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異寵?來源:【新甘肅】丁慎毅,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觀賞異寵?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新甘肅】
丁慎毅
近段時間,“怪魚”鳄雀鳝在多地出現,有些為飼養者放生所緻,引發公衆對于異寵的關注和熱議。《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寵物市場如今不再僅僅是犬貓的天下,以蛇、蜥蜴、壁虎為主的爬寵收獲了許多人的青睐,兔子、鹦鹉、龜類等動物也逐漸走進私人飼養者的視線。火爆的異寵市場給生物安全帶來挑戰,給他人帶來危險,外來物種更可能威脅本土生态平衡。(9月13日《法治日報》)
随着人們個性化多元化需求的增長,有些人不養貓狗養異寵,追求一種養寵的獨特體驗。和貓狗市場交易、服務、管理相比,異寵既沒有規範的交易、服務市場,也沒有相應的管理條例,這就帶來了安全風險和法律風險的不确定性。比如,拟鳄龜、鳄雀鳝、野生蛇之類,往往有很強的攻擊性,不管是自己家養還是養不好後放棄,都可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危險。同時,一些異寵自身可能就帶有寄生蟲,同樣帶來安全風險,而目前這些風險也沒有專門的動物防疫機構予以消除。
即使是沒有攻擊風險和疫源疫病風險的異寵,主人看管不好或丢棄後,也可能給人帶來驚吓,比如蛇類和蜥蜴等,如果在小區和公園内出現可能吓着居民和遊客,甚至導緻新的風險。更不要說治理一些外來物種造成的損失,像抽幹一池湖水尋找鳄雀鳝,治理成本非常高昂。
此前有媒體在某購物平台輸入“寵物活體”“異寵”等關鍵詞,出現了幾百個賣家。除了蜈蚣,還有蜘蛛、蠍子等一些動物。賣家承認“有毒”,但不提供檢疫合格證。如果這些毒寵流入公共場所,無疑幹擾了公共秩序。
養異寵的門檻比貓狗要高,很多異寵從活動空間、衛生健康條件、人工繁殖技術條件等來看,都不适宜家養。如果人們抱着隻圖一時新鮮,養不好就扔的心态,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異寵不能想養就養,不想養就扔,異寵市場必須要讓規則先行。從源頭來說,線上平台和線下售賣場所,必須向消費者出示相應資質,并将銷售數量和種類向相關部門備案;快遞公司必須嚴格落實相應的快遞要求;購買者買進異寵後,同樣要履行備案義務,包括異寵丢失和死亡後要通知相關部門,從而讓相關部門便于及時治理。這就需要各地在“養犬規定”的基礎上,探索出台“異寵飼養規定”,既要讓消費者知道哪些異寵可以買來養、怎樣養,怎樣進行死亡處理,也要讓消費者知道違規養異寵所要承擔的責任。
本文來自【新甘肅】,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