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機料法環詳細解析

人機料法環詳細解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7:07:07

  • 人:指制造産品的人員;
  • 機:指制造産品所用的設備;
  • 料:指制造産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 法:指制造産品所使用的方法;
  • 環:指産品制造過程中所處的環境。

人機料法環詳細解析(人.機.料.法.環)1

這五大要素論中,人是處于中心位置和駕駛地位的,就像行駛的汽車一樣,汽車的四隻輪子是“機”、“料”、“法”、“環”四個要素,駕駛員這個“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沒有了駕駛員這輛車也就隻能原地不動成為廢物了。

一個工廠如果機器、物料、加工産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圍環境也适合生産,但這個工廠沒有員工的話,那他還是沒法進行生産。

人的分析:

1:技能問題?

2:制度是否影響人的工作?

3:是選人的問題嗎?

4:是培訓不夠嗎?

5:是技能不對口嗎?

6:是人員對公司心猿意馬嗎?

7:有責任人嗎?

8:人會操作機器?人适應環境嗎?人明白方法嗎?人認識料嗎?

機的分析:

就是指生産中所使用的設備、工具等輔助生産用具。生産中,設備的是否正常運作,工具的好壞都是影響生産進度,産品質量的又一要素。

1:選型對嗎?

2:保養問題嗎?

3:給機器的配套對應嗎?

4:作機器的人對嗎?機器的操作方法對嗎?機器放的環境适應嗎?

機器設備的管理分三個方面,即使用、點檢、保養。使用即根據機器設備的性能及操作要求來培養操作者,使其能夠正确操作使用設備進行生産,這是設備管理最基礎的内容。

點檢指使用前後根據一定标準對設備進行狀态及性能的确認,及早發現設備異常,防止設備非預期的使用,這是設備管理的關鍵。

保養指根據設備特性,按照一定時間間隔對設備進行檢修、清潔、上油等,防止設備劣化,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是設備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1:是真貨嗎?

2:型号對嗎?

3:有保質期嗎?

4:入廠檢驗了嗎?

5:用的符合規範嗎?

6:料适應環境嗎 ,料與機器配合的了嗎,料和其它料會不互相影響?

法的分析:

1:是按法做的嗎?

2:看的明白嗎?

3:寫的明白嗎?

4:法适合嗎?

5:有法嗎?

6:方法是給對應的人嗎?方法在這個環境下行嗎?

環的分析:

1:在時間軸上環境變了嗎?

2:光線、溫度、濕度、海拔、污染度考慮了嗎?

3:環境是安全的嗎?

4:環境是人為的嗎?小環境與大壞境能并容嗎?

(1)工作場所環境。

指各種産品、原材料的擺放,工具、設備的布置和個人5S。

(2)對危險品控制。一是化學物品的堆放,諸如酒精、天那水之類。二是生産過程中産品對六種化學物質的控制(鉛、汞、镉、六價絡、多溴聯苯、多溴二苯醚)

(3)生産環境。指具體生産過程中針對生産條件對溫度、濕度、無塵度等要求的控制。

問題的層次:

1:對人機料法環的初步定性

2:初步定性後的二次原因的查找

3:二次原因的查找仍然可以用人機料法環的分析

4:二次原因的查找定性後仍需要三次定性即對二次定性結果的原因查找,依然可以适宜和人機料法環的分析方法

5:其實也就是多題幾個為什麼

舉例:

1:發現地上的機油

2:定性為人機料法環中的“機器”問題

3:機器有問題的原因是不是使用“人”操作不當?“法”操作标準未建立?“環”環境有影響?一一排除後都不是,而是“機”本身假冒産品。

4:假“機”的原因是買的“人”有問題。

5:為什麼“人”有問題呢?6:是沒有監督的“法”?

糾正措施的QC手法

措施制定的系統圖法

人機料法環詳細解析(人.機.料.法.環)2

全面的特性要因(人機料法環) 系統圖法

在每個手段不可缺少的就是責任人,方法和何時達到何效果

人機料法環詳細解析(人.機.料.法.環)3

人機料法環,中國制造業中小企業管理思考

一 .企業文化的不足---管理理念上問題

在我國中小企業,很少有企業有自己的文化,即使有那也是在做體系等時候做出來的樣子,沒有真正的做到實處。那麼筆者把我在民營企業和日資獨資企業的企業文化對比:

那麼讓我們先來看看國内小企業對企業文化,包括企業文化延伸的企業行為規劃是什麼樣子呢??

在國内,基本上沒有企業企業對于企業文化進行重視。

對于企業行為,企業沒有一個明确的注明。

下面就對企業在管理制度上進行分析:

A. 最強的理念:

一個企業實例

社長方針:建立有信任的xxx

1. 我們以優越的技術和在品質上取得客戶最高評價和信賴的企業為目标。

2. 我們将持續進行蓋上以實現所有品質的提高,我們為了實現所有品質的提高,講進行持續改善。

3. 我們最守法制法規,以為社會做貢獻的企業為目标

4. 我們擁有挑戰的氣概,以可持續發展企業為目标

B. 完善的規章制度---由所有的規章制度去規定員工怎麼樣去做。

1. 制度--瓶頸

這部分從你進入公司你就會看出來,公司從總經理要普通員工,都是身着同意的服裝,不是說你是領導,你就可以不穿廠服。制度一視同仁。從這就可以看出外資企業都會有一套完整的模式。日本企業一般都有一套管理模式,在某一階段做什麼事情是非常明白的、整個公司的工作模式基本是按步就班,每個新人來到日企,公司會有專門地培訓,他會告訴你做什麼事情用什麼樣的方法會比較好,甚至于填表這樣的事情也會有專門帶你的人教你。但公司也會有一整套比較嚴格的管理模式,這種非常森嚴的管理制度,等級制度,會讓不熟悉日本文化的人很難感到舒服。台資企業也都會有一套嚴格制度去制約,雖說歐美企業制度比較松散,但是歐美企業,員工就需要随時提防被“炒鱿魚”的危險。

而在我國制造型企業随着企業人員和部門的日益增多,企業的老總會越來越忙,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工作标準、制度和流程,如果一個企業沒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即使你把經理人招聘來,也會因為企業制度不完善而走掉

2. 制度—執行力

為什麼這樣寫呢,因為在我國的一些中小型企業,會有一套制度,在去年,我去常州一家民營公司去稽核,當時很在看資料,發現他制度非常的全,該有的都有了。非常的細。但是一看實際境況就知道制度根本沒有執行下去,當時他們的總經理就和我訴苦,說制度執行難,廠裡面親戚太多了,員工素質差。其實對于制度的執行我覺得我們的企業應該學習學習日本企業執行的力度----無條件的執行。

其實制度大家都有,下面我舉個例子:

蘇州有一家小國有企業因為經營不善快破産,後來和日本一家公司進行合資,日本方面對工廠進行管理,日方對制度進行适當的修改,員工的福利待遇比以前好了,然後就提出要求:無條件執行制度。結果在不到半年,企業的效益就漸漸有了好轉,一年企業就扭虧為盈了。

其實執行力和人際關系有關,也就是人的從衆心裡,還記得當初國家發行股票,老百姓都不接受,慢慢的用各種方法才逐步使大衆接受了股票,這個其實就是從衆心裡在發揮作用。所以企業的執行力也是可以培養的,如果全體員工的執行力都很好,其中個别員工就算不滿,其執行力也會很好。這就象國家發行股票,國庫券一樣,是以國家的信用與發展預期為擔保的。所以企業要給員工一個好的信用保證,而非朝令夕改,言行不一。再加上良好的企業發展預期。通過培養最後企業的執行力就會很高,哪怕是暫時的困難也很容易克服。

 二. 生産控制的誤區---管理觀念上問題

1. 生産人.機.料.法.環(直接單位)

對于我國的企業,生産産品當然是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生産,但是你可以去看看他們與生産直接,間接生産單位對于标準的控制存在很大的問題:标準沒有進行細分,标準沒有嚴格去執行----可以說生産産品的直接單位就是人.機.料.法.環。

人----

說到人,就不能不提福利待遇

對于待遇來說:歐美更大方,日本更平均,中國不要提

企業福利主要由工資,培訓、休假制度以及其他這四大塊構成,在這四方面來說:

A. 工資-

在工資方面一般來說歐美企業給出的工資是比較高,因為他要的是最好的人才,他對人的學曆,經驗等要求很嚴格。

日資企業給出的工資算是中等這樣,因為在日資企業,他要求員工要穩定,經驗豐富。

中國中小企業工資算是最低等,還要看企業老闆或者老闆的親戚的臉色。

B.培訓

在對于員工的培訓上,歐美企業的出手顯然更為大方。調查顯示,歐美企業對于管理層、專業人員以及一般員工培訓多是外部企業培訓。而日資企業是外部培訓和内部培訓相結合,總體而言,内部多于外部。

而對于我國企業來說這個部分,基本上就是内部為主 。

C.休假制度

在休假制度的設置上日企的企業文化中更看中員工的資曆,為公司服務年限越久,無論是在什麼職位上,都能得到足夠的休假時間。一般來說歐美企業,日企都會按照國家規定給你休息假日。而對于我國有些企業,現在還上六天班,有的說是算加班,加班費2-4元/時,看來目前許多中國人企業就沒有把中國人當人來。在休假制度上歐美等外資做的更有人情味。

D.在其他上面住房福利應該算是大頭

日資企業和歐美企業相差不大,在某些項目的設置上,日企表現更為突出。一般歐美等外資都會給員工交住房公積金,有的在住房公積金外還加一筆住房補助。對于我國小企業來說這個是一塊很大的空白,有的企業連養老保險都不給員工交。

所以說,一個企業人對于産品而言是第一責任人,人員穩定行,人員的熟練行對于産品的穩定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裡也就必不可少的要提到:人員的流失率。對于人員的流失率來說:日企飯碗更穩定 ,其次是歐美企業。因為在日企雖然收入上不及歐美企業,但日資企業的好處在于工作穩定,對員工的要求也不高。隻要沒犯多大錯誤,日本公司是不會輕易炒員工“鱿魚”的,而在歐美企業,員工就需要随時提防被“炒鱿魚”的危險,所以說對于我國中小企業來說,要加強自己的人力資源的管理,減少人員不必要流失。達到産品的穩定。

機----

生産能力、設備保養、備件等

公司接到訂單,會對訂單進行評估,用什麼樣的機器最好,什麼樣機器最經濟實惠。包括機械備件的購置,平常的保養等。

在這方面對于歐美等外企都會有專門的項目人員和專門的企業成本控制人員進行核算,以達到用最少錢辦最大的事情。

對于機器的采購來說,歐美等外企會投入很大資金。但是他們對于後續的保養來說也是很嚴格的,一些易損件會嚴格按照要求去做。

而對于我國中小企業來說,有時候也會買一些特别先進的機械,但是對于後續保養,易損件管理來說就遠遠跟不上那些外企。

料----

材料,形成産品的物資部分,應使用合格的或經過處理後能夠滿足産品要求的原料,避免因原料問題造成産品不合格。在制造業中原材料費用占了總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達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對象。影響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購,庫存,生産消耗,回收利用,質量控制等,為了原材料成本的控制他們一般會選擇穩定的供應商。在日本,像豐田這樣的大公司都與其下屬承包企業建立了一種獨特的長期合作關系,并同某些大公司組成了自己的企業集團。材料控制與否對于決定産品的質量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這方面歐美等企業,對于原材料會有專門人員負責。在采購方面有專門的采購,在品質方面有專門的工程師,檢驗人員控制,這樣減少不良率的出現,或者派人駐廠來解決材料在生産過程中的不良率。

對于我國的中小企業在這幾年,可以看出,對于材料控制方面,也越來越感覺中小企業在走向成熟,從沒有到有專門人員對材料采購進行管理.

法----

方法,構成産品的技術成分,合理的工藝會降低産品成本,提高合格率,可以說合理的工藝加上正确的生産操作過程構成合格的産品。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作業指導方法,檢驗指導方法,機器作業方法等構成。

作業指導方法:

作業指導書用于具體指導現場生産或管理工作,其結構和形式完全取決于作業的性質和複雜程度,在編寫作業指導書的時候要把你的員工看做是個笨蛋,這樣在編寫的時候,要做到方法分步驟,做到簡單話。對于作業指導書來說,就數日本最通俗易懂,工序簡單,放置在員工視力可以看到的地方。

舉個例子:筆者在日資企業看到,一個壓鑄的機械(就是在一個軸承裡面壓鑄一個襯套),這種作業,作業員會經常漏放襯套,造成産品不良的發生。針對此種情況,他們是做壓鑄旁邊做個一個設置好的電子天平,作業員生産好産品直接流入電子天平上。這樣就避免了不良品的出現,當然這樣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但是從長遠考慮來說,人比機器更會出現錯誤。

其實在許多外資廠,目前生産線都是流水線,因為人無意患錯誤的機率遠遠大于機器。在我國由于勞動力便宜,許多中小企業,會在考慮到企業短期成本,造成企業産品問題重重。在我國許多企業認為作業指導書是無用的,它既費時又妨礙人的手腳有人認為我從事這項工作已經很多年了,作業步驟已可以倒背如流了,甚至閉着眼睛也能把它做好.其實打錯特錯,作業指導書可以說是對作業行為進行知道,即使有在好方法,也要通過實踐,然後才可以改作業指導書。

檢驗指導方法

由于産品形成過程中具體作業特點、性質的不同,檢驗指導書的形式、内容也不相同,有進貨檢驗用檢驗指導書、過程(工序)檢驗用檢驗指導書;出貨檢驗指導書等。

對于檢驗指導書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檢具的制作:在上面提到機器發生錯誤的幾率比人小。忠實地執行動作順序:可減少多餘的動作,做到整齊劃一。在日本企業,幾乎所有的測量都會有一種很簡單,很直觀的工具所代替,其實道理很簡單:讓員工很容易的接受。做到控制産品不良,做到零缺陷。

例對于檢驗指導書來說,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控制不良品的發生,達到産品100%的合格率。

機器作業方法

對于機器作業方法來說,在外企一般有專門人員對機器進行操作,對于機器來說這樣減少了機器損壞的幾率。達到機器最大利用率。在我國中小企業來說,目前來說,這點還沒有完善,有些企業對于機器根本就沒有機器作業方法 。

環——

生産環境,也可以理解為5S

可以說工廠生産環境的可以影響到作業員的生産效率,你想想作業員工作台附近沒有規定的區域,作業的工具都是随手亂放,這樣會造成什麼樣後果?當然是生産效率下降,産品生産不良出現。這方面對于日本來說,日本是5S發展的鼻祖,歐美企業目前也對企業5S很重視,5S做的最差的也就是中國中小企業。在他們看來這個與生産無關。

從上述可以看出。企業産品在控制問題上,在觀念上還和外企存在很大的差距 。

2. 輔助工具也重要(間接單位)

而對于企業來說,産品生産輔助工具可以分為:輔助設備和輔助材料。

輔助材料:

屬于原材料還是間接費用,看輔助材料的用途,如果是用于生産,可以歸集到某項産品的成本上就可以作為原材料,如果是其他部門領用,損耗等等,不可以歸集到某項産品,那麼就作為間接費用。打個比喻來說,你去辦房産證,要有許多的輔助材料,缺少一個你的房産證就辦不下來。其實道理很明白也就是說在産品生産過程中這些一個都不能少。

輔助設備:

對于生産上的輔助設備包括配件等。在我國有些企業經常會因為機器缺少配件給停工。

對于我國廣大中小型制造企業來說,怎麼樣走出企業做不大,做不強,做不長的怪圈,可以說我們要像國外的先進企業對學習,學習他們的先進的制造經驗,相信有一天會聽到XX制造模式是中國XX企業提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