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的好,誰跑誰知道!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在平時跑步中,小編接觸到不少跑友,覺得自己跑得慢,不好意思在跑群打卡;不敢去操場刷圈,因為一定會被大神套圈,而且是很多圈;不敢和朋友一起跑,因為自己跑得太慢了,跟着他們吧,跟不上,不跟着他們吧,又得讓人家等……
其實,跑得慢大可不必這樣不好意思,隻是每個人的跑步能力不同,同樣輕松狀态下慢跑,人與人之間的配速也有不小差異。
接觸的人多了,你就會發現跑得慢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很多人也都羞于談自己的速度、PB,甚至減少了和跑友之間的交流。
哎,這真是虧大了。千萬别讓負面情緒妨礙了自己享受這項如此美妙的運動。
在這裡,給那些糾結于速度的跑友們提個醒,在跑步中認識自己,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要比任何數據、成績來得重要得多。
跑得慢,真的沒事兒。其實,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
01
對于絕大多數的跑者來說,慢跑才是王道當我們談論跑步的時候,總是和健康挂鈎。對于普通跑者來說,去跑步就是為了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
而慢跑被公認為是最健康的運動之一。
慢跑能讓你擁有更強健的身體,增加新陳代謝,增加骨密度,強韌關節,減少癌症發生的幾率,甚至能治愈很多慢性病。
有些人通過慢跑擺脫失眠困擾,有些人通過慢跑治療抑郁症,有些人用慢跑發洩憤怒,有些人通過慢跑瘦身,有些人通過慢跑找回自我。
慢跑不僅僅是一項跑步訓練,而是你想跑得長久的一項良好習慣。不管是速度很快的高手,還是剛剛開始跑步的減脂人群,慢跑都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提高你的體能,讓你更享受跑步,并成為一個高效的跑者。
慢跑無疑是所有運動的基礎。慢跑的好處:
1. 在有氧區間進行跑步,能最高效地燃燒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2. 提高攝氧量,有助于更長時間的維持目标配速。
3. 改變骨骼肌細胞,增加細胞裡的線粒體數量,從而讓細胞工作産生更多的能量。
4. 增加骨密度,骨骼是活體組織,它們可以通過增加自身的密度來應對大量的壓力,而慢跑的積累能刺激骨骼增加密度。
5. 增強肌腱和韌帶的力量,加強毛細血管網密度。
從上面的總結可以看出,沒有慢跑,就談不到其他訓練。
02
快跑,總是跟傷病挂鈎一些研究明确表明,例如頻繁、長時間的高強度跑步會造成傷病的增多和死亡率的加大。
專業運動員因為要追求成績,所以很多時候運動強度會很大,他們在訓練中也最怕遭遇傷病;也有不少人因為傷病而不得不退役。
因此,一些醫生建議跑步一定要慢,甚至有些退役老運動員也說:“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
2015年發布的丹麥研究報告指出,與“非慢”跑和“劇烈”跑相比,“輕度”和“中度”慢跑更加延長壽命。每周最佳跑時長為1~2.4小時,最佳頻率為每周2-4次,最佳速度為“慢跑”或“勻速跑”(每小時10公裡以下,6分配速以外)。
相反,研究人員發現,跑得越多越快的人,健康度和死亡率卻更接近不運動的人。
研究者詹姆斯·奧基夫說:“如果你想兩個半小時跑完一場馬拉松比賽,慢跑是不可能幫你實現的;但是,如果你想活到90歲,仍然有一個好心髒,那慢跑是最理想的運動。”
03
當然,也不能一味地慢跑
因為每次都是跑相同的速度,每次都隻能鍛煉相同的肌肉,久而久之,會使某些部位長期處于緊張狀态,容易勞損,其他部位卻得不到充分鍛煉,身體肌肉力量就會出現不平衡。
所以偶爾去快跑一次或者進行力量訓練,鍛煉一下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
偶爾進行速度訓練的一些好處:提高身體靈活性敏捷性,并鍛煉更多的肌肉,提高無氧耐力,減少傷病,更強壯的骨骼和關節組織、提高平衡感與本體感受。
不過,進行速度訓練有一個前提,就是有一定運動基礎,别剛開始跑步就想跑速度。
力量訓練對跑步的好處:增加肌肉、減少損傷和疼痛、改善和保持良好的跑姿、塑形,增強身體穩定性。
所以快跑和慢跑結合最好,但慢跑的比重應該占80-90%。
04
什麼樣的速度,才是健康的慢跑速度呢?經常有人留言說:我跑得太慢了,才6分配速。
如果你的有氧配速是6分,耐力足夠的話,你已經是半馬兩小時之内,全馬4小時之内的選手了——慢嗎?
事實上,那些全馬330内的選手也會時不時去跑一下6分配速,石春健老師自己已經有8年的跑齡,日常訓練,也會經常去跑6分多的配速。
如果你是健身跑的話,那麼6分的配速就更加不慢了,您試一試7-8分的配速,會讓你跑得更加舒服。
耐力選手在訓練時不需要全力以赴,短距離選手在訓練的時候,才需要竭盡全力。如果你在比賽時還跑不到平時的配速,那說明你平時的訓練,還不夠慢。
所以什麼的速度是健康的慢跑,因人而異,如果單純按照配速來判斷是否慢跑的話,對有些人并不合适,比如有的人配速4分半,心率才150,而這個配速對于絕大多數跑者來說,都太快了。
如果要想精确判斷自己的配速是不是慢跑?給大家一個判斷标準:根據心率或者談話程度來判斷。慢跑時的心率不要超過150,或者慢跑的時候還能與他人進行輕松的談話。
05
堅持慢跑,比賽也能跑出好成績其實,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大部分時間的訓練,都是速度相對較慢的。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馬拉松是一項有氧運動,如果有氧基礎沒有打牢固,就相當于蓋樓地基沒打好,那麼樓怎麼可能蓋的足夠高呢?
類比一下中國的功夫,有氧耐力,就像内功,速度,好比拳法,拳打出去有多大力度,取決于内功。内功不到,狂練速度面臨的就是受傷。
所以,持續的有氧慢跑很重要。有氧訓練,就是跑量不斷積累的過程。專業運動員想維持超高的跑量,必須降低速度,如果速度一直很快,那麼身體會承受不了。
一項對西班牙跑者的研究是這樣做的:
讓一組跑者80%的訓練配速是慢跑,10%乳酸門檻跑,10%間歇跑;而另一組跑者70%的訓練配速是慢跑,20%乳酸門檻跑,10%間歇跑。
然後對比他們比賽的成績,發現 80/10/10 這一組跑者比 70/20/10 這一組跑者獲得成績要好。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平時訓練配速大部分都是慢跑,反而更能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06
想要跑得更健康,慢跑也要講究方法跑得慢就不會受傷?當然不是。有不少跑友反映:我明明跑得不快,為什麼跑一段時間膝蓋和腳踝會不舒服呢?
慢跑也要講究方法,跑步技術達不到,也容易受傷。慢跑有兩點非常重要:
1. 用步幅去控制你的速度,步幅大速度就快,步幅小速度就慢;
2. 減慢速度,步頻一定不能降低,慢跑時步頻最好也保持在180左右。
為什麼?很多跑者最容易忽略步頻的問題,總覺得雙腿倒的慢一些更省力,但是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雙腿受力時間的長短(觸地時間)。
在跑步中,如果雙腳想受到更小的沖擊力,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内離開地面。腳在地面上花的時間越長,受到的沖擊力也就越大,需要的推動力就會越多。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慢跑,反而會出現膝蓋和腳踝疼的原因。
對于大體重初跑者,剛開始跑步,可以以走路的速度開始跑,甚至比走路都慢。步幅減小到走路的一半,前腳跟不超後腳跟的感覺,慢慢提高腳下頻率。
體感是呼吸輕松,可以大段說話,1公裡用時10-12分鐘以上。這樣可以非常輕松地拉長跑步時間,并且大幅降低受傷風險。
不懼跑步,跑完還想跑,才會慢慢愛上跑步。需要注意的是,同樣速度,要減小步幅,慢慢提高步頻。步頻要慢慢達到170-190以上。
如果是低步頻,大步幅,跑得慢也有受傷風險。
到這裡,來跑步打卡,來評論跑圈,來學習跑步技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