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流傳着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老話有沒有道理呢?
五不起房: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五十歲的人就不要有蓋房子的想法。自古以來,蓋房子就是農村人一生中很重要的事情,一座房子的建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同時也寄托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特别的重視。在農村之所以會有“五不起房”的說法,是因為過去人們的壽命普遍不高,人到了五十歲後就已經踏入到了老年時代,不僅精力大不如從前,身體狀況也變得越來越差,而蓋房子卻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如果五十歲的人再去逞強蓋房子的話,會感覺到力不從心,所以還是不要再去蓋房子。
六不遷居: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人到了六十歲後,就不要再頻繁搬家。現在搬家的公司特别多,讓我們搬家變得十分簡單,隻要提前将打算搬走的東西收拾好,等搬家公司來了以後隻需要大半天的時間就能完成搬家這個工作。但是在過去由于交通不暢,也沒有像現在這麼多的運輸設備,所以搬家變得是很繁瑣的一件事情。之所以農村老人會說六不遷居,是因為人到了六十歲後,應該以安穩的生活為主,而不是像年輕時的那樣頻繁搬家。
七不出門: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家中沒有準備好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種物品的話,就不要出門。農村老人常說“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意思是這七種物品是我們生活中必備的物品。在過去男人主外、女人主内,男人作為一家之主,這些家中必備物品都是需要男人來準備的,因為過去交通不暢,男人一旦出門,可能要十天半個月才會回來,所以男人在出門之前,要提前将這些物品準備好以後再出門,方便女人在家中照顧好老人和小孩。
八不回家: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男人在外面做好忠、信、孝、悌、禮、義、廉、恥這八件事情以後才能回家。之所以在農村會有“八不回家”這個說法,是因為男人不僅是一家之主,在外面也應該是“一言九鼎”的有道德的男人。如果在外面沒有做好這八條準則,那麼就不要回家,如果回家的話,家人會因為自己在外面的行為讓家人蒙羞,回家的話會給家人帶來麻煩。
以上便是農村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回家”的意思,你們那裡有這種說法嗎?你對這個說法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複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