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提起清代的漢臣,就不得不提張廷玉。
這位雍正的得力助手不僅為人處世堪稱一流,更以傑出的能力官拜保和殿大學士,加封伯爵,成為一衆漢臣的精神領袖。
然而,雍正朝紅得發紫的張廷玉卻在乾隆時代迅速湮沒,最終在乾隆的打擊中黯然離世。那麼,德才兼備的張廷玉,為何落得如此凄涼的晚景呢?
一、德才兼備雍正登基後,開始着手組建自己的班底,帝師張英的兒子張廷玉憑借缜密的思維與傑出的工作能力成功入選,成為了雍正團隊的新成員。
進入雍正團隊後,張廷玉先做了禮部尚書,又子承父業做了皇子們的老師,緊接着又先後做了翰林院掌院學士、監管翰林院、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和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務,算得上是官運亨通。
青雲直上的背後,是張廷玉忘我的工作精神。
工作狂雍正常常一天處理海量公務,而負責拟旨工作的張廷玉則能夠每當雍正口述完旨意後,即刻揮毫潑墨完成聖旨的撰寫,迅速和嚴謹程度堪比同聲傳譯。
等到雍正開始在西北用兵後,每日往來的公文更是堆得如小山一般。
為了協助雍正高效完成用兵作戰的方略指導,張廷玉天天“無償”加班,"日侍内值,自朝至暮,不敢退,間有待至一二鼓",加班加到懷疑人生依舊毫無怨言。
更難得的是,雖然張廷玉為雍正辦了不少事,但他從來不居功,這般不争不搶又踏實肯幹的作風瞬間赢得了雍正的無數好感。
在雍正眼裡,就是張廷玉可謂"大臣中第一宣力者"。
二、配享太廟張廷玉一門心思為雍正辦事的忠誠,雍正都記在心裡。
一有機會,雍正便恩賞這位跟着自己一路走來的肱股之臣。
雍正十一年,張廷玉的長子張若霭金榜題名,
殿試時,雍正看着老夥計的兒子這麼出息,開心地授予張若霭一甲三名探花,還特意令人提前将這個好消息告訴張廷玉。
哪知張廷玉聽說後卻大驚失色,他急忙進宮對雍正說:"三年大比,天下人才衆多,官宦子弟不該占天下寒士之先",執意讓雍正取消兒子的探花。
雍正聽後非常感動,将張若霭改為二甲一名。
張廷玉不張揚的性格,讓雍正與他的關系始終非常融洽。
有一次張廷玉回桐城探親,臨行前雍正專門賜給他玉如意,并祝福張廷玉一路順風,事事如意。
幾天後,雍正禁不住對張廷玉的思念,又專門給張廷玉寫信說:"朕即位十一年來,朝廷之上親近大臣中,隻和你一天沒有分離,我和你本是君臣,但情同密友"。
這讓張廷玉非常感動,兩人的關系不僅是上下級,更是志同道合的夥伴。
更讓張廷玉感動的還在後面,雍正去世前,專門留下遺诏,允許張廷玉配享太廟。在此之前,從未有過任何一位漢臣能獲得這樣的殊榮,這也成為了張廷玉最為重視的榮譽。
三、滿漢平衡水滿則溢,物極必反。謹小慎微了一輩子的張廷玉不會想到,配享太廟終于成為了他晚年邁不過的坎。
雍正去世後,張廷玉與鄂爾泰同為輔政大臣。他們兩人既幫助了初登大寶的乾隆迅速接管朝政,也讓朝中的滿漢勢力達到微妙的平衡。
這樣微妙的平衡一直保持了十年。
十年中,乾隆從一位青年天才成長為成熟帝王,對朝政的掌控能力與日俱益,乾隆君臣間的關系也漸漸發生了變化。
即位初期,乾隆離不開的鄂爾泰和張廷玉的幫助,可等到乾隆羽翼漸豐時,鄂爾泰和張廷玉門生故吏滿天下的巨大人脈,隐隐成為威脅乾隆君權的隐患。
正當乾隆擔心兩位重臣在朝中的勢力時,偏巧趕上了鄂爾泰去世。
如此一來,原本滿漢朝臣相互制衡的政治格局被打破了,獨攬大權的張廷玉一下子成為了朝堂上最耀眼的光芒。
為了遏制漢臣,乾隆提拔了滿洲親貴讷親接替鄂爾泰,并以"滿漢同列,以滿為尊"的名義,讓讷親排名在張廷玉之前。
這番神操作弄得讷親本人都不好意思了,連忙上奏說自己何德何能,怎麼敢位列三朝老臣的前面。
乾隆明白,張廷玉祖孫三代,侍值内廷,算得上合家頂戴,滿門朱紫,張廷玉本人更是資曆高、人緣好。
若說張廷玉光是自己厲害也就罷了,偏偏他還有個厲害的親家。
張廷玉的妻子姚氏,出身桐城巨族,張姚兩家世代聯姻,以至留下了"天下缙紳,張、姚二家占盡其二"的傳說。
這般樹大根深的三朝元老,自然不是讷親這樣的滿洲新貴能夠制衡的。
眼看着在張廷玉的帶領下,朝中的漢臣勢力有擡頭之勢,乾隆無奈之下,隻得親自出手對付張廷玉。
然而,張廷玉素來做事謹慎,乾隆始終抓不住他的把柄。正當乾隆一籌莫展時,張廷玉主動提出了退休申請。
若是真能如張廷玉的請求退休,或許會是一番君安臣樂的結局,但乾隆并不放心。
乾隆首先拿張廷玉配享太廟的資格說事,不同意張廷玉的退休報告。張廷玉再三上書後,最終被乾隆以此為借口削去了伯爵和配享太廟的資格,黯然退出了清代官場。
受此打擊,張廷玉的身體狀況極劇惡化,于乾隆二十年病逝于桐城老家。一代重臣,晚年竟落魄如斯。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
清朝四條科技冷知識,新鮮且發人深思
清末狀元的“好”家風,獲慈禧恩寵,卻全家慘烈為晚清陪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