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孕棒上出現兩條線,發現自己完全沒做功課怎麼辦?一點都沒關系,惡補就靠這一篇了,從驗孕後檢查流程、例行性産檢,護士長帶你一次走走。
準媽到醫院後,面對種種檢查,一下驗尿、一下排隊,如果醫院有兩層樓可能要一樓、二樓兩邊跑,好像走迷宮一樣,光想到就頭疼,該怎麼辦呢?
第一次到醫院原來有這4項檢查流程
1. 護理人員初步問診:孕媽剛到醫院時,由護理人員進行初步問診、建檔,例如:問最後一次月經的時間。
2. 小便檢查:通過試劑再次确認是否懷孕,呈現+字号,就是确定肚子裡有小寶寶了。
3. 陰道超聲檢查:确定懷孕後,要進行陰道超聲檢查,以确保是宮内受孕,排除宮外孕的可能。有些醫生不一定一開始就做陰道超聲,而是以最後一次月經的時間判斷懷孕周數,當周數夠大時先以腹部超聲試試可否照到妊娠囊,若還看不到可能是着床位置較低、妊娠囊較小,再以陰超檢查。通常大約懷孕6周之後,較有機會看到妊娠囊,若尿液檢查為陽性,但子宮腔找不到妊娠囊,可等一周再來檢查。
4. 醫生問診:如果孕媽月經很規律,會依照孕媽最後一次月經,推算目前的周數。
預産期怎麼算?
預産期是根據最後一次月經來推算,但必須注意的是,預産期日期會随着每次照超聲、估算胎兒生長而調整。
産檢最重要目的是早期發現,預先處置
很多人常問産前檢查的目的是什麼?通過産檢可獲知胎兒在肚子裡的狀況,希望在不幸有問題的時候,可以經由早期發現而早點做處置,讓懷孕過程平安、寶寶健康出生,因此定期産檢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每次産檢一定要做5個項目
檢查1:量體重
每次産檢例行性量體重,最主要目的是注意孕期體重增加的幅度不能太多。懷孕初期僅能增加2公斤、中期增至5~6公斤,而後期增至8公斤為适當。
檢查2:量血壓
通過每次産檢時定期量血壓,可評估是否有妊娠高血壓的可能性。
檢查3:驗尿
護理人員在每次産檢時發尿杯、驗小便,以檢查尿糖、尿蛋白數值是否正常,就可早期發現孕媽是否有子痫前症或妊娠糖尿病等前兆,以争取早期治療的機會,防範危急狀況發生。
檢查4:量測胎兒心跳
不見得每次産檢時都會照超聲,但婦産科醫生可用杜蔔勒(Doppler)超聲聽胎兒心跳,讓孕媽在還沒有胎動之前,借由聽到胎兒的心跳,減少心裡的不确定感,讓孕期更安心。
檢查5:醫生及護理人員宣教
每一次産檢時,孕期相關知識的宣教,這也是例行性産檢的一部分。
除了例行檢查,還有這2件事
除了每次報到都要做的例行性檢查,還有2件重要的檢查和事項要提醒孕媽:
第1:詳細病史問診
通常第一次到醫院檢查時,會詢問孕媽家庭疾病史、過去疾病史、過去孕産史、之前體檢結果、成瘾習慣調查等。
第2:血液常規檢查
孕期血液常規檢查包括血型、梅毒、艾滋病、乙肝等項目,通常在首次産檢時會一次抽好幾管血,一次做完血液常規檢查;分娩前也會再次做一次相關檢查。
護士長小提醒!
産檢前,記得先準備好想問産檢醫生的問題,例如:平時遇到的狀況、孕期日常須知等,并預先寫好摘要筆記,才能把握産檢時間提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