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言不合就退群”更任性的是,一言不合就把提出問題的人踢出群。
最近,江西媒體記者針對九州高架擁堵一事,采訪業主單位南昌城投集團,不料卻被城投宣傳口工作人員斥之為“搞事情”,最後更是直接被拉黑踢出工作群。對此,南昌城投集團總經理助理馮敏稱,這屬于當事人個人行為,與集團企業無關。
我們先看一下這位“個人”的踢人邏輯:“記者來做我們城投的宣傳,我們非常歡迎”,這句乍看沒問題,但是緊接着下一句就暴露了,“如果是問一些搞事情,給政府添麻煩的事情,我們既無法回答,也沒有時間接待這樣的記者。”
明白了,意思很明确:給我們做宣傳可以,但是做監督不行;正面報道可以,談負面問題不行;給政府排憂解困可以,讓政府棘手為難不行。如此這般,似乎不該請媒體記者來,應該去找廣告公司。
這起事件,又見“個人行為”的回應。的确,隻要是人話,就是從某個确定的人的嘴裡說出來的,但是南昌城投無法回避的是,這個人是在工作群、以工作人員的身份就工作内容說出來的,涉事企業怎麼可以把責任全部推到個人身上呢?
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種現象:員工做了什麼好人好事了,一些企業或單位就會趁機給自己臉上貼金,哪怕員工的行為和本職工作完全無關;但是,當員工做了什麼丢臉丢份的事情了,一些企業或單位就會竭盡全力撇清關系,哪怕員工的行為其實就是本職工作。
毫無疑問,“個人行為”是一個萬能借口,按此标準,沒有企業會犯錯,因為凡是錯誤皆可歸結于個人。往小了說,這是讓員工為企業背鍋;往大了說,其實是一家企業沒格局、沒擔當的醜陋姿态。
可以說,相比拉黑記者、踢出群聊這樣的個性化操作,一些企業或單位習慣了的“屬于個人行為”的統一操作,影響更壞。
更有意思的是,在說了“與集團企業無關”後,那位馮助理還表示,當事工作人員目前剛過試用期,至于後續如何處理,城投集團将在今天下班之前确定以何種方式緻歉。
強調該員工“剛過試用期”,無非是想往“臨時工頂包”的常用策略上靠。隻是,都9102年了,面對輿情,還是這副“都怪他,我很冤”的表情,隻能适得其反。
希望南昌城投集團,不僅積極去解決記者在“搞事情”中提出的問題,還能誠懇地糾正自己甩鍋的錯誤,尤其是端正态度。
(來源:澎湃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