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郝王紅(右)給張銳看自己用超輕粘土捏的小玩偶(4月18日攝)。一場難得的春雨過後,新疆和田市的街頭一片春意盎然。早上9點半,北京援疆幹部張銳和妻子郝王紅一同出門,把妻子送到支教的幼兒園後,張銳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離和田市區20多公裡的新疆和田國家農業科技園先導區是北京市援建和田的衆多項目之一。138座現代化設施農業大棚裡,分别培育着葡萄、草莓、櫻桃、蘆筍、雜交小麥、飼料玉米和鮮食玉米等30多個新品種農業示範項目。年近58歲的張銳是項目負責人,他的正式頭銜是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規劃發展部副部長、和田地區林業局副局長。援疆前,張銳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果樹專家。和田地區位于新疆最南端,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山地和沙漠戈壁面積分别占地區總面積的33.3%和63%,綠洲占比僅為3.7%。耕地少加上常年的風沙天氣,很多農戶地裡都是核桃套種小麥,收成基本是看天吃飯。當地雖然有不少大棚,因為缺乏良種和技術,空置率較高。幹旱的荒漠、貧瘠的沙土,在張銳看來卻大有可為:陽光充足,熱量資源豐富;無霜期長且晝夜溫差大;幹燥少雨有利于減少病蟲害;冬季幾乎沒有陰天。獨特的自然條件讓和田發展設施農業優勢明顯。張銳說:“大棚裡育的不僅僅是苗,更是當地群衆脫貧的希望。”在和田,妻子郝王紅也有一份自己的“育苗”事業。 2017年7月,郝王紅到和田探親。在張銳的鼓勵下,已經退休的她應聘來到北京援建和田的京都幼兒園支教。雖然以前沒有當過老師,但對于特别喜歡孩子的郝王紅來說,這份新工作适應得很快。如今已是老師的她,每天變着花樣給孩子們講故事、設計遊戲,一天下來腰酸背痛,郝王紅仍然樂此不疲。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張銳在新疆和田國家農業科技園先導區内向當地群衆傳授技術(4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張銳向前來取經的當地幹部群衆介紹新疆和田國家農業科技園先導區的整體情況(4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張銳(右二)陪同從北京專程趕來的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果所研究員徐海英(右三)一行來到園區内的葡萄示範種植大棚了解葡萄種植情況(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張銳向前來取經的當地幹部群衆介紹新疆和田國家農業科技園先導區内采用的先進栽培技術(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郝王紅給幼兒園的小朋友朗讀文章(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拼版照片:工作之餘,張銳和郝王紅在樓頂的健身房鍛煉(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郝王紅(右一)和張銳(右二)在幼兒園門口接3歲的幼兒園小朋友熱依曼(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拼版照片:張銳在大棚裡展示改造後的“土壤”種植的番茄(上,4月18日攝);郝王紅展示用超輕粘土捏的小玩偶(下,4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郝王紅帶着幼兒園的小朋友唱兒歌(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張銳在介紹園區生産的大麥草,這種大麥草冬季每半個月就可以收獲一次,為當地畜牧養殖中冬春季青飼草不足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4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張銳在新疆和田國家農業科技園先導區門前留影(4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