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之後,我們出去釣魚前應該多看看天氣預報,主要關注2方面,一是雷雨二是氣壓,前者關系到人身安全,後者關系魚獲
雷雨天不釣魚是常識,無需多言,來說說氣壓
氣壓會影響水中溶氧量,氣壓越低溶氧量就越低,而溶氧量又是魚生存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釣魚前關注氣壓十分有必要
我看見網上有許多文章建議大家在魚兒缺氧的時候由釣底改為釣浮,乍一看很有道理,魚已經起浮了嘛,釣底肯定不會有口,改為釣浮然後找到魚層就能上魚了
本人并不太贊同這種觀點
魚起浮大約可以分為三種,第一是上浮搶餌;第二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懸在水草中間乘涼;第三種是缺氧
前兩種可以試着釣浮,但第三種由于身體不适引起的起浮,光靠改變釣法效果不大
實際上我在低氣壓的時候也試過幾次釣浮,效果真的不理想,後來再遇到此情況幹脆直接回家,懶得折騰
低氣壓的時候完全釣不到魚嗎?
那倒也不是,這幾年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實戰,發現有幾種辦法還是不錯的,當然了前提要在天氣不是特别惡劣的情況下!
你要改變釣位
有的人是很“舍不得”換釣位的,除了懶,還有一方面是因為打了窩料,心想着換了釣位這些窩料就白打了,繼續堅守沒準再過5分鐘就會來口
你要知道,魚起浮是因為身體不适,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大量進食的
别怕浪費窩料,窩料隻是為了輔助釣魚,繼續堅守沒魚口一樣是浪費,乘早換釣位沒準還能打破白闆的尴尬(換了釣位就别打窩了,可以搓幾竿大餌)
換釣位不是簡單的從一個位置搬到另一個位置,要先根據當下的情況盡可能找到魚比較集中的地方
魚是因為缺氧才起浮,那麼哪些位置溶氧量相對較高,哪些就是你該去的位置
1、最容易想到的是下風口:風可以直接把空氣中的氧氣溶于水中,如果風力不是太強,保證正常抛竿、準确把餌料送至窩點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嘗試迎風釣,風力太大可以坐側風位
2、進出水口、急流兩側:很多魚都有“逆流”的習慣,加上急流處、進出水口等地溶氧較高,食物比較豐富,魚兒就非常喜歡待,為了浮漂能夠站立不影響正常垂釣,我們可以釣活水的兩側稍微平穩的地方
3、樹蔭下、深水等水溫較低的地方:溫度也是影響溶氧量的重要條件之一,水溫越低溶氧越高
如果當天沒起風、釣點附近也沒有活水注入,可以嘗試釣一些樹蔭下或者較深一點的地方
當然也不是越深越好,水越深壓強越大、加上食物不多,魚兒也不喜歡待
你要改變釣法
換小鈎換細線換比重較輕的餌是常識,咱們不多提了,重點說說餌料的味型和打窩
正如前面所言,缺氧的魚不會大量進食,所以這時不适合打太多的窩料,可以以搓大餌的方式做窩
或者幹脆不做窩,僅靠餌料本身的霧化來誘魚,如果小魚鬧得不兇,可以把子線放長或者上推鉛皮增加魚發現餌料的概率
再說餌料味型,夏季白天本來就不适合大腥大香的餌料,遇到魚開口不佳時可以試試用果味的餌料,此時加一點果酸或者草莓味促食劑也是有效果的,至少在黑坑垂釣效果明顯
關于看氣壓釣魚的一些注意點
有釣友看天氣預報,隻看自己準備出釣的那天。比如明天要出釣,就隻看明天的氣壓,然後天氣預報顯示有1012帕,覺得十分适宜第二天就信心滿滿地出門了,可是釣了一天也沒見口,這是為什麼?
我認為氣壓的升降趨勢很關鍵。比如氣壓雖低但如果呈上升趨勢就好釣,反之氣壓雖高但總體呈下降趨勢,魚兒就很敏感,魚獲可能不好,當然也得和光照、水溫結合起來
短暫的大雨反而對垂釣有壞處
夏季高溫魚難釣,很多釣友都想着如果能來一場傾盆大雨就好了,實際上這場雨要是下的不夠久不但沒幫助,反而會起反作用
尤其是黑坑等水質較差的水域,本身魚多排洩物也多,加之釣魚人大量投喂飼料很容易形成水底缺氧,這時一場暴雨襲來會快速降低水面的溫度(水底溫度依然高),從而引起上下水體對流,造成嚴重缺氧
所以不是下大雨就一定能增加水中溶氧的,要結合具體情況來分析
那什麼天氣釣魚好呢
1、連續的大雨過後放晴,氣壓明顯升高,此時魚兒活性比較強
2、溫度降低、氣壓偏高,魚兒對天氣變化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台風、冷空氣降臨的前一天會瘋狂進食,此時出釣往往有很好的收獲,相信不少人都經曆過
氣壓是釣魚中很重要的一環,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注意,不過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哦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淺見,歡迎各位釣友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