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不管睡得多早,第二天早上也起不來,大概是因為新一天生活的疲憊也多出現在這段時間吧。不管設幾次鬧鐘,也聽不見鬧鐘響,你有過這樣的經曆嗎?
但是,也有人早上在鬧鐘響之前就能夠一下子清醒過來。這兩種起床狀态的差别中究竟蘊藏着什麼秘密呢?
在這裡,日本Livedoor新聞網為我們介紹了改變清晨起床狀态的4大秘訣。
1、上床後關閉手機
夜間休息時間在床上悠閑地浏覽手機的人要注意了,在黑暗的房間裡電子機器發出耀眼的光線會刺激人的交感神經,使大腦一直處于興奮狀态。如此一來,由于神經興奮,反而會更加睡不着。
躺在床上之後,就把手機放下,不要再刺激大腦了。
2、起床之後打開窗簾
就算聽見了鬧鐘聲音迷迷糊糊地醒了,這時也怕再睡個“回籠覺”吧。為了避免醒了再睡着,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要馬上把窗簾全部打開。
在陽光下的照射下,人體會分泌出能夠促進清晨覺醒的“血清素”,調節人體的生物鐘。
3、清晨在被窩中輕展身體
早晨氣溫較低,于是便更不想離開溫暖的被窩。這個時候,不如就躺在被窩裡滾來滾去,好好地伸展一下身體吧。隻不過,如果突然用力過猛地伸腿會有使小腿抽筋的危險,所以還是屈膝隻活動上半身就好。
通過輕微地活動肌肉,大腦受到刺激從活體轉變成活動模式。血液循環也會變得通暢,全身變得暖和起來,正适合寒冷的清晨。
4、把空調設定在起床前30分鐘開啟
房間自身的陰冷很容易成為早晨起不來床的原因。所以,把暖氣設定成起床前30分鐘自動開啟,讓房間和被窩中的溫差變小,這樣起床也就變得容易了。
春天,不管是在會讓人出汗的白天,還是早晚降溫厲害的時候,都可以通過調節室内溫度,制造一個舒适的起床環境。
早上輕輕松松就能起床的話,這一天的情緒也會高漲起來。如果比平時稍微早起一會兒的話,時間也會變得充裕。所以,請一定要有效地利用早晨的時間。(實習編譯:姜振 審稿:馬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