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博物館漢字文化講解内容

博物館漢字文化講解内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20:45:43

最近一段時間,一首名為《生僻字》的歌曲火遍網絡,在各種短視頻中傳唱一時。歌曲中列舉了不少生僻字,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些漢字。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歌詞隻為博人眼球,簡單地堆砌生僻字,沒有什麼意義。

我國的文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個生僻字不能代表中國的文字文化。身為中國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從小便開始學習漢字,但也隻是掌握了漢字的一些皮毛,沒有人敢說我漢字學得怎麼怎麼好,畢竟漢字數量之多,内涵之豐富。

認識生僻字固然好,但我還是希望人們把常見字學好,做到會讀、會寫、會用,因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對一些常見字一讀就錯,一寫就不對,一用就不正确。去年北大校長讀“鴻鹄”時就将“鹄”讀錯了。因此,學漢字,不單單是認識更多的生僻字,而是要将漢字學好用對。

昨天參觀博物館,發現了一些漢字,它們是博物館中的常見字,但你不一定認識。比如鬲、鬶、钺等。我是學曆史的,自認功底深厚,但還是有一些字不認識。于是收集查找資料,找到了在博物館中經常見到的字,列舉出來,共同學習。

箅子

瓿,讀作bù,不讀pōu或wǎ。我國古代用來盛水或酒的小甕,一般為陶制銅制。

錞,讀作chún,不讀xiǎng或zhūn。古代形如圓筒的軍樂器,銅制。

敦,多音字,讀dūn 或duì,但在博物館文物上一般讀duì,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銅制食器。

铎,讀作duó,不讀yì,大鈴,我國古代的一種樂器,用于宣布政教法令或戰事。

钫,讀作fāng,我國古代一種用來儲酒的器具,青銅制。

缶,讀作fǒu,我國古代一種用來盛酒的瓦器,也是一種樂器。2008北京奧運會上就有擊缶表演。

簠,讀作fǔ,我國古代祭祀或宴飨時用來盛谷物的一種器皿,銅制。

鬲,多音字,讀lì或gé,但在博物館文物上一般讀lì,我國古代一種煮飯用的炊器,陶制或銅制。

博物館漢字文化講解内容(這些在博物館中經常見到的字)1

陶鬲

觥,讀作gōng,我國古代的一種酒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有“觥籌交錯”這個詞。

觚,讀作gū,我國古代一種用于盛酒或飲酒的器具,也用作禮器,一般為銅制。

鬶,讀作guī,我國古代一種形狀像鼎的炊事用具,陶制。

簋,讀作guǐ,我國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具,也用作禮器,陶制或銅制。

盉,讀作hé,我國古代一種盛酒(或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銅制。

斛,讀作hú,我國古代一種量器,也是古代的容量單位。

戟,讀作jǐ,我國古代一種兵器,十八般兵器之一,呂布和薛仁貴都是用戟的名将。

斝,讀作jiǎ,我國古代一種用于溫酒的酒器,也用作禮器,一般為銅制。

戣,讀作kuí,我國古代一種兵器。

罍,讀作léi,我國古代一種酒器,也用作禮器,陶制或銅制。

铙,讀作náo,不讀yáo,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銅制。

铍,多音字,讀pī或pí,但在博物館文物上讀pí,我國古代一種兵器。

铩,讀作shā,我國古代一種兵器,長矛的一種。成語“铩羽而歸”中“铩”不是此意。

觞,讀作shāng,我國古代一種盛酒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有“流觞曲水”這個詞。

殳,讀作shū,我國古代一種兵器。

盨,讀作xǔ,我國古代的一種盛食物的器具,銅制。

甗,讀作yǎn,我國古代一種用來蒸食的炊具。

匜,讀作yí,我國古代一種用來盛水洗手的禮器。

彜,讀作yí,我國古代一種用來盛酒的器具,也泛指古代宗廟祭器。

卣,讀作yǒu,我國古代一種用來盛酒的器具。

钺,讀作yuè,我國古代一種兵器,十八般兵器之一,形狀像闆斧但比闆斧大。

甑,讀作zèng,我國古代一種蒸食用的炊具,有個 “堕甑不顧”的典故。

博物館漢字文化講解内容(這些在博物館中經常見到的字)2

钲,讀作zhēng,我國古代一種樂器,銅制。

卮,讀作zhī,我國古代一種用來盛酒的器具。

觯,讀作zhì,我國古代一種飲酒用的器皿,銅制。

镞,讀作zú,箭頭。

以上這些字在博物館中文物介紹時經常出現的,尤其是在參觀陶器或青銅器時,這些是博物館中的常見字,但我們真的不一定認識。

在這裡說到這些字,不是顯擺,而是與大家共同學習,在以後參觀博物館時,掌握了這些字,再去認識那些文物,我們更能體驗到中國曆史的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