǔ yán shī yǐ yǐ gào zhū wǎng ér zhī lái zhě

始 可 與 言 詩 已 矣;告 諸 往 而 知 來 者。

【注釋】谄(chǎn):巴結,奉承,谄媚。

何如:怎麼樣,表示疑問語氣。

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引申為朋友互相讨論、研修的意思。這句出自《詩經·衛風·淇奧》。切,指把骨頭加工成器物。磋,加工象牙,使其更圓滑。琢,雕刻玉石。磨,磨制加工石頭使其更細緻。

與:同“欤”。

【大意】子貢說:“貧窮卻不去巴結奉承,有錢卻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然貧窮卻樂于仁道、富裕卻愛好禮義的人。”子貢說:“《詩經》說,‘要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一樣,要雕刻并加以琢磨細刻’,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與你讨論《詩經》了。告訴你已經發生的事,你就可以舉一反三知道未來的事了。”

zǐ yuē bù huàn rén zhī bù jǐ zhī huàn bù zhī rén yě

子 曰:不 患 人 之 不 己 知,患 不 知 人 也。

【注釋】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裝句式。知,理解,了解。

【大意】孔子說:“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第二章 論語為政篇

zǐ yuē wéi zhèng yǐ dé pì rú běi chén jū qí suǒ ér zhòng xīng

子 曰:為 政 以 德,譬 如 北 辰,居 其 所,而 衆 星

gǒng zhī

拱 之。

【注釋】北辰:北極星。

共:即“拱”,環繞,環抱。

【大意】孔子說:“用道德來治理國家,自己就會像北極星一樣,處于一定的位置,群星環繞着它。”

zǐ yuē shī sān bǎi yì yán yǐ bì zhī yuē sī wú xié

子 曰:詩 三 百,一 言 以 蔽 之,曰:思 無 邪。

【注釋】《詩》三百:《詩經》有305篇,人們常用“《詩》三百”這一整數的說法來指代《詩經》。

蔽(bì):概括,包蓋。

【大意】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zǐ yuē dǎo zhī yǐ zhèng qí zhī yǐ xíng mín miǎn ér wú chǐ

子 曰:道 之 以 政,齊 之 以 刑,民 免 而 無 恥;

dǎo zhī yǐ dé qí zhī yǐ lǐ yǒu chǐ qiě gé

道 之 以 德,齊 之 以 禮,有 恥 且 格。

【注釋】道:同“導”,引導。一說,治理。

齊:整治,統一,約束。

免:免罪,免于刑法,免禍。

無恥:做了壞事心裡不知羞恥。

格:糾正。

【大意】孔子說:“用行政法令來治理,用刑法來處罰,人民雖然能避免犯罪,但并非認識到犯罪可恥;用道德教化來治理,用禮來約束,人民就會有羞恥心,并且會自覺改正錯誤。”

zǐ yuē wú shí yòu wǔ ér zhì yú xué sān shí ér lì sì shí

子 曰:吾,十 有 五,而 志 于 學,三 十 而 立,四 十

ér bú huò wǔ shí ér zhī tiān mìng liù shí ér ěr shùn qī shí ér cóng

而 不 惑,五 十 而 知 天 命,六 十 而 耳 順,七 十 而 從

xīn suǒ yù bù yú jǔ

心 所 欲,不 踰 矩。

【注釋】十有五:即十又五,指的是15歲。古人在整數和各位數字之間多用“有”字表示相加。

有:同“又”。

立:站立。

天命:含有上天旨意、自然禀賦與天性、人生的道義和職責等意義。

矩:禮法,規矩。

【大意】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就開始立志于學問,三十歲時能自立于世,四十歲時遇事不會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時就能随心所欲,任何想法都不越出規矩。”

mèng yì zǐ wèn xiào zǐ yuē wú wéi

孟 懿 子 問 孝,子 曰:無 違。

fán chí yù zǐ gào zhī yuē mèng sūn wèn xiào yú wǒ wǒ duì yuē

樊 遲 禦, 子 告 之 曰:孟 孫 問 孝 于 我, 我 對 曰

wú wéi

無 違。

fán chí yuē hé wèi yě zǐ yuē shēng shì zhī yǐ lǐ sǐ zàng zhī

樊 遲 曰:何 謂 也?子 曰:生,事 之 以 禮;死,葬 之

yǐ lǐ jì zhī yǐ lǐ

以 禮,祭 之 以 禮。

【注釋】孟懿(yì)子:姓仲孫,名何忌,“懿”是死後的谥号,魯國大夫,與叔孫氏、季孫氏共同把持魯國朝政,他父親孟僖子臨終時囑咐他向孔子學禮。

違:古人稱違背禮法為“違”。

樊(fán)遲:姓樊,名須,字子遲。孔子的學生。

禦:趕車,駕車。

“生,事之以禮”五句:古代喪事、祭祀等的禮節規格是有差等的。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不相同。魯國三家權門大夫有時用諸侯、天子的禮儀等級,孔子對此不滿,文中的話就針對這個。

【大意】孟懿子問孔子什麼是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替孔子趕馬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氏問我孝道,我回答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時,依照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節規矩為他們辦喪事,按禮節祭祀他們。”

mèng wǔ bó wèn xiào zǐ yuē fù mǔ wéi qí jí zhī yōu

孟 武 伯 問 孝,子 曰:父 母 唯 其 疾 之 憂。

【注釋】孟武伯:姓仲孫,名彘(zhì),即前面提到的孟懿子的兒子。“武”是谥号。

其:指父母,該句可解釋為擔憂他們的疾病。一說,其,指兒女,父母擔憂兒女的疾病;另一說,疾,子女品行上的毛病,父母擔心子女品行不好。這裡取第一種說法。

【大意】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于父母,尤其要擔憂他們的疾病。”

zǐ yóu wèn xiào zǐ yuē jīn zhī xiào zhě shì wèi néng yǎng zhì yú

子 遊 問 孝,子 曰:今 之 孝 者,是 謂 能 養。至 于

quǎn mǎ jiē néng yǒu yǎng bú jìng hé yǐ bié hū

犬 馬,皆 能 有 養;不 敬,何 以 别 乎。

【注釋】子遊:孔子的學生,姓言名偃(yǎn),字子遊,吳人,比孔子小45歲。

【大意】子遊問孔子怎樣做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總說能養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狗馬都還能得到人的飼養呢。如果對父母不是誠心誠意敬重、孝順的話,那和飼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别呢?”

zǐ xià wèn xiào zǐ yuē sè nán yǒu shì dì zǐ fú qí láo yǒu

子 夏 問 孝,子 曰:色 難。有 事,弟 子 服 其 勞,有

jiǔ shí xiān shēng zhuàn céng shì yǐ wéi xiào hū

酒 食,先 生 馔, 曾 是 以 為 孝 乎?

【注釋】色:臉色。這裡指和顔悅色,從心底裡敬重父母。

弟子:晚輩,這裡指兒女。

先生:長輩,指父母。

馔(zhuàn):吃喝。

曾(cénɡ):副詞,難道。

是:代詞,即“此”,這個的意思。

【大意】子夏問怎麼做是孝。孔子說:“對父母和顔悅色是很難做到的。僅僅是有事情的時候,子女去為父母做;有酒飯了讓父母吃喝,難道這就可以認為是孝嗎?”

zǐ yuē wú yǔ huí yán zhōng rì bù wéi rú yú tuì ér xǐng qí

子 曰:吾 與 回 言 終 日,不 違,如 愚。退 而 省 其

sī yì zú yǐ fā huí yě bù yú

私,亦 足 以 發, 回 也 不 愚!

【注釋】回:姓顔,名回,字子淵,也稱顔淵。是孔子早年的學生,受到器重。

省(xǐnɡ):觀察,考察。

【大意】孔子說:“我同顔回講學一整天,他也不提不同的意見,像是很愚笨。課後我觀察他私下的言行,發現他能充分發揮我講的東西,可見,顔回并不愚笨。”

zǐ yuē shì qí suǒ yǐ guān qí suǒ yóu chá qí suǒ ān rén yān

子 曰:視 其 所 以,觀 其 所 由,察 其 所 安;人 焉

sōu zāi rén yān sōu zāi

廋 哉!人 焉 廋 哉!

【注釋】以:根據,動機,原因。一說,“以”通“與”,意為結交朋友。

由:經由。

焉:表疑問的代詞,何處,哪裡。

廋(sōu):隐藏,隐瞞,可以理解為掩蓋。

【大意】孔子說:“看一個人言行的動機,觀察他做事達到目的所用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麼。這樣,這個人怎麼能掩蓋得了他的真面目呢?”

zǐ yuē wēn gù ér zhī xīn kě yǐ wéi shī yǐ

子 曰:溫 故 而 知 新,可 以 為 師 矣。

【注釋】故:舊的。

【大意】孔子說:“常溫習學過的知識,才能有新的體會,獲得更進一步的知識,這樣就能為人師表了。”

zǐ yuē jūn zǐ bú qì

子 曰:君 子 不 器。

【注釋】器:器具,隻有一種用途的東西。此處用來比喻人知識範圍狹窄,隻能有某一種技藝。

【大意】孔子說:“君子不該像器具一樣,隻有一種用途。”

zǐ gòng wèn jūn zǐ zǐ yuē xiān xíng qí yán ér hòu cóng zhī

子 貢 問 君 子,子 曰:先 行 其 言,而 後 從 之。

【注釋】君子:古代君子指的是有學問、有德行或者地位、官職高的人。

【大意】子貢問怎樣做才是君子。孔子說:“對于自己要說的話,要先做到,再講出來。”

zǐ yuē jūn zǐ zhōu ér bù bǐ xiǎo rén bǐ ér bù zhōu

子 曰:君 子 周 而 不 比,小 人 比 而 不 周。

【注釋】周:團結周圍的人。

比:原義指并列,這裡指的是因共同利害而勾結。

【大意】孔子說:“君子是用道義來團結人,而不是為私情勾結拉攏人,小人是為私情勾結拉攏人,而不是用道義來團結人。”

zǐ yuē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sī ér bù xué zé dài

子 曰:學 而 不 思 則 罔,思 而 不 學 則 殆。

【注釋】罔:同“惘(wǎnɡ)”,迷惑。

殆(dài):危險。一說疑惑;另一說沒有信心。

【大意】孔子說:“隻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隻是空想卻不學習,就會有誤入歧途的危險。”

zǐ yuē gōng hū yì duān sī hài yě yǐ

子 曰:攻 乎 異 端,斯 害 也 已。

【注釋】攻:攻擊。另一說為鑽研學問,整句釋為,鑽研邪說就有害了。

異端:不正确的結論。

斯:連詞,這就。

已:停止。這句也作“斯害也已矣”。

【大意】孔子說:“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議論,禍害就可以消滅了。”

zǐ yuē yóu huì rǔ zhī zhī hū zhī zhī wéi zhī zhī bù zhī wéi

子 曰:由,誨 汝 知 之 乎。知 之 為 知 之,不 知 為

bù zhī shì zhī yě

不 知,是 知 也。

【注釋】由:孔子的學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誨(huì):教導,教育。

女:同“汝”,你。

【大意】孔子說:“由,教給你的知識都知道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态度。”

zǐ zhāng xué gān lù zǐ yuē duō wén quē yí shèn yán qí yú zé

子 張 學 幹 祿,子 曰:多 聞 阙 疑,慎 言 其 餘,則

guǎ yóu duō jiàn què dài shèn xíng qí yú zé guǎ huǐ yán guǎ yóu xíng

寡 尤;多 見 阙 殆,慎 行 其 餘,則 寡 悔。言 寡 尤,行

guǎ huǐ lù zài qí zhōng yǐ

寡 悔,祿 在 其 中 矣。

【注釋】子張:孔子的學生,姓颛(zhuān)孫,名師,字子張。

幹:求,謀。

祿:古時官吏的俸祿,這裡指的是官職。

阙(quē):缺,空,有所保留,暫時放在一邊。

寡:少。

尤:過失,錯誤。

【大意】子張向孔子學習謀求做官的方法。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謹慎地說出其餘有把握的部分,就能減少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就能減少錯誤,謹慎地去做其餘有把握的事,就能行事少有懊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懊悔,求官職的機會就在這其中了。”

āi gōng wèn yuē hé wéi zé mín fú kǒng zǐ duì yuē jǔ zhí cuò zhū

哀 公 問 曰:何 為 則 民 服?孔 子 對 曰:舉 直 錯 諸

wǎng zé mín fú jǔ wǎng cuò zhū zhí zé mín bù fú

枉,則 民 服;舉 枉 錯 諸 直,則 民 不 服。

【注釋】哀公:魯國國君,姓姬,名蔣,定公的兒子。“哀”是死後的谥号。

何為:怎麼做。

對曰:《論語》中臣對君的回答用“對曰”。孔子回答魯國國君的問題,因此用“對曰”。

舉:選拔,提拔,推舉。

直:正直的人。

錯:放置。

諸:“之于”的合音。

【大意】魯哀公問:“怎麼做才能使人民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提拔正直的人,将其位置安排在邪惡的人之上,百姓就服從了;而提拔邪惡的人,将其位置安排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

jì kāng zǐ wèn shǐ mín jìng zhōng yǐ quàn rú zhī hé zǐ yuē lín

季 康 子 問:使 民 敬 忠 以 勸,如 之 何?子 曰:臨

zhī yǐ zhuāng zé jìng xiào cí zé zhōng jǔ shàn ér jiáo bù néng zé quàn

之 以 莊 則 敬,孝 慈 則 忠,舉 善 而 教 不 能,則 勸。

【注釋】季康子:姓季孫,名肥。在魯哀公時候任正卿。“康”是谥号。“子”是尊稱。

以:連詞,而,和。

臨:對待。

莊:莊重,嚴肅。

【大意】季康子問:“要使人民對我尊敬、忠實又努力勤勉,該怎麼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嚴肅的态度來對待人民,人民就會尊敬你;你遵守孝道,慈愛民衆,人民就會忠實于你;你提拔優秀的人,教育那些能力弱的人,人民也就會勤勉了。”

huò wèi kǒng zǐ yuē zǐ xī bù wèi zhèng zǐ yuē shū yún xiào hū

或 謂 孔 子 曰:子 奚 不 為 政?子 曰:書 雲:孝 乎

wéi xiào yǒu yú xiōng dì shī yú yǒu zhèng shì yì wéi zhèng xī qí wéi

惟 孝,友 于 兄 弟。施 于 有 政,是 亦 為 政,奚 其 為

wéi zhèng

為 政?

【注釋】或:代詞,有人。

奚(xī):疑問詞,何,怎麼,為什麼。

書:指《尚書》,是商周時期政治文告和曆史資料的彙編。

施:延及,推廣,影響。

有:無實在意義。

其:代詞,指做官。

為:是。

為政:參與政治。當時孔子沒有出來做官,所以有人這樣問他。

【大意】有人對孔子說:“您為什麼不參與政治?”孔子說:“《尚書》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把這種道理推廣到政治上去。’這也是參與了政治,為什麼非要做官才算參與政治呢?”

zǐ yuē rén ér wú xìn bù zhī qí kě yě dà chē wú ní

子 曰:人 而 無 信,不 知 其 可 也。大 車 無 輗,

xiǎo chē wú yuè qí hé yǐ xíng zhī zāi

小 車 無 軏,其 何 以 行 之 哉。

【注釋】信:守信用。

輗(ní):古代大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大車指的是牛拉的車。

軏(yuè):古代小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小車指的是馬拉的車。沒有輗和軏,車就不能走。

何以:即“以何”,靠什麼。

【大意】孔子說:“作為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那怎麼能行呢?如同大車沒有安橫木的,小車沒有安橫木的,靠什麼走呢?”

zǐ zhāng wèn shí shì kě zhī yě zǐ yuē yīn yīn yú xià lǐ suǒ

子 張 問:十 世 可 知 也?子 曰:殷 因 于 夏 禮,所

sǔn yì kě zhī yě zhōu yīn yú yīn lǐ suǒ sǔn yì kě zhī yě qí

損 益,可 知 也;周 因 于 殷 禮,所 損 益,可 知 也。其

huò jì zhōu zhě suī bǎi shì kě zhī yě

或 繼 周 者,雖 百 世 可 知 也。

【注釋】世:古代稱30年為一世,10世為一代。也有人認為朝代改換為一代。

殷(yīn):商朝。商朝至盤庚将都城從奄(yǎn)(山東曲阜)遷到殷(河南安陽一帶),所以又被稱為殷朝。

因:沿襲,因襲。

禮:指整個禮儀制度,用來規範社會行為的法則、規範、儀式的總稱。

損益:廢除和增加。

【大意】子張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說:“商朝沿襲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了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麼将來如果有承繼周朝的人,其禮儀制度也會是或增或減,即使下去一百代,也是可以知道的。”

zǐ yuē fēi qí guǐ ér jì zhī chǎn yě jiàn yì bù wéi wú yǒng yě

子 曰:非 其 鬼 而 祭 之,谄 也;見 義 不 為,無 勇 也。

【注釋】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死去的祖先。

祭:是吉祭。兇祭叫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

谄(chǎn):谄媚,阿谀,巴結。

【大意】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卻去祭祀它,是谄媚。遇到符合正義的事情卻不去做,就是怯懦。”

第三章 論語八佾篇

kǒng zǐ wèi jì shì bā yì wǔ yú tíng shì kě rěn yě shú bù kě

孔 子 謂,季 氏 八 佾 舞 于 庭,是 可 忍 也,孰 不 可

rěn yě

忍 也。

【注釋】季氏:魯國正卿季孫氏,這裡指季平子,即季孫意如。

八佾(yì):佾,行、列。古代樂舞禮儀中,一佾(一行)有八個人。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這是天子舉行樂舞的規格。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隻有用四佾的資格,但他卻用了天子規格的樂舞,是越軌的行為。

【大意】孔子談論季氏說:“在家廟庭院裡用八佾的樂舞,這都可以忍心做出來,還有什麼事情他不忍心做呢?”

sān jiā zhě yǐ yōng chè zǐ yuē xiàng wéi pì gōng tiān zǐ mù mù

三 家 者 以 雍 徹。子 曰:相 維 辟 公,天 子 穆 穆。

xī qǔ yú sān jiā zhī táng

奚 取 于 三 家 之 堂。

【注釋】三家:春秋後期魯國當政的仲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貴族。季孫氏勢力最大。他們憑強有力的政治經濟實力,常僭越周禮。這種行為受到孔子的批判。

雍(yōnɡ):《詩經·周頌》中的一篇,用于天子祭祀宗廟之禮完畢。

徹:同“撤”,撤掉,拿掉。

相(xiànɡ):助祭者。

維:助詞,沒有實際意義。

辟(bì)公:指諸侯。辟,指君王。

穆穆:莊嚴靜穆。

【大意】仲孫、叔孫、季孫三家,在祭祀祖先完畢的時候,讓樂工唱着《雍》詩來撤除祭品。孔子說:“《雍》詩裡說到:‘協助祭祀的人是諸侯,天子莊嚴靜穆地主祭。’為什麼三家祭祖的廳堂上竟用唱《雍》詩的儀式?”

zǐ yuē rén ér bù rén rú lǐ hé rén ér bù rén rú yuè hé

子 曰:人 而 不 仁,如 禮 何?人 而 不 仁,如 樂 何?

【注釋】如禮何:“如……何”句式,指對禮怎麼樣。

樂:音樂是構成古代禮制的重要部分,所以“禮樂制度”指的是包括音樂在内的古代禮儀制度,并非今天我們說的單純用來欣賞的音樂。

【大意】孔子說:“作為一個人不講仁德,怎麼對待禮儀制度呢?一個人不講仁德,怎麼對待樂呢?”

lín fàng wèn lǐ zhī běn zǐ yuē dà zāi wèn lǐ yǔ qí shē yě

林 放 問 禮 之 本,子 曰:大 哉 問。禮,與 其 奢 也,

nìng jiǎn sāng yǔ qí yì yě nìng qī

甯 儉;喪,與 其 易 也,甯 戚。

【注釋】林放:姓林,名放,字子上。有人認為是孔子的學生。

易:本義指把土地整理平坦。此處指周到地辦理喪葬的禮儀。

戚:悲哀。

【大意】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說:“你提的問題意義重大啊!禮節儀式與其奢侈,甯可節儉;喪葬儀式,與其儀式完備周到,甯可在心裡真正悲哀來悼念。”

zǐ yuē yí dí zhī yǒu jūn bù rú zhū xià zhī wū yě

子 曰:夷 狄 之 有 君,不 如 諸 夏 之 亡 也。

【注釋】夷:古代指東方的少數民族。

狄:指北方的少數民族。

夏:在中原黃河流域居住的華夏民族的諸侯國。

亡:同“無”。

【大意】孔子說:“夷狄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國家沒有君主卻保留禮儀。”

jì shì lǚ yú tài shān zǐ wèi rǎn yǒu yuē rǔ fú néng jiù yú

季 氏 旅 于 泰 山,子 謂 冉 有 曰:汝 弗 能 救 欤?

duì yuē bù néng zǐ yuē wū hū céng wèi tài shān bù rú lín fàng hū

對 曰:不 能。子 曰:嗚 呼!曾 謂 泰 山 不 如 林 放 乎。

【注釋】旅:古代指祭山。當時隻有天子、諸侯有資格祭祀名山大川。季氏隻是魯國的大夫,他去祭祀泰山是違背禮法的。

冉(rǎn)有:孔子的學生,姓冉,名求,字子有。當時冉有做季康子的家臣。

曾:難道,竟然。

【大意】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不能勸阻他嗎?”冉有回答說:“不能。”孔子說:“哎呀!難道說泰山之神還不如林放懂得禮節嗎?會接受這種祭祀嗎?”

zǐ yuē jūn zǐ wú suǒ zhēng bì yě shè hū yī ràng ér shēng

子 曰:君 子 無 所 争,必 也 射 乎。揖 讓 而 升,

xià ér yǐn qí zhēng yě jūn zǐ

下 而 飲,其 争 也 君 子。

【注釋】射:射箭,這裡是指射禮,是周禮中規定的射箭比賽。

揖(yī):作揖,指拱手行禮。

【大意】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賽吧!比賽時,互相作揖謙讓,再登堂射箭,射完走下堂來又互相敬酒。即使是競争也是有君子的禮貌。”

zǐ xià wèn yuē qiǎo xiào qiàn xī měi mù pàn xī sù yǐ wéi xuàn xī

子 夏 問 曰:巧 笑 倩 兮,美 目 盼 兮,素 以 為 絢 兮,

hé wèi yě zǐ yuē huì shì hòu sù yuē lǐ hòu hū zǐ yuē qǐ yǔ

何 謂 也?子 曰:繪 事 後 素。曰:禮 後 乎?子 曰:起 予

zhě shāng yě shǐ kě yǔ yán shī yǐ yǐ

者 商 也,始 可 與 言 詩 已 矣。

【注釋】倩(qiàn):容貌美好。

兮:助詞,相當于“啊、呀”。

盼:眼珠黑白分明,轉動靈巧。

絢(xuàn):有文彩。

繪事後素:畫畫需先有白地兒再畫。繪事,畫畫。後,在……之後。素,白地兒。另一說,在審美上絢麗不如素淡。

起:啟發。

商:蔔商,也就是子夏。

【大意】子夏問道:“‘乖巧的笑容真美麗呀,黑白分明的眼眸流轉嬌美呀,潔白的地兒上畫得絢麗多彩呀’,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畫畫需先有白地兒再畫圖案。”子夏說:“那麼,是不是禮節儀式産生于仁德之後呢?”孔子說:“商啊,你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開始和你談論《詩經》了。”

zǐ yuē xià lǐ wú néng yán zhī qǐ bù zú zhēng yě yīn lǐ wú néng

子 曰:夏 禮 吾 能 言 之,杞 不 足 征 也;殷 禮 吾 能

yán zhī sòng bù zú zhēng yě wén xiàn bù zú gù yě zú zé wú néng

言 之,宋 不 足 征 也。 文 獻 不 足 故 也。足,則 吾 能

zhēng zhī yǐ

征 之 矣。

【注釋】杞(qǐ):古國名,在今天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是夏朝禹的後代。

宋:古國名,在今天河南商丘市南部,宋國是商朝湯的後代。

文:曆史文字資料。

獻:指賢人。獻臣就是德才兼備的大臣。

【大意】孔子說:“夏代的禮儀,我能說出來,夏的後代杞國現在的禮儀卻不足以證明夏當時的情況;殷代的禮儀我能說出來,殷的後代宋國現在的禮儀卻不足以證明殷當時的情況。這是曆史資料和知道夏、殷禮儀的賢人不夠多的原因。如果有足夠的曆史資料和賢人的話,我就能征引它們作為考證的證據了。”

zǐ yuē dì zì jì guàn ér wǎng zhě wú bú yù guān zhī yǐ

子 曰:禘,自 既 灌 而 往 者,吾 不 欲 觀 之 矣。

【注釋】禘(dì):古代一種極隆重的祭祀儀式,隻有天子才能舉行。

既:已經。

灌:禘祭的儀式中的一項内容。古代祭族時,讓活人坐在靈前象征接受祭祀的人,這個人叫“屍”。第一次獻酒是把用香料煮成的叫做“郁鬯”的酒獻給屍,讓他聞一聞香氣,再把酒澆在地上,這個過程叫“灌”。

不欲觀:不願看。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禮記》記載,周公的侄子周成王姬頌為了紀念周公輔佐治國的偉大功勳,特許周公的後代舉行禘祭,這是不符合禮儀規矩的,所以孔子持批評态度。

【大意】孔子說:“禘祭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之後,我就不想看了。”

huò wèn dì zhī shuō zǐ yuē bù zhī yě zhī qí shuō zhě zhī yú tiān

或 問 禘 之 說。子 曰:不 知 也。知 其 說 者 之 于 天

xià yě qí rú shì zhū sī hū zhǐ qí zhǎng

下 也,其 如 示 諸 斯 乎。指 其 掌。

【注釋】不知也:魯國作為周王分封的諸侯國舉行天子的祭禮,孔子是不贊成的,因此他故意回避說不知道禘祭的道理。

示:同“置”,擺,放。

諸:“之于”的合音。

【大意】有人問孔子禘祭的道理。孔子說:“我不知道禘祭的道理。懂得這一道理的人治理天下,會好像把東西放在這兒一樣容易吧!”孔子一面說,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

jì rú zài jì shén rú shén zài zǐ yuē wú bú yù jì rú bú jì

祭 如 在,祭 神 如 神 在。子 曰:吾 不 與 祭,如 不 祭。

【注釋】與(yù):參預,參加。

【大意】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那裡,祭祀神就如同神真的在那裡。孔子說:“如果我自己不去參加祭祀而由别人代祭,那就和不祭祀一樣。”

wáng sūn gǔ wèn yuē yǔ qí mèi yú ào nìng mèi yú zào hé wèi

王 孫 賈 問 曰:與 其 媚 于 奧,甯 媚 于 竈,何 謂

yě zǐ yuē bù rán huò zuì yú tiān wú suǒ dǎo yě

也?子 曰:不 然,獲 罪 于 天,無 所 禱 也。

【注釋】王孫賈:衛國衛靈公時任大夫。

媚(mèi):谄媚,巴結。

奧:屋裡的西南角,這裡指屋裡西南角的神,地位較高。

竈:原義是爐竈,這裡指竈神,人們認為竈神地位雖低,卻能通上天,決定人的福禍,所以竈神自古受到人們的隆重供奉。“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是當時的俗語。

【大意】王孫賈問道:“與其巴結奧神,不如奉承竈神,這話怎麼講呢?”孔子說:“不是那樣的,如果得罪了天,向誰祈禱都沒用。”

zǐ yuē zhōu jiàn yú èr dài yù yù hū wén zāi wú cóng zhōu

子 曰:周 監 于 二 代, 郁 郁 乎 文 哉。吾 從 周。

【注釋】監:同“鑒”。原指鏡子,引申為照,警戒,借鑒。

二代:夏、商兩朝。

郁郁:原指草木繁茂,或指香氣濃厚。這裡指豐富多彩,繁盛。

【大意】孔子說:“周朝的政治禮儀制度,是借鑒夏、商兩代而建立的,多麼豐富繁盛啊!我遵從周代的禮制。”

zǐ rù tài miào měi shì wèn huò yuē shú wèi zōu rén zhī zǐ zhī lǐ

子 入 太 廟,每 事 問。或 曰:孰 謂 鄹 人 之 子 知 禮

hū rù tài miào měi shì wèn zǐ wén zhī yuē shì lǐ yě

乎?入 太 廟,每 事 問。子 聞 之,曰:是 禮 也。

【注釋】太廟:古代指供奉祭祀君主的祖先的廟。開國君主叫太祖,祭太祖的廟叫太廟。周公是魯國最初受封的國君,所以,這個太廟指的是周公的廟。

鄹(zōu)人之子:即孔子。鄹,也作“陬”,春秋時魯國地名,現在山東曲阜一帶。孔子的父親叔梁纥(hé)做過鄹大夫,古代稱某地的大夫為某人。鄹人,指叔梁纥。

【大意】孔子進了太廟助祭,每件事都請教。有人說:“誰說叔梁纥的兒子懂得禮呢?進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孔子聽了這話說:“這樣做正是一種禮啊。”

zǐ yuē shè bù zhǔ pí wéi lì bù tóng kē gǔ zhī dào yě

子 曰:射 不 主 皮。為 力 不 同 科,古 之 道 也。

【注釋】射:射箭,即“射禮”,是為演習禮樂進行的射箭比賽。

皮:用皮做的靶子。射禮比賽時以射中目标為目的,而不像比武的“軍射”是為了用力射穿靶子。

為(wèi):因為。

同科:同等。

【大意】孔子說:“射禮比賽時射箭主要不是在于射穿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zǐ gòng yù qù gào shuò zhī xì yáng zǐ yuē cì yě ěr ài qí yáng

子 貢 欲 去 告 朔 之 饩 羊,子 曰:賜 也,爾 愛 其 羊,

wǒ ài qí lǐ

我 愛 其 禮。

【注釋】告朔(shuò):朔,陰曆每月的初一。諸侯每月初一應殺一隻活羊在祖廟祭祀,并到朝聽政,表示每個月的開始。到子貢時,月初一魯君不再去祖廟,也不聽政,隻是殺一隻活羊表示一下罷了,所以子貢認為連這個形式也不用留了,不必殺羊了。孔子卻依然重視禮儀的形式,認為有形式畢竟比沒有好。

饩:活的牲畜。

爾:代詞,你。

愛:可惜。

【大意】子貢想要把魯國每月初一告祭時用的活羊去掉不用。孔子說:“賜呀!你可惜那隻羊,我卻愛惜那種禮。”

zǐ yuē shì jūn jìn lǐ rén yǐ wéi chǎn yě

子 曰:事 君 盡 禮,人 以 為 谄 也。

【注釋】事:事奉,服務于。

谄(chǎn):奉承,讨好,谄媚。

【大意】孔子說:“事奉君主一切都按照周禮的規矩去做,别人卻以為他在向君主谄媚。”

dìng gōng wèn jūn shǐ chén chén shì jūn rú zhī hé kǒng zǐ duì yuē

定 公 問:君 使 臣,臣 事 君,如 之 何?孔 子 對 曰:

jūn shǐ chén yǐ lǐ chén shì jūn yǐ zhōng

君 使 臣 以 禮,臣 事 君 以 忠。

【注釋】定公:魯國國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

使:使用,指使。

如之何:如何。

【大意】魯定公問:“君主使用臣下,臣事奉君主,各應該怎樣做呢?”孔子說:“君主使用臣下應該以禮相待,臣事奉君主應該以忠心相待。”

zǐ yuē guān jū lè ér bù yín āi ér bù shāng

子 曰:關 雎 樂 而 不 淫,哀 而 不 傷。

【注釋】關雎(jū):《詩經》第一篇的篇名。

淫:古人稱過分至于失當的地步為“淫”。這裡指過于注重形式的快樂美妙,而失掉了正統的意義。可以看出孔子主張中和,反對過度。

【大意】孔子說:“《關雎》這首詩,表現快樂而不放縱,憂郁而不悲傷。”

āi gōng wèn shè yú zǎi wǒ zǎi wǒ duì yuē xià hòu shì yǐ sōng

哀 公 問 社 于 宰 我,宰 我 對 曰:夏 後 氏 以 松,

yīn rén yǐ bǎi zhōu rén yǐ lì yuē shǐ mín zhàn lì zǐ wén zhī yuē

殷 人 以 柏,周 人 以 栗。曰:使 民 戰 栗。子 聞 之,曰:

chéng shì bù shuō suì shì bú jiàn jì wǎng bú jiù

成 事 不 說,遂 事 不 谏,既 往 不 咎。

【注釋】社:土神。這裡指的是社主,即祭祀時立的木頭牌位,用來代表土神。

宰我:孔子的學生,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稱宰予。

夏後氏:原為古代部落名,禹是首領,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後來夏朝人稱作夏後氏。

以:用。

遂:已完成。

谏(jiàn):規勸,使改正錯誤。

咎:責備。

【大意】魯哀公問宰我祭祀土神用什麼木料做牌位。宰我回答說:“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人民戰栗。”孔子聽了這話批評宰我說:“已經做了的事不用再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不便再勸谏了,已經過去的事不要再責備了。”

zǐ yuē guǎn zhòng zhī qì xiǎo zāi huò yuē guǎn zhòng jiǎn hū yuē guǎn

子 曰:管 仲 之 器 小 哉。或 曰:管 仲 儉 乎。曰:管

shì yǒu sān guī guān shì bù shè yān dé jiǎn rán zé guǎn zhòng zhī lǐ hū

氏 有 三 歸,官 事 不 攝,焉 得 儉。然 則 管 仲 知 禮 乎?

yuē bāng jūn shù sè mén guǎn shì yì shù sè mén bāng jūn wéi liǎng jūn zhī

曰:邦 君 樹 塞 門,管 氏 亦 樹 塞 門;邦 君 為 兩 君 之

hǎo yǒu fǎn diàn guǎn shì yì yǒu fǎn diàn guǎn shì ér zhī lǐ shú bù zhī

好,有 反 坫,管 氏 亦 有 反 坫。管 氏 而 知 禮,孰 不 知

禮。

【注釋】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做了齊桓公的宰相,使他成為春秋諸侯中第一個霸主。孔子批評了他違背禮法的做法。

器:氣量,胸襟。

有三歸:将應該歸公的市租據為己有。

攝:兼職,兼任。當時士大夫家臣多有兼職,而管仲的家臣卻是一人一職。

焉得:怎麼能是。

邦君:諸侯,諸侯國的國君。

樹:立。

塞門:門口用來遮擋視線的短牆,相當于影壁。

好:友好。

反坫(diàn):宴會的禮節,諸侯王會見别國國君,獻酒後把空杯放回坫上。坫,古代廳堂中用土築的台子,祭祀或宴會時用來放禮器和酒具。

而:連詞,假如。

【大意】孔子說:“管仲的氣量小啊!”有人問:“管仲節儉嗎?”孔子說:“管仲收取了人民的大量市租,他的家臣一人一職,并不兼任,哪裡能說他節儉呢?”那人又問:“那麼他懂得禮節嗎?”孔子說:“國君宮殿門前立了一個影壁,管仲也立了一個影壁,國君設宴招待别國君主,廳堂裡有放酒杯的台子,管仲家也設了這樣的台子。要是說管仲懂得禮節,那誰不懂禮節呢?”

zǐ yù lǔ tài shī yuè yuē yuè qí kě zhī yě shǐ zuò xī rú yě

子 語 魯 大 師 樂 曰:樂 其 可 知 也。始 作,翕 如 也;

zòng zhī chún rú yě jiǎo rú yě yì rú yě yǐ chéng

縱 之,純 如 也,皦 如 也,繹 如 也,以 成。

【注釋】語(yù):動詞,告訴,對……說。

大師:樂官的主管。大,同“太”。

翕(xī):合,和順協調;一說,興奮熱烈。

從:同“縱”,展開,放縱。

純:美好。

皦(jiǎo):清晰,明亮。

繹(yì):連綿不斷。

【大意】孔子對魯國的太師談論演奏音樂,說:“奏樂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時,和諧順暢,展開後美妙動聽,清晰明亮,連綿不絕,直至樂曲最終完成。”

yí fēng rén qǐng jiàn yuē jūn zǐ zhī zhì yú sī yě wú wèi cháng bù

儀 封 人 請 見,曰:君 子 之 至 于 斯 也,吾 未 嘗 不

dé jiàn yě cóng zhě jiàn zhī chū yuē èr sān zǐ hé huàn yú sàng hū

得 見 也。從 者 見 之。出 曰:二 三 子,何 患 于 喪 乎。

tiān xià zhī wú dào yě jiǔ yǐ tiān jiāng yǐ fū zǐ wéi mù duó

天 下 之 無 道 也 久 矣,天 将 以 夫 子 為 木 铎。

【注釋】儀:衛國地名,今河南蘭考一帶。

封人:官職名,鎮守邊界的官員。封,邊界。

請見:即請求接見。見,同“現”,接見。

斯:代詞,這個地方。

二三子:尊稱孔子的弟子,各位的意思。二三,是約指。

患:擔憂。

喪:失去。此處指孔子失去官位。孔子離開魯國後一直未能實現政治抱負。

木铎(duó):一種有木舌的銅鈴,古代用來召集民衆宣布政令等。這裡比喻孔子能起到引導民衆管理國家的作用。

【大意】儀這個地方的邊防官請求孔子接見他,說:“所有有德行的人來到我這個地方,我從來沒有不和他見面的。”孔子的随行學生帶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後說:“各位為何要擔心孔子沒有官做呢?天下道義不行已經很久了,上天必将讓孔子作為人民的導師。”

zǐ wèi sháo jìn měi yǐ yòu jìn shàn yě wèi wǔ jìn měi yǐ

子 謂 韶,盡 美 矣,又 盡 善 也;謂 武,盡 美 矣,

wèi jìn shàn yě

未 盡 善 也。

【注釋】韶(sháo):上古虞舜時的樂舞名。堯禅(shàn)讓帝位給虞舜,樂舞表現一種和睦的特色,所以說“盡善”。

美:指樂舞的聲貌、形式美好。

善:指樂舞的内容意義美好。

武:周代表現武王伐纣的樂舞。孔子認為武王伐纣是順應民心的,但畢竟是征讨了帝王,所以“未盡善”。

【大意】孔子談論《韶》說:“美極了,而且好極了。”談論《武》說:“美極了,卻還不夠好。”

zǐ yuē jū shàng bù kuān wéi lǐ bú jìng lín sāng bù āi wú hé

子 曰:居 上 不 寬,為 禮 不 敬,臨 喪 不 哀,吾 何

yǐ guān zhī zāi

以 觀 之 哉。

【注釋】上:上位,高位。

寬:寬厚,寬宏大量。

敬:恭敬,鄭重。

【大意】孔子說:“處于上位卻待人不寬厚,舉行儀禮時卻不恭敬認真,參加喪禮時卻不哀傷,這樣的人,我還有什麼可看的呢?”

第四章 論語裡仁篇

zǐ yuē lǐ rén wéi měi zé bù chǔ rén yān dé zhì

子 曰:裡 仁 為 美;擇 不 處 仁,焉 得 知。

【注釋】裡:鄰裡。周代五家為鄰,五鄰為裡。這裡用作動詞,作居住講。

仁:仁德之風純厚的地方;一說,有仁德的人。

處:居住,相處。

焉(yān):怎麼,哪裡。

知:同“智”,明智。

【大意】孔子說:“住在有仁德之風的地方才好。不選擇有仁德的住處,怎麼能算明智呢?”

zǐ yuē bù rén zhě bù kě yǐ jiǔ chù yuē bù kě yǐ cháng chǔ lè

子 曰:不 仁 者,不 可 以 久 處 約,不 可 以 長 處 樂。

rén zhě ān rén zhì zhě lì rén

仁 者 安 仁,知 者 利 仁。

【注釋】約:窮困,儉約。

樂:富裕,安樂。

知:同“智”。

【大意】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過儉約的生活,也不能長久地過富足安樂的生活。有仁德的人能安心于行仁德,有智慧的人能利用仁德。”

zǐ yuē wéi rén zhě néng hào rén néng wù rén

子 曰:唯 仁 者,能 好 人,能 惡 人。

【注釋】好(hào):動詞,喜歡,喜愛。

惡(wù):厭惡,讨厭。

【大意】孔子說:“隻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以正确的方式喜愛某人,厭惡某人。”

zǐ yuē gǒu zhì yú rén yǐ wú wù yě

子 曰:苟 志 于 仁 矣,無 惡 也。

【注釋】苟:假如,如果。

志:立志,有志于。

惡(è):做壞事。

【大意】孔子說:“假如立志于實行仁德,就不會做壞事。”

zǐ yuē fù yǔ guì shì rén zhī suǒ yù yě bù yǐ qí dào dé zhī

子 曰:富 與 貴,是 人 之 所 欲 也。不 以 其 道 得 之,

bù chù yě pín yǔ jiàn shì rén zhī suǒ wù yě bù yǐ qí dào dé zhī

不 處 也。貧 與 賤,是 人 之 所 惡 也。不 以 其 道 得 之,

bù qù yě jūn zǐ qù rén wù hū chéng míng jūn zǐ wú zhōng shí zhī jiān

不 去 也。君 子 去 仁,惡 乎 成 名。君 子 無 終 食 之 間

wéi rén zào cì bì yú shì diān pèi bì yú shì

違 仁,造 次 必 于 是,颠 沛 必 于 是。

【注釋】是:代詞,這。

處:接受,享受。

去:擺脫,避開。

惡:同“烏”,相當于“何”,如何,怎樣。

終食之間:吃一頓飯的功夫。

違:違背。

造次:倉促,匆忙。

颠沛:原指跌倒,引申為受挫,困頓流離。

【大意】孔子說:“發财和升官,這是人們所盼望的,若不是用正當方法得到的,君子不會接受。貧窮和卑賤,這是人們所厭惡的,若不是用正當的方法擺脫,君子就不會那麼做。君子抛棄了仁德,怎麼能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即使吃一頓飯的功夫也不能違背仁德,匆忙倉促時也一定按仁德行事,颠沛流離也一定按仁德做事。”

zǐ yuē wǒ wèi jiàn hào rén zhě wù bù rén zhě hào rén zhě wú yǐ

子 曰:我 未 見 好 仁 者,惡 不 仁 者。好 仁 者 無 以

shàng zhī wù bù rén zhě qí wéi rén yǐ bù shǐ bù rén zhě jiā hū qí

尚 之。惡 不 仁 者,其 為 仁 矣,不 使 不 仁 者 加 乎 其

shēn yǒu néng yí rì yòng qí lì yú rén yǐ hū wǒ wèi jiàn lì bù zú

身。有 能 一 日 用 其 力 于 仁 矣 乎,我 未 見 力 不 足

zhě gài yǒu zhī yǐ wǒ wèi zhī jiàn yě

者。蓋 有 之 矣,我 未 之 見 也。

【注釋】尚:動詞,超過。

矣:用法同“也”,表示語氣停頓。

蓋:句首發語詞,表示揣測意。

未之見:是“未見之”的倒裝。

【大意】孔子說:“我沒見過愛好仁德的人和厭惡不仁德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無法超過的,厭惡不仁德的人行仁德時,不使不仁德的東西加在自己的身上。有誰能一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主動實行仁德呢?我沒見過力量不夠的。大概這樣做的人有,但我沒見過。”

zǐ yuē rén zhī guò yě gè yú qí dǎng guān guò sī zhī rén yǐ

子 曰:人 之 過 也,各 于 其 黨。觀 過,斯 知 仁 矣。

【注釋】過:過錯。

黨:這裡指意氣相投的人。

仁:同“人”。

【大意】孔子說:“人犯的過錯與各自那一類的人相同。觀察他犯的過錯,就能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了。”

zǐ yuē zhāo wén dào xī sǐ kě yǐ

子 曰:朝 聞 道,夕 死 可 矣。

【注釋】朝(zhāo):早上。

聞:聽到,知道。

道:指某種真理,即儒家之道。

【大意】孔子說:“早上明白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zǐ yuē shì zhì yú dào ér chǐ è yī è shí zhě wèi zú yǔ yì yě

子 曰:士 志 于 道,而 恥 惡 衣 惡 食 者,未 足 與 議 也。

【注釋】士:讀書人,一般的小知識分子。

【大意】孔子說:“讀書人有志于道,卻又以自己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飯菜不好為恥,這種人不值得與他談論。”

zǐ yuē jūn zǐ zhī yú tiān xià yě wú shì yě wú mò yě

子 曰:君 子 之 于 天 下 也,無 适 也,無 莫 也,

yì zhī yǔ bǐ

義 之 與 比。

【注釋】适、莫:有多種解釋。有認為人情親疏厚薄;有認為敵對、愛慕。這裡解釋為可與不可。

比:挨着,靠攏,靠近。

【大意】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事情的處理,沒有規定要怎樣幹,也沒有規定不要怎樣幹,怎樣幹合理恰當就怎樣幹。”

zǐ yuē jūn zǐ huái dé xiǎo rén huái tǔ jūn zǐ huái xíng xiǎo rén huái huì

子 曰:君 子 懷 德,小 人 懷 土;君 子 懷 刑,小 人 懷 惠。

【注釋】刑:法度典範,刑罰。

【大意】孔子說:“君子關心的是道德,小人關心的是田土鄉宅;君子關心法度,小人關心恩惠。”

zǐ yuē fǎng yú lì ér xíng duō yuàn

子 曰:放 于 利 而 行,多 怨。

【注釋】放:同“仿”,依據。

【大意】孔子說:“依據個人利益而行動,會招來很多的怨恨。”

zǐ yuē néng yǐ lǐ ràng wéi guó hū hé yǒu bù néng yǐ lǐ ràng wéi

子 曰:能 以 禮 讓 為 國 乎,何 有?不 能 以 禮 讓 為

guó rú lǐ hé

國,如 禮 何?

【注釋】禮讓:按周禮注重禮儀,謙讓。

何有:有什麼困難呢。

【大意】孔子說:“能用禮讓來治理國家嗎?那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來治理國家,又怎麼來對待禮儀呢(禮儀有什麼用呢)?”

zǐ yuē bú huàn wú wèi huàn suǒ yǐ lì bú huàn mò jǐ zhī

子 曰:不 患 無 位,患 所 以 立。不 患 莫 己 知,

qiú wéi kě zhī yě

求 為 可 知 也。

【注釋】立:站住腳。

莫己知:即“莫知己”,沒人知道自己。

【大意】孔子說:“不擔憂沒有官職,隻擔憂沒有勝任官職的本領。不擔憂沒人知道自己,去追求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好了。”

zǐ yuē shēn hū wú dào yī yǐ guàn zhī zēng zǐ yuē wéi zǐ chū

子 曰:參 乎,吾 道 一 以 貫 之。曾 子 曰:唯。子 出,

mén rén wèn yuē hé wèi yě zēng zǐ yuē fū zǐ zhī dào zhōng shù ér yǐ

門 人 問 曰:何 謂 也?曾 子 曰:夫 子 之 道,忠 恕 而 已

矣。

【注釋】貫:貫穿。

唯:是的,表示應答。

忠:忠誠,誠摯。

恕:對别人寬容。

【大意】孔子說:“參啊!我主張的道貫穿了一個基本概念。”曾子說:“是的。”孔子出去後,别的學生問曾參說:“那是什麼意思?”曾子說:“夫子主張的道不過是忠恕罷了。”

zǐ yuē jūn zǐ yù yú yì xiǎo rén yù yú lì

子 曰:君 子 喻 于 義,小 人 喻 于 利。

【注釋】喻:明白,懂得。

義:合乎正義和道義的事情。

利:私利,财利。

【大意】孔子說:“君子懂得義,小人隻知道利。”

zǐ yuē jiàn xián sī qí yān jiàn bù xiàn ér nèi zì xǐng yě

子 曰:見 賢 思 齊 焉,見 不 賢 而 内 自 省 也。

【注釋】賢:賢人,有才德的人。

齊:用作動詞,向……看齊,與……等同。

省(xǐnɡ):反省,内省,檢讨自己的思想行為。

【大意】孔子說:“看見有賢德的人,就該想到要向他看齊,見到沒有賢德的人,就該反省自己是否有他那樣的錯誤。”

zǐ yuē shì fù mǔ jǐ jiàn jiàn zhì bú cóng yòu jìng bù wéi láo

子 曰:事 父 母 幾 谏。見 志 不 從,又 敬 不 違,勞

ér bú yuàn

而 不 怨。

【注釋】事:事奉。

幾(jī):婉轉,輕微,隐微。

勞:操勞;一說,憂愁。

【大意】孔子說:“事奉父母,如果他們有不對之處,要委婉地勸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沒有被聽從,仍要恭敬不冒犯他們,為父母操勞但不要怨恨。”

zǐ yuē fù mǔ zài bú yuǎn yóu yóu bì yǒu fāng

子 曰:父 母 在,不 遠 遊,遊 必 有 方。

【注釋】遊:離家出遊。

方:方向,方位。

【大意】孔子說:“父母在世時,不要遠離家鄉,若定要遠離家鄉,也必須有确定的地方。”

zǐ yuē sān nián wú gǎi yú fù zhī dào kě wèi xiào yǐ

子 曰:三 年 無 改 于 父 之 道,可 謂 孝 矣。

【注釋】三年:見《學而第一》第十一章注。

【大意】孔子說:“父親死後,多年不改變他合理的方面,可以說是孝。”

zǐ yuē fù mǔ zhī nián bù kě bù zhī yě yī zé yǐ xǐ yī zé

子 曰:父 母 之 年 不 可 不 知 也;一 則 以 喜,一 則

yǐ jù

以 懼。

【注釋】懼:擔憂,擔心。這裡指擔憂父母年事已高,會衰老死亡。

【大意】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高興,另一方面又因為他們年紀大了而為之擔憂。”

zǐ yuē gǔ zhě yán zhī bù chū chǐ gōng zhī bú dǎi yě

子 曰:古 者 言 之 不 出,恥 躬 之 不 逮 也。

【注釋】古者:古代的人,往往指古代有地位的人。

恥:以……為恥。

躬:親自,親身。

逮(dài):趕上。

【大意】孔子說:“古人言語不輕易出口,認為說出來了卻做不到是可恥的。”

zǐ yuē yǐ yuē shī zhī zhě xiǎn yǐ

子 曰:以 約 失 之 者,鮮 矣。

【注釋】約:約束,謹慎節制。這裡指用一種立身處世原則約束自己。

失:過失,犯錯誤。

鮮(xiǎn):少。

【大意】孔子說:“因為對自己節制約束而犯過失的事很少。”

zǐ yuē jūn zǐ yù nà yú yán ér mǐn yú xíng

子 曰:君 子 欲 讷 于 言,而 敏 于 行。

【注釋】讷(nè):語言遲鈍。這裡指說話謹慎,有分寸。

行:行動,行為。

【大意】孔子說:“君子要謹慎地說話,卻要敏捷地行動。”

zǐ yuē dé bù gū bì yǒu lín

子 曰:德 不 孤,必 有 鄰。

【注釋】鄰:鄰居。這裡指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大意】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

zǐ yóu yuē shì jūn shùo sī rǔ yǐ péng yǒu shùo sī shū yǐ

子 遊 曰:事 君 數,斯 辱 矣;朋 友 數,斯 疏 矣。

【注釋】數(shuò):屢次,多次,頻繁。

斯:副詞,就。

【大意】子遊說:“對君主過于頻繁地勸谏就會招緻侮辱,對朋友過多地提意見,就會被疏遠。”

★最好的資源獻給最好的您,精心編排,期待您能喜歡,其它國學經典會陸續更新,祝大家學習愉快。如您還有其它需求,請關注并私信與我,我會全力以赴為大家服務,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