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曆曆數也。“——《核舟記》
上學時背它可沒少掉頭發!當時對核雕沒什麼概念,腦海就根據文中的描寫浮現出一幅畫。并沒有覺得有多厲害。
現代版核舟記
一、橄榄核的分類
1、油核
就是油性好的核,核内的油分比較足,在表面刷一層薄薄的油,吸收比較慢。
胡小蘭作品《八寶彌勒》(油核)
2、鐵核
顔色紅,比較圓,密度大,不容易開裂。鐵核品質較好,所以價格高;
但是,鐵核沒有長核,雕刻的題材就很局限了。
鐵核與油核的區别就是:鐵核筋線偏黃,油核偏紅。
胡小蘭作品《八寶财神》(鐵核)
3、梅林核
飽滿、顔色紅、核質硬,容易褒漿不易開裂;
沒有什麼短核,一般做單籽或者長串4、黃胖核
顔色偏黃比較飽滿,短胖短胖的,金黃色;
有點像核桃界的昌平悶尖,難上色但是玩出來漂亮。
胡小蘭作品《六合彌勒》(梅林核)
5、紫皮核
外皮是紫色,去皮後顔色紅,油性較好,比較少;
不太好做雕刻,市面見的最多就是刻寫經文。
胡小蘭作品《包衣财神》(紫皮核)
6、國外大核
特别大,價格不高,一般雕刻單籽。
7、水晶核
泛指代表顔色純沒有雜志的核;
這樣的核盤出來顔色透亮、好看。
胡小蘭作品《無路财神》(水晶核)
8、夾闆核
與核桃一樣,橄榄核也有夾闆;
短核比較少,這就是正圓核價格高的原因,所以很多人就上夾闆。
缺點:皮薄,容易炸裂。
9、油炸核
做舊核,或者忽悠小白當紫皮核。
二、橄榄核正常形态與瑕疵的區别
1、色差與夾生
色差:由于果實陰面陽面的區别,會産生一些色差,或者雕刻深淺原因。
夾生:部分區域偏黃,比較難盤,網上絕大多數說盤不出來,其實···可以盤出來,時間很長。
2、花核
橄榄核存放的時候是需要上油保養的,有時候吸收不均勻或者沒處理得當,會導緻核花了,也盤的出來。所以價格有時會低些,算是撿漏。
3、裂核
開裂的······還是不要收了,哪怕價格再低。
4、老眼與補漏
正圓核裡常出現的問題。
老眼:天然的,每個核都有,在長核單籽雕刻作品中基本都有。
補漏:打磨時通了,壁比較薄,然後用橄榄核粉進行修補;細小針眼一般用不着去補。
我不推薦什麼可要,什麼不可要這種概念,全品、老眼、補漏自然是三個不一樣的價位,盤玩後的效果肯定也有差異,不可能通過把玩來彌補缺陷,大家根據自己的接受程度和預算進行選購。
5、筋紋
正常紋理,每個橄榄核都有。容易被誤認為是裂,用指甲刮一下就可以分辨。
三、正圓素珠
1、橄榄核基本都是橢圓形,偏長。所以做正圓的話要挑選短圓的料子(較少)。
2、橄榄核正圓都得手工打磨,先去掉兩頭再用機器一點點打磨,它不像木頭珠子車床一車就好了。不人工打磨的話全部報廢,全是漏眼。所以它不可能跟木頭珠子一樣圓的那麼标準。
3、完美的全品成品率在10%左右吧。
正圓光珠
四、雕刻價格區别
1、原料
好料自然就貴,密度大的老料是最好;鐵核價格會高些。
新料與老料很好區别,顔色不一樣,老料會紅,而且肯定是油性好的料,油性不足的料放久了也紅不了。
2、大小
2.0以上、1.5以下價格會高,中間段比較常見。
3、雕工
這個很好理解,一份價錢一份貨嘛。開臉、神态、細節···都是評判雕工的要素,直觀對比就可以。
4、職稱
不一樣的職稱會很大程度影響價格,但是切記一定要先看雕工,再去考慮職稱。
胡小蘭作品《九龍觀音》(正)
胡小蘭作品《九龍觀音》(反)
五、機雕與手工
機雕真的不推薦!!!
一個師傅一年設計出來自己風格的作品,一個月也就隻能雕3串;立馬被人拿去打樣,然後機雕滿天飛。很多原版作品可能全國也不超過20串,結果類似的機雕到處都是。
真的很不道德,因為這個行業太冷門幾乎沒有版權問題,請不要逼死真正的手藝人,沒人做這行,這行就滅絕了。
機雕的分辨:很死闆,細節上刀痕深度一緻不靈活。
關于機雕精修,這個更難分辨了,因為很多人的水平不夠,雕不出好作品,所以機雕完了後再去一點點修它。精修作品也要賣到上千。
如何區分呢?
換個思路就通了,市面最常見的,流傳最多的作品極大可能就是機雕精修。因為手工根本出不了那麼大的量。傳統的殷派、須派羅漢是重災。
胡小蘭作品《騎獸全身十八羅漢》
六、橄榄核的盤玩與保養
1、不要暴曬、吹風,偶爾曬曬太陽還是需要的,北方朋友記得不要靠着暖氣,勤上油保護。
2、保持幹淨手盤玩,盤雕刻件時要勤刷,不然手上的死皮在雕刻深處會越積越多。
3、推薦強生嬰兒baby油,其他油一律不推薦。
4、油要少量多次,手心抹勻後再盤它。上完油不要急着放塑封袋,容易花,等油幹了再放進去。
5、雕刻件上油,可以用刷子刷手上的油,然後再刷雕刻件,這樣手盤不到的細節也能上到油。
入門介紹就講完啦,記得點贊,
想要收藏純手工核雕的可以私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