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科普智能音箱

科普智能音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1 23:08:19

科普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從小甜甜)1

2014年随着亞馬遜Echo在全球的風靡,智能音箱俨然成為了繼智能手機、平闆電腦後,消費電子市場的一顆新星。然而,智能音箱似乎隻複刻了平闆電腦的前半段高光生涯,卻并沒能在疫情下與平闆電腦一道“翻紅”,而是直接朝着谷底一去不回了。

日前,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和智能屏的總出貨量同比下降5%,至3530萬台。而在國内市場上,來自洛圖科技(RUNTO)的《中國智能音箱零售市場月度追蹤》顯示,2022年4月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201萬台、同比下降29.3%,環比下降11.6%,銷量同比連續8個月下降,并創下近三年以來的最低值。

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何跌跌不休?當前智能音箱行業面臨的挑戰有哪些?智能音箱何時才能重返高增長軌道?

1、國内巨頭“三足鼎立”

衆所周知,智能音箱是個舶來品。2014年11月,亞馬遜推出全球第一款智能音箱Echo,産品一經上市便很快在美國走紅,僅短短兩周内,出貨量就突破百萬台。

科普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從小甜甜)2

随後,多家互聯網科技企業接連下場,智能音箱市場陷入混戰,最終亞馬遜與谷歌占據了頭部市場份額,蘋果公司緊随其後,Facebook則仍在苦苦追趕中。

而Echo的大獲成功,也讓國内的智能硬件企業看到了智能音箱的未來,當時恰逢AI大潮掀起的初始階段,不少業内人士認為,智能音箱是人們進入“物聯網世界”的第一個入口,而且在家庭場景中落地最為便捷。

2015年8月,科大訊飛聯合京東推出國内第一款智能音箱叮咚A1。叮咚在推出的第二年便斬獲了年銷量10萬台的成績,占到當年市場的65%。

不過,叮咚音箱的優勢并沒有持續多久。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為當時的智能音箱市場尚未得到過多關注,處于起步階段,市場規模較小;二是因為叮咚音箱在京東戰略布局中的邊緣化以及公司内部的分歧等原因,叮咚音箱漸漸淡出了大衆視野。

2017年7月5日,阿裡巴巴正式發布了智能音箱“天貓精靈X1”,僅售價499元,定價為行業最低——當時智能音箱價格普遍在千元左右。

時隔21天,也就是2017年7月26日,小米正式發布了首款智能音箱“小米AI音箱”,售價更是下探至299元,直接擊穿智能音箱這一品類當時的“價格底線”。

“智能音箱作為公司的戰略可以不賺錢,音箱的定價邏輯遵循‘售價不低于硬件堆料和工廠加工費的總成本價’的原則,而研發成本完全由小米自行承擔。”小米智能硬件部總經理唐沐曾表示。

2017年雙11,天貓精靈憑借99元的促銷價拿下了100萬台的銷量,成為國内第一家銷量破百萬的智能音箱。

小米同樣不甘示弱,2018年3月27日,小米發布了對标天貓精靈的小愛音箱mini,售價169元,米粉節期間的促銷價為99元。随後,百度快速跟進。2018年6月11日,百度對外發布了首款自有品牌智能音箱“小度智能音箱”,售價249元,嘗鮮價僅為89元。

伴随着BAM(百度、阿裡、小米)三巨頭的加入,一場智能音箱“燒錢大戰”正式拉開序幕。為了迅速搶占市場,三家企業通過巨額補貼降低産品價格的方式來吸引大衆購買。可以說,無論最初音箱的定價是多少,最終通過補貼都降到了百元以内。

而巨頭的粗暴補貼、低價策略,直接引發了智能音箱市場競争格局的洗牌。

一大批中小型智能音箱廠家受到沖擊黯然離場,而憑借領先的研發技術、巨大的推廣流量以及數據沉澱等層面的優勢,百度、阿裡和小米這三家巨頭牢牢掌握住了智能音箱市場的議價權和話語權。

到了2020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格局基本已形成阿裡、百度、小米“三足鼎立”之勢。相關數據顯示,在2020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上,阿裡、百度和小米的銷量共占市場份額的95.56%,其中阿裡的銷量位居第一,大緻為1285萬台,市場份額達到34.96%;百度和小米分别以1228萬台和1000萬台左右的銷量位列二三名,市場份額分别為33.40%和27.20%。

不過,也是這一年,國内智能音箱市場的高增長曲線戛然而止。IDC此前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2020年國内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3676萬台,同比下滑8.6%,廠商們的壓力越來越大。

2、諸多難題待攻克

實際上,除了上述提及的市場萎縮,智能音箱玩家們普遍面臨着用戶使用頻率低的大難題。

範宇認為,雖然智能音箱的功能日趨完善,但消費者在使用智能音箱的過程中,普遍感覺這個産品有些“雞肋”。

科普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從小甜甜)3

“之前,不少廠商宣稱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很多消費者原本也期待智能音箱是能夠提高他們生活水平的産品。但很多時候,智能音箱卻淪為人們查詢天氣、播放音樂等基礎操作的‘擺設’,甚至常常出現喚醒無應答、所答非所問的尴尬情景。”範宇說。

當然,造成用戶對智能音箱的使用頻率低的因素不止功能“雞肋”,還包括其不夠智能。

據範宇介紹,多數用戶其實更傾向于讓家中的智能音箱完成定時、開燈、唱歌等機械性指令。由于指令明确且通常隻有一兩個詞彙,智能音箱很少會在完成這些指令上出錯。

但對于相對複雜的指令,由于語音識别和NLP(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不成熟,無論是用戶輸入的信息被機器識别,還是識别後的文本進行處理和理解,于現有的智能音箱而言仍然存在困難。特别是中國廣大市場中方言的存在,給語音識别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可以說,智能音箱的不夠智能,讓消費者的使用體驗感大大降低。

除了不夠智能,智能音箱的音質不佳也讓用戶感到失望。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音箱融入全屋智能的程度不足,百元級的智能音箱如果僅僅做音源輸出則音質不佳,千元級智能音箱又太貴,這也會進一步削弱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百元級智能音箱的音質不佳,就會讓很多消費者聽起來比較難受,一定程度上會降低他們對智能音箱的使用頻次。“要想聆聽高品質的音樂,建議購買千元以上智能音箱或者專業級的傳統音箱。”CSHIAResearch資深研究員朱亮表示。

此外,用戶對智能音箱的使用頻率不高還因為其提供的免費價值内容少。

朱亮提到,盡管消費者已經在付費的第三方資源裡購買了付費内容,但在音箱上播放這些付費内容資源卻依然需要重新購買智能音箱版本的内容源。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智能音箱雖已接入喜馬拉雅等第三方資源,但智能音箱帳号與喜馬拉雅等第三方帳号尚未實現互通。

而免費且有價值的内容欠缺,會極大地影響消費者的智能音箱使用體驗。

不僅如此,目前智能音箱的使用場景仍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這也是降低了用戶使用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少消費者表示,智能音箱比較适合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使用,不太适合多人共處時使用。“比如,用戶在家想用智能音箱播放電子音樂,但其父母、老婆或小孩可能并不想聽同一種風格的音樂,使用起來就難以協調。”朱亮說。

範宇也表示,智能音箱的位置比較固定,導緻其覆蓋場景相對有限。“比如,我卧室有個智能音箱,但當我在客廳時想聽個歌,呼叫它卻無任何回應。”他說。

資深行業人士柳韋則表示,目前智能音箱的掉線率也比較高,這也會影響用戶體驗,進而降低用戶的使用頻率。

“我平時使用家裡的智能音箱,通常一打開就會被提醒‘設備沒有連上網絡’,隻有連上網才能繼續。這主要是因為智能音箱更多通過WiFi聯網,而WiFi往往會面臨信号傳輸、帶寬等問題。”柳韋說。

在他看來,智能音箱不具備不可替代性。就拿智能中控屏來說,近兩年智能家居廠商普遍都在推“智能中控屏”,該産品同樣具備一定的AI交互能力,可以操控IoT設備、也可以播放音樂,甚至可以提供互聯網内容與服務。“你會發現,智能中控屏其實在幹智能音箱幹的事情。”他說。

而當消費者有更多甚至更好的選擇時,智能音箱打開率低也就不難理解了。

更重要的是,智能音箱玩家們需要思考如何打消用戶對隐私安全的顧慮。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音箱基本都是通過監聽本地的錄音并上傳到雲端進行分析處理,發出下一步的指令,同時會利用這些錄音來識别用戶身份和進行用戶行為習慣的分析,以便為用戶提供個性和便捷的服務。

盡管各大廠家均承諾其不會進行錄音文件的雲端存儲,但消費者依然對自身隐私安全充滿擔憂。畢竟,此前智能音箱曾不止一次被曝洩露用戶隐私。

3、帶屏智能音箱成為主流,玩家們該反思什麼?

在今天,從海外市場的亞馬遜EchoShow、谷歌NestHub,到國内的小米等,各廠商都在将帶屏智能音箱定位為一款家庭娛樂體驗的産品。帶屏智能音箱也被認為是智能音箱下一階段。

但我們也要看到,屏幕的使用其實與用戶對智能音箱的剛需無關。

而包括亞馬遜在内的大廠們都在死磕帶屏智能音箱,其實其戰略在于兩方面。

其一,為了彌補相對低效率的語音反饋,屏幕讓智能音箱承擔起了影音娛樂、視頻溝通、家庭監控等多種功能,寄希望通過屏幕觸控體驗這種在PC、手機、平闆已經驗證過的普适化的産品打法來掩蓋語音交互上的短闆。

而屏幕的引入,又與各大巨頭的内容生态盈利的方向非常吻合——無論是京東阿裡、小米百度等玩家,他們的内容生态建設基本上與“看”相關,而與“語音交互”相關的少。

科普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從小甜甜)4

如果是主打語音交互,那麼各大巨頭原本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内容生态就無法很好地打通。而有了屏幕,内容生态上的布局就可以順勢遷移到智能音箱産品上。

比如小米小愛音箱在内容方面集成了頭條視頻、愛奇藝、優酷、B站等視頻圖文内容;

小度也有愛奇藝、好看視頻、優酷、B站、芒果TV、咪咕等在内的視頻内容生态。

天貓精靈也全面接入了阿裡文娛、健康、教育、購物等内容和服務能力。

在今天,智能音箱普遍已經涵蓋了通訊、音樂、家庭互動遊戲、兒童早教等内容生态,這些内容層面上的引入,也與大廠們的内容付費會員等營收模式息息相關。

但這也使得智能音箱越來越像一個平闆電腦,畢竟在屏幕上玩遊戲、看視頻、刷圖文、隻需要手機或iPad即可,而不是一個語音設備。

這同時也讓智能音箱在語音交互的進化要變慢了,屏幕也讓産品的定位變得混亂——智能音箱看起來和平闆電腦快沒啥區别了。

《哈佛商業評論》曾有篇文章認為:随着時間推移,智能音箱背後的科技價值,将越來越少地關乎設備本身,而更多在于,如何讓消費者方面地直接對任何設備講話。

智能音箱在過去一直被認為是AI技術的承載體,但在今天,從無屏到有屏智能音箱的進化之後,廠商們疊加了視頻、娛樂、學習、通話等功能,使得屏幕音箱的産品邊界不斷拓展。

但這種做法無疑忽略了智能音箱的核心戰場在語音交互戰場,因為通過語音來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這比用手指觸碰屏幕符合人類懶惰而又自然的天性。

亞馬遜在Echo推出之後,過去曾讓人們看到了它的智能語音系統Alexa平台的巨大潛力。

因為它是一個不同于視覺觸屏模式的新玩法,Alexa打造的是聽覺内容生态,它其實是一個類似于安卓版的語音交互操作系統。

因此,打造一個高度智能化的語音系統生态其實應該是亞馬遜的一條獨特的差異化道路。

但随着帶屏智能音箱成為主流,讓觸屏操控與視覺觀看體驗喧賓奪主,剝奪了語音交互的時長與向更加深度的智能化方向進化。

亞馬遜其實也恰恰放棄了自身的差異化特色與核心競争力,這或許是當前亞馬遜用戶逐步流失的一大重要因素。

從目前智能音箱的進化趨勢來看,智能音箱越來越傾向于變成一個廉價版平闆電腦,視頻播放成為了核心功能,而這也是蘋果未來能趕超亞馬遜、谷歌的重要戰場。

對于廠商而言,這确實能搶奪一部分平闆市場的用戶,但它與平闆的差異性價值又在哪裡,這無疑值得廠商們好好思考。

4、結語

巨大的人口紅利,巨頭的燒錢補貼,疊加上消費者對智能音箱需求的劇增,曾一度使得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音箱市場,占據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額。

但如今,國内智能音箱市場陷入銷量“跌跌不休”的艱難困境,意味着其之前積攢的諸多優勢正在消失。

雖說阿裡、百度和小米三家巨頭合計占據着絕大部分的國内智能音箱市場份額,但較低的用戶使用頻率、不夠順暢的使用體驗、仍不夠智能的功能以及難消除的用戶對隐私安全的顧慮,種種難題依然像大山般橫在BAM們的面前,若不及早作出應變與提升,智能音箱行業的下墜與危機恐怕将會持續下去,重返高增長軌道也将遙遙無期。

科普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從小甜甜)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