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為什麼不要紋身,看看紋身的來曆和給人的心理印象就明白了
文,王彥輝
紋身,又叫文身、刺青。文身和紋身是一回事,文是紋的古字。刺青的說法與它的操作和用料有關,紋身都是用針刺,顔料多是青黑色,所以叫刺青。
【紋身的兩個起源】
紋身自古有之,最早是部落圖騰,是一種信仰和精神寄托。紋身的習俗在一些少數民族仍然存在。
奴隸制社會時期,奴隸主在奴隸臉上刺字做标記,以免丢失或逃跑。後來演變為墨刑或黥面之刑,在犯人臉上刺刻标記,便于約束和識别。
以上說明了紋身的兩個起源,一個是起源于原始部落、少數民族的習俗;另一個起源于古代的黥刑。少數民族給人一種野蠻的印象,所以紋身也容易給人野蠻的印象。黥刑用于犯人,人們想到犯人就會自然聯想到違法犯罪,印象也不好。
【紋身的發展】
後來有人在身上紋起了圖案、文字,自願紋身的人開始逐漸增加。
唐朝是紋身最鼎盛的時期。有些風雅文人也開始紋身,荊州紋士葛清,自頸以下,遍刺白居易的舍人詩。
京師長安有一夥光頭刺青的人趁亂打劫,領頭的叫張幹,他左臂刺“生不怕京兆尹”,右臂刺“死不畏閻羅王”,以此展示自己不怕官府、不怕橫死的桀骜不馴。後來這夥人犯罪了,三十多個人被官府當街亂棍打死了。
到了宋朝,紋身仍很風行。《水浒傳》裡,出現紋身的人物很多,有幾個人的綽号都是從紋身得來的,他們是花和尚魯智深、九文龍史進、花項虎龔旺。龔旺不但脖子上紋着虎頭,身上還紋着老虎的斑紋。
古代紋身者一般是武士、壯漢、俠客之類,也是市井之中逞強好鬥之人,官員和讀書人少有紋身者。
明清時期,統治者不接受紋身的“非主流”文化身份,自明太祖朱元璋時期頒發一系列嚴格禁令,紋身從社會上逐漸銷聲匿迹。
【紋身的心理影響】
紋身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會給人帶來一些心理上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紋身要刺破皮膚,這是傷害身體,所以大多數人都不願違背孝道去紋身。敢于紋身者,給人一種無視社會規則,離經叛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心理影響。
紋身的過程要一針針刺破皮膚,忍受疼痛,完成整個紋身圖案需要經受成百上千針的刺痛。紋身者給人的心理影響是,他是一個不怕疼痛、敢對自己下手的忍者和狠人。
紋身的圖案多以龍、虎、蛇、狼、獅、豹、鷹等兇禽猛獸為主,還有神鬼夜叉之類的奇特怪異圖案,主要是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威猛、奇異和力量,讓人心生恐懼和敬畏。
【紋身再度興起】
到了近現代,紋身又在舊社會黑幫團夥中開始盛行。一些黑幫組織有自己的專用紋身圖案,以區别其他幫派。這些标識通常帶有神秘和恐怖色彩,比如蛛網、淚滴、小刀、骷髅等。幫派成員也有自選的紋身,圖案多以兇禽猛獸為主,觀感頗令人不适。
現代影視劇中,為了劇情需要或表現人格性格,也常在一些特定人物身上出現紋身,比如黑惡勢力、刑事罪犯、流氓村霸等,導緻人們對紋身有一種固有的不良印象。
随着時代的開放,紋身成為一種人體裝飾藝術,表現個人的審美情趣、内心追求、愛恨情仇和自由個性。紋身的獨特性受到很多青年人的追捧,也不再是男青年的專利。一些女青年也開始嘗試紋身,她們在手臂、頸部、腿部、胸腹部紋上自己喜歡的圖案,突出内心追求,彰顯個性魅力。
紋身也影響了校園裡的學生,一些青少年因為堅持紋身而與父母産生沖突。
【為何不贊成青少年紋身】
現在國家層面對青少年紋身是堅決禁止的,2022年6月6日國務院出台了《未成年人紋身治理工作辦法》,明令任何企業、組織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紋身服務,不得脅迫、引誘、教唆未成年人紋身。
除了我們上面說的社會上對紋身有不良印象,還有紋身給人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現實層面上,很多單位招聘時都明确拒絕紋身者報名。國家招錄工作人員、參軍、從警等,對紋身者都有明确的限制。
其實彰顯個性不一定紋身,正常情況下,我們通過穿衣打扮、頭型發飾都能顯示出自己的個性。而真正的氣質是靠内在的文化修養,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離經叛道、違反社會秩序的作派已經越來越沒有市場。一個人在世上的價值不是看你打打殺殺、逞強鬥狠,而是看你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有能力才是真正的價值,完全沒必要在身體上刻畫些兇禽猛獸來支撐自己的膽量和自信。
青少年屬于未成年人,身體正在發育成長,紋身會破壞皮膚,難于清理、留下痕迹,影響身體健康。另外,青少年的心智發展不成熟、社會認知不足,容易受環境和同伴影響,出于好奇、攀比、跟風等心理,做事有很大沖動性和盲目性。紋身這樣影響一生的事情,還是等到成年後再自己選擇吧。
所以,學校和家庭、老師和父母都有不可回避的責任去引導青少年合理看待和對待紋身,讓青少年自覺遵守國家有關規定、遵守學校的紀律要求,把精力放在學習知識、鍛煉身體上,為将來的成材打下良好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