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雲飛揚,家住六朝煙水間。這裡是胖一和雪醬的探遊日記,跟您分享詩詞旅遊中的所見所聞所感。
胖一和雪醬專欄,名曰“跟着詩詞逛南京”,本文為第43篇,唐朝李白《長幹行》與南京長幹裡、大報恩寺。
提及南京長幹裡,很多人第一反應,便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愛情勝地。
在李白、崔颢、楊萬裡、鄭闆橋的詩文中,長幹裡越發顯得詩情畫意,愛情的聖潔,金陵兒女的喜與哀。李白《長幹行》尤其讓我喜歡。
長幹裡,是春秋戰國時期越城所在,更是範蠡主持建造。長幹裡,還有佛陀裡的美譽,與佛結緣,如今大報恩寺坐落。
長幹裡的故事,要從這裡開始說起……
金陵長幹裡
盛放花香的愛情是怎樣的?
唐朝時期,金陵長幹裡有這麼一個愛情故事。
在長幹裡一條街巷上,商肆繁榮,客來人往。轉角處,兩戶人家門對門,門前盛放着石榴花,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女孩婉兒走出家門,七八歲的模樣,頭發剛剛蓋過額頭。她的個頭,也剛剛好夠着石榴花,一朵兩朵,攀折着,總覺得好玩。
男孩堯章本來在家中玩耍,看到對門的婉兒,立即騎着竹馬跑了出來。堯章與婉兒同齡,兩人經常在一起玩鬧。
這不,婉兒折花覺得沒意思,讪讪地坐在石階上,于是堯章想辦法逗弄她。
堯章帶上婉兒,兩人同時騎上竹馬,笑着,鬧着,颠颠地繞着胡床轉圈圈,也不知道轉了多少圈。婉兒終于笑得合不攏嘴。
婉兒家中院子,栽種着一棵梅樹。彼時,樹上青梅果累累。
鬧騰了許久,堯章有一些餓了。他問婉兒餓不餓。婉兒點點頭。
堯章爬上了梅樹,呼哧呼哧兩下,頃刻間,堯章兜着滿滿的青梅,站在婉兒的面前。
還沒成熟的青梅,吃進嘴裡,滿口的酸。
最後這滿兜的青梅,究竟有沒有吃完?婉兒不記得了。
婉兒隻記得,她十四歲嫁給堯章,應了那句門當戶對的老話,所有人喜聞樂見,歡歡喜喜。
雖然嫁為人婦,婉兒對愛情之事依舊懵懵懂懂。從前,婉兒與堯章追逐打鬧,毫無避諱。如今,兩人相敬如賓,倒是生分了。
有時候,倘若婉兒突然看見了堯章,則會對着暗壁默默低頭。縱是聽着堯章一遍又一遍的叫着她,喚着她,但是她害羞着,不願意回頭。
婉兒十五歲羞顔展眉,在與堯章朝朝暮暮地相處中,突然有一天完全開了竅,明白了愛情的真正意義。
何謂愛情,朝夕相處,點滴之間,喜歡他喜歡的,厭惡他厭惡的。他高興了,自己遇着任何小麻煩都是過眼雲煙,轉眼便是欣喜。他傷心了,自己則會堕入無盡的傷心之淵。
家裡上上下下,婉兒傾其所有,盡心盡力,打理一切,隻為堯章減少一絲負擔。與堯章共同承擔這個家,雖然勞累,但婉兒從未嘗到的甜蜜。
可共甘,可共苦。婉兒與堯章逐漸活成了一個人,形影不離,心有靈犀。
然而,縱是一樁再完美的戀情與婚姻,都會出現瑕疵的時候。
古長幹裡
南京2500年建城史如何開始?
婉兒與堯章生活所在長幹裡,你道是個什麼地方?說到這裡,曆史還得追溯到更早以前——春秋時期。
古時候,南京人稱山壟之間為“幹”,也就是兩山之間的長條形平地,“裡”是古時居民區的通名。
古長幹裡,位于中華門外長幹橋南。廣義上的長幹裡,南臨雨花台,北至中華門,東抵赤石矶,西接鳳台山。
長幹裡,是南京的古地名,位于秦淮河南岸,在此還繁衍出一座越城。越城,可謂是南京城市的發祥地!
曆史追溯到春秋時期,越國在長幹裡修建越城。越城,是南京城區最早的一座軍事城堡,也開啟了南京2400多年的建城史。
在吳越争霸中,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舉殲滅吳國,盡收包括南京地區在内的吳國領土。
滅吳第二年,越國就在長幹裡一帶修築越城,屯兵紮營,以此對抗楚國、齊國。在越城時代,住在“城”裡的是外來的越國士兵,住在“城”外的,則是真正的“老南京人”。
越城城垣為夯土版築,城周長二裡八十步,大約為940米,後人稱作越城。
越城,還有别稱,分别為長幹城、範蠡城、越台等。
其他别稱,我都能接受。為何越城還稱為範蠡城?
據說,越城的建造者是當時的大謀士範蠡,他曾經率軍在此駐紮過一段時間。
愛情最初的模樣
詩仙李白超然于心之作
說起範蠡,倒是讓我想起了範蠡與西施的傳說。
傳聞,當年勾踐除了卧薪嘗膽以外,還使用了美人計。這美人計中的美人,便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
待吳王夫差國滅身死之後,範蠡帶着西施雙雙隐退。但這也是傳說。
我想,作為一個“紅顔禍水”“禍國殃民”黑曆史纏身的絕世美女,西施如果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那一關,恐怕也是兇多吉少的結果。
可退一步來說,兩國交戰,可憐西施也隻不過是一枚棋子。她做錯了什麼?如果責怪,也隻能怪自己生得沉魚落雁,想過個浣溪沙安穩的日子也要不得。
這麼一說,金陵城長幹裡中的婉兒甚至要幸福許多。她生命中的瑕疵,隻不過是丈夫堯章遠行别離。
在婉兒十六歲的時候,堯章為了謀生,從南京出發,行船三峽。
五月,堯章的船行駛到了瞿塘峽,江水兩岸的猿猴哀叫不絕。婉兒在家門前等待,看到堯章留下的足迹,慢慢長出了青苔。
青苔愈加深,但是卻不能掃除。婉兒對堯章的思念愈加濃厚,不能減少。
今年秋天來的特别早,落葉飄零,婉兒的思念更加深了。
到了仲秋八月,黃色蝴蝶雙雙飛舞,婉兒在相思中傷心,感歎紅顔容易老去,歲月容易逝去。
這純真的、專一的、炙熱的愛情,便是詩仙李白的《長幹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顔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迹,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顔老。
早晚下三巴,預将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長幹行》是一首五言的古體詩,有一些江南樂府民歌的影子。詩中,将一個忠貞、癡情的女子淋漓盡緻的表現出來,堪稱李白寫“閨怨”的代表作。
金陵兒女千千萬萬,婉兒與堯章隻是他們的剪影,剪影中的成長、婚姻、相愛與别離。葉嘉瑩評論,此乃李白的超然于造作之心的詩文。
超然于心,何止是這篇詩文,還有詩中兩個愛情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尾生的人,他與心愛的女子相約在橋柱下。當天,女孩失信沒有出現。到了晚上,潮水上漲,尾生遵守信用,一直抱着橋柱不願意離開,後來死在了橋柱之下。
關于望夫台有一個故事,丈夫遠行,妻子盼望着他回來。于是,妻子經常登上高高的山石上,去望一望,丈夫有沒有回來。最後呢?妻子沒有等到丈夫回家,卻在山石上變成另一塊石頭,這就是望夫石。
希望男子能遵守尾生抱柱的信用,而不會讓女子一直盼望着,等待着,變成一尊冰冷的望夫石。
而這,大概也是愛情最初的模樣,沒有利用,沒有權謀,更沒有深思極恐。
長幹裡,佛陀裡
南朝四百八十寺
去查了查,長幹裡範圍内,南京還有哪些景點,哪些曆史遺址,值得一玩的地方?
至今,我去過了大報恩寺。
古長幹裡蘊藏豐富的文化遺産,是江南佛教的發祥地暨中國佛教的勝地。
在大報恩寺中,有一處叫“長幹佛脈”,這裡便記述了長幹裡與佛教的聯系,大報恩寺的前世今生。
長幹裡,古稱“佛陀裡”。自公元三世紀東吳年間至十四世紀明代前期,從建初寺、長幹寺、天禧寺到大報恩寺,長幹裡寺廟屢毀屢建。
一直到明朝,明成祖朱棣為報父母恩敕建大報恩寺,弘拓舊址,度越前代。其中,尤以琉璃塔巨構壯麗,長期以來被西方作為中國建築的标志,被稱為中世紀第八大奇迹。
2008年,在大報恩寺遺址發現宋代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佛頂真骨舍利、感應舍利、諸聖舍利。這裡還有近千年的玄奘頂骨舍利。
如今,大報恩寺已打造成遺址風景區,地理位置位于中華門外的古長幹裡地區,北臨秦淮河,東至晨光1865園區,西至雨花路,整個園區占地面積約有200畝。
宣德禦碑遺址
禦碑亭基址一共2座,分别在中軸線南北兩側,南部為永樂禦碑,北部是宣德禦碑。
永樂禦碑現已不存,宣德禦碑尚存。
當天遊曆時間是金秋十月,涼爽備至,落座一處石階上,自在惬意,無人打擾。
天王殿遺址
天王殿是大報恩寺北區中軸線上的第二座建築。如今存有天王殿,是永樂十年明成祖朱棣命工部按照皇家規格的營法建造。
平面呈“中”字形,坐東朝西。殿前是前台階和月台,殿後是後台階,南北各與一座偏殿連接。後來毀于清朝太平天國戰火中。
如今,參觀過程中,便能看到明朝石柱礎。落地窗戶連接,遊客少許,繞此一周,些許會發現不一樣的。
洗塵淨心
古代,每次遇到重大事件或者節日,人們都要沐浴更衣,以示敬意。譬如皇帝祭天拜祖、僧人誦經念佛之前,都要先沐浴,以示心潔崇敬。
洗塵淨心,距離天王殿遺址不遠,畫面感優美。
大報恩寺琉璃塔複原木制模型
據曆史記載,大報恩寺琉璃塔高78.2米,九級八面,通體琉璃。這座複原木制模型,模型高度2.7米。材質是緬甸楠木。
作為觀者,我駐足站在它的面前。模型塔,有一絲壓迫感。也許,是琉璃塔高度所緻,也許,是當天的光線所緻。啞口無言,驚歎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描述的是南朝時期的南京。梁武帝在南京建都後,佛法昌盛達到鼎盛。“鐘山帝裡,寶刹相臨,都邑名寺,七百餘所”而後,南京也成為全國的佛教中心。
靈谷寺、弘覺寺、同泰寺、天界寺、高座寺、清涼寺、栖霞寺、靜海寺、雞鳴寺、能仁寺等,南京這些古寺,我至今去過為數不多。
這裡有衆多寺廟的縮小模型,在玻璃罩中,紛紛述說着自己的前塵往事。它們環繞在梁武帝問道達摩的四周,整個展廳烘托出濃厚的佛教文化,虔誠、肅穆。
安徒生雕像
1838年,安徒生寫過一個童話《天國花園》。其中,他寫道,“我(東風)剛從中國來——我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舞,把所有的鐘都弄得叮當叮當地響起來!”
這裡,瓷塔被公認為大報恩寺琉璃塔。
由此相見,大報恩寺琉璃塔在當時歐洲的流傳之廣,連安徒生都忍不住将它寫入書中。
大報恩塔
最後,是大報恩塔壓軸。
大報恩寺琉璃塔是明成祖朱棣敕建,并且禦賜“第一塔”之名,塔高78米,通體琉璃,後來毀于清朝太平天國年間。
明清時期,這座塔被譽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觀”,是當時中國文化的象征。
新建的大報恩塔,是輕質九層塔,塔高93.157米,采用四組鋼管斜梁跨越遺址上方,斜梁落腳點位于整個塔基遺址的外側。新塔既保護千年地宮,又傳承曆史記憶。
地址信息
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雨花路1号
交通攻略
地鐵1号線中華門站下,步行20分鐘到大報恩寺。
門票信息
90元/人。支持南京年卡。
仿佛約定成俗之間,大報恩寺北面的長幹橋延續古長幹裡的血脈,而大報恩寺則繼續佛文化的傳承。
大報恩寺,長幹佛脈處,虔誠的遊客在此觀賞厚重的曆史故事,不遠處是洗塵淨心潺潺流水聲,莊嚴聖境。
長幹佛脈的正前方,便是聞名遐迩的網紅打卡地——玄奘與佛祖千年對望之地。
我腳踩琉璃磚瓦,步步生蓮。褪去潘妃當年的奢靡,倒是還原了一個本身的“步步生蓮”。
佛說,真正的聖潔不在于身,而在于心。于心,落座玄奘身旁,靜靜感受超然于法。
蓮池海會、南朝四百八十寺、報恩聖地、迦藍殿遺址、千年地宮,古心、憨山、法融等諸多高僧,一洗塵埃。
登上大報恩寺塔頂,将整個南京城盡收眼底,煩惱一掃而空。中華門、秦淮河、長幹橋,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
那一刻,我在心底呼喚,就像見着久别的愛人一般,兩側鼻翼突如其來的酸。
久居長幹裡的婉兒,曾經也這麼呼喚過堯章——
你何時從三巴回南京,一定要預先寄一封書信到家裡給我!我一定不嫌路遠去迎接你,一直會到安徽長風沙迎接你。
長幹裡與長風沙,看得見的,是700裡的距離,看不見的,是心與心的距離。正如倉央嘉措詩雲,“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絕不辜負一顆純真炙熱之心。
#南京##旅行##詩詞##長幹裡##大報恩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