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今天,趁着最高溫37℃,哪兒也去不了,窩在茶室,村姑陳泡茶,化身名偵探麻花李,和大家起來揭秘岩茶圈一宗懸疑案件。
案件名稱:奇丹、北鬥和大紅袍是什麼關系?
報案人:萬千新茶友
讨論時間:2018年5月16日
地點:岩茶課堂
案件簡介:這些天,母樹大紅袍重拾熱度,在岩茶圈熱門話題挂了好幾天,一直位居榜首。
新茶友聽說,母樹大紅袍是喝不到的,但是我們可以喝它的後代。
但關于母樹的後代,卻各執一詞,有人說,奇丹就是大紅袍,也有人說,北鬥才是正宗大紅袍。
在此,我們想知道,北鬥、奇丹、大紅袍,到底是什麼關系。
叁
然而,将北鬥、奇丹、大紅袍關系推向風口浪尖的,是2009年的一次茶葉基因鑒定。
此次基因鑒定取樣對象,為九龍窠六株母樹大紅袍、奇丹、北鬥品種。經過一系列專業的鑒定,最後可得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1、九龍窠大紅袍母樹2号株、6号株和奇丹,基因組成相同,是同一品種;
2、九龍窠母樹大紅袍和北鬥有遺傳距離,并非同種同物。
劇情來了360°大轉變,經過“滴血認親”,原本認定是從大紅袍母本上繁衍而來的北鬥,居然和九龍窠母樹大紅袍沒有半點關系!
難道是當年姚月明姚老,在愚人節和我們開了一個玩笑?北鬥其實不是從大紅袍上剪枝繁衍而來的?
一生工作認真嚴謹、愛茶成癡的姚老,必然不會做李代桃僵之事。
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果然!
武夷山岩茶版的《狸貓換太子》悄然上演。
肆
在《蔣叔南遊記》中曾記載:“如大紅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寺不能滿一斤。天遊觀亦十數兩耳。”
據《蔣叔南遊記》所述,其認為天心、天遊二岩皆産大紅袍。
(此處劃重點,天心岩,天遊峰,疑似有大紅袍真本出沒)
現在我們看到的摩崖石刻“大紅袍”,據說系寺僧怕遊人亂采真本,而于較難攀登之半崖岩壁上為之。
字為時任縣長吳石仙任内(1941-1944)所題,由1938年開始先後在武夷山寶國岩、馬頭岩等茶山做包頭的石匠黃華友于1944或1945年刻镌。
摩崖石刻“大紅袍”三字上所種植的茶樹,實際上是奇丹,并非大紅袍。
當真相赤裸裸擺在我們眼前,是不是覺得難以接受?
敢情口耳相傳的母樹大紅袍,就是個替身!!!
那真正的大紅袍,究竟在哪兒?
著名茶學家林馥泉先生也曾調查過大紅袍的真本,他稱:“得寺僧信任,看到最後一棵大紅袍真本在九龍窠的岩腳下,樹根終年有水依岩壁涓涓而下,樹幹滿生苔癬,樹極衰老。”
遺憾的是,大紅袍的真本,至今也沒有被找到。
伍
現在我們喝到的大紅袍,是什麼?
就目前武夷山大面積種植的大紅袍種源,它們與九龍窠大紅袍母樹中的2号株、6号株同源。也就是我們會接觸到的奇丹(也被稱為純種大紅袍)。
這年頭,遇到純料大紅袍的幾率,遠低于拼配大紅袍,就連有大紅袍之父之稱的陳德華都說:“現在市面上的大紅袍,有99%都是拼配。”
拼配,亦有優劣之分。
優質的拼配大紅袍,品質不一定就比純料茶要遜色。我們也不要帶強烈的有色眼睛去看它。
高品質的拼配大紅袍,驚豔四座,多說無益,屆時你們喝了就知道!
陸
一段離奇的身世,為大紅袍披上神秘面紗。
大紅袍真本,身世撲朔迷離,說不定,它正在哪兒角落裡,默默地生長着,繁衍着,等待我們的發現。
興許某天我們喝到的某款奇種,就是它!
“大紅袍”,已經濃縮為一個符号,一個代名詞,它代表的,是武夷岩茶。
奇丹也好、北鬥也罷,管它是不是真的大紅袍,隻要它是一款好茶,它就值得我們一擲千金,為之傾倒。
我喝茶,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