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管理的五大核心方法

管理的五大核心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7:22:22

作者:嵇國光管理視界

摘要:管理者的價值不僅僅是報告問題,而是解決問題。隻有解決問題才能創造價值。許多問題不是我們不能發現、不能解決,主要是我們的思維定勢和能力限制了我們。因此我們需要改變思維定勢,不妨學習逆向思維;我們需要加強學習,與時俱進,掌握一些問題管理工具,不斷提升發現問題、表達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不可能解決所有面臨的問題,但是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勇敢地去解決問題。但是面對現實我們解決問題需要講究策略,注重這種策略的選擇和應用。

1、 跨界分析問題,整合解決問題。1.1 跨專業、跨部門解決問題。

許多問題是系統問題,常常是跨專業、跨部門的原因導緻的。因此問題管理中特别注重跨學科(專業)、跨部門的分析和解決問題。

1.2 技術問題需要跨專業、跨部門解決。1.3 管理問題需要跨專業、跨部門解決.2、 多腦并用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中要發揮左腦和右腦思維特征的互補性,吸收外腦(外部顧問)和内腦(内部人才)的智慧,應用各種創新和創意的方法,争取能夠“多快好省”地解決問題。

2.1 左右腦開弓解決問題。

左腦:側重于理性思維,善于推理,邏輯性強,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右腦:側重感性思維,善于創新,跳躍性強,出其不意,無中生有管理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既需要精确計算,也需要難得糊塗,既需要循規蹈矩,有需要大膽創新。

2.2 借助外腦解決問題。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為什麼需要用“外腦”?

a、外腦敢講、敢做;

b、外腦比較客觀中立;

c、外腦容易突破内部的舊框框;

d、見多識廣,專業度強。

2.3 内腦。

充分發揮内部員工在挖掘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具體方法包括:經濟激勵法、精神鼓勵法、合理化建議、群策群力、勞動競賽等。

3、 抓大放小,突出關鍵。

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中,找到關鍵問題或突出問題,集中精力、集中資源去解決。

有兩種應用思路:

(1)在一家企業(或一個項目、部門等)的多個問題中抓關鍵的問題;

(2)對同一問題從多個方面或多個角度分析,找準關鍵問題或主要症結。

企業經常會按部門或職能對問題分類,這樣往往會掩蓋問題的内在聯系和交叉性,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常用兩種方法來評估和解決關鍵問題,常見方法一見表1所示。

表1 按問題的嚴重程度識别關鍵問題

分類

含義

解決方法

難以解決的問題

現階段難以解決或本行業普遍存在、本企業難以解決的問題

不要盯着問題空發牢騷,總是有問題可以改進、解決的,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并赢得上司的賞識

關鍵問題(突出問題)

處于問題因果關系的上遊,對其他問題有影響或加劇作用的問題

需要高層領導足夠重視,下大決心并反複研究、群策群力,組織精兵強将去重點攻關

顯性問題

員工或客戶反映多,批評多,也帶來明顯負面效應的問題

按分工和職權權限分頭解決

隐性問題

尚未顯露,或初步顯露,但被人們忽視的問題

用挖掘問題的方法,使其暴露出來,再評估其屬性和特征,采取相應的辦法解決

常見方法二見圖1所示。

管理的五大核心方法(高效解決問題的策略選擇)1

圖1 用“四分法”界定問題的緊急和重要性

如針對不同類型員工激勵問題的解決,見表2所示。

表2四種類型員工的激勵方式

當期薪酬要求高

市場型員工

1、有競争力的薪酬福利

2、職業生涯規劃與示範

3、壓擔子,增加收入和培育能力一舉兩得

明星型員工

1、有競争力的薪酬福利

2、分紅和股權激勵

3、給其宣講機會,讓其多帶徒弟

當期薪酬要求低

工兵型員工

1、技能與新知識培訓

2、授權和參與管理

3、按子類關愛、鼓勵

創業型員工

1、分紅和股權激勵

2、扶持内部創業

3、不同崗位輪崗,培育其複合能力

未來分配的期望低

未來分配的期望高

4、 治本與治标。4.1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水燒開後舀起來再澆下去雖然能夠讓沸騰的程度減小一些(治标),但不如把鍋下面的柴火拿走(治本)更為有效。

4.2 治标不如治本,但總比不治好。

根本問題由于客觀條件和特定環境不能“治本”時,“治标”也是值得肯定的。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解決到什麼程度就盡量解決到什麼程度,這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态度。

5、 針對性與權變性。

區分不同情況,對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界定、挖掘、根據問題的不同屬性、權變性地提出相應的對策,才能切合解決問題的需要。

對問題分析、界定和解決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對象、階段、層次、角度。

(1)對象。

一般對象——“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特殊對象:

1)規模效益不明顯的企業。

咨詢公司主要體現“規模越小,效率越高”,體現的是高級勞動的價值,資本的價值很難發揮,所以風投很少對咨詢公司投資,收購的案例往往也不成功。

2)利潤目标失靈的企業。

銷售收入和利潤指标受外部環境影響很大的公司,如果按照目标管理分解利潤目标,兌現獎懲,就會陷入尴尬。比如證券公司。

3)錢多人少的企業。

員工待遇好,利益沖突少,對員工考核和薪酬管理是這類企業的重要問題。比如房地産、基金管理等公司。

4)短期很難見效的企業。

比如研發類企業,風險投資公司等。這類企業短期難見效益,隻能把考核周期放長,對這類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的績效考核方法成為重點。

(2)層次。

1)職位層次或管理層次。

對同一問題,企業的高層、中層和基層人員可能有不同的認識。在同一個部門,或者是母公司,子公司,孫公司的不同層次,也會出現不同層次的不同看法。

2)問題的邏輯層次。

可以分為深層問題與表層問題。

分析問題可以借助“三層次法”也就是通過由總到分,由粗到細、由高到低的三個層次。

(3)角度。

對于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或界定,會形成不同的看法和結論——如:盲人摸象、

“屁股決定腦袋”。

(4)階段。

任何企業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不同企業處在不同生命周期之中就存在不同問題,因此我們必須識别該企業處在什麼生命周期階段,識别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關鍵問題和潛在問題見表3所示。

表3 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關鍵問題和潛在問題

生命周期

關鍵問題

潛在問題

創業階段

現金流不連續、客戶開發成本高、産品或服務缺陷多、人才缺乏、團隊成員合作不愉快、決策左右搖擺

1、業務方向和定位如何

2、哪些業務是值得花大力氣培育和開發

成長階段

業務頭緒多、管理實務繁雜、管理者忙“救火”,管理方法和人才難以适應需要,計劃趕不上變化,員工不理解公司決策

1、如何從人治向法治過度

2、如何處理如何保持

成熟階段

官僚主義盛行,成本剛性上升,員工發展空間狹小,派系矛盾,内部溝通障礙多,分支機構各自為政

1、利潤增長能否持續

2、創新活力如何保持

轉型階段

市場萎縮,原有業務銷售額下降,企業理念和企業文化形同虛設,關鍵人才流失,決策分歧大

1、如何給企業重新定位

2、需要放棄和大力培養的業務各是什麼

衰落階段

資金周轉困難,入不敷出,士氣低落,形式主義嚴重

1、究竟能否東山再起

2、是重組、出售還是破産

6、 渲染問題。

渲染問題是指在形式上或表達上通過渲染、拔高、強調甚至是誇大的方式,讓問題突出地呈現出來,并不是改變問題的實質,也不是搬弄是非,更不是落井下石,而是引起領導或其他人對問題重視的一種策略。它是解決問題中的重要催化環節。

(1)向上渲染問題——讓領導重視問題;

(2)向下渲染問題——讓整個企業居安思危,對問題重視起來,進而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提升企業的整體經營管理水平;

(3)來自外部的渲染問題。

企業或組織的外部相關者,如客戶、供應商、合作者等,通過渲染問題,讓企業對問題重視,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或讓企業改變态度,積極地解決問題。

7、 掩飾問題。

在特殊的情況下,掩飾問題也可以作為解決問題的一種辦法。與貶義的掩飾問題不同,這裡說的掩飾問題,是指不對問題進行深入挖掘、傾力解決。

(1)适用範圍

1)難以解決的問題。

如果經過了解後仍然不具備解決條件,就沒有必要公開讨論與宣傳。

2)變化很快的問題。

3)解決代價很高的問題。

解決代價高于解決好處,就可以考慮掩飾問題。

4)解決後副作用很大的問題。

(2)具體方法

1)置之不理。

2)輕描淡寫。

3)各打五十大闆。

兩個員工發生沖突,上司知道後往往就是對雙方進行批評。

8、“揚善于宮廷,規過與私室”。

管理中的問題需要先小範圍讨論,再擴大範圍,對一些敏感問題,要一直在保密場合巧妙地讨論或表達。

“揚善于宮廷,規過與私室”要點包括:

(1)先開小會,再開大會。

先在小範圍讨論或研究,有了初步方案或意見後,再擴大參與讨論的範圍。

(2)對外公布于内部情況可以不一緻。

内外有别準則:對外講優勢,對内講問題;對外宣傳經驗,對内找差距。

(3)需要說一些善意的假話。

9 對稱論證型決策:片面之中見全面。9.1 對稱論證型決策的含義、作用和适用範圍.

對稱論證型決策是在決策方案論證中,制定贊成方和反對方,各自收集本方有利的信息,深入挖掘另一面的問題,并進行自由辯論,把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充分呈現出來,為決策者提供深入、全面的決策信息和決策依據。

對稱論證型決策不僅能夠深入挖掘問題、揭示風險,避免決策的主觀性和片面性,而且可以鍛煉員工挖掘問題、表達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9.2對稱論證型決策的實施過程。

(1)确定問題,宣傳動員;

(2)指派正方和反方;

(3)搜集論據,進行辯論;

(4)總結經驗,獎勵優秀參與者。

9.3 對稱論證型決策的注意事項。

(1)辯論是輔助決策,不是最終決策;

(2)正反方都要“片面”地論證本方的觀點;

(3)指定正反方時兼顧個人意願和人數平衡;

(4)最終決策者應旁聽辯論。

如果覺得文章有價值,請點擊關注、贊賞并轉發。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