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北京百貨要關了嗎?
這兩天,不少滬上爺叔阿姨在朋友圈、在電視上看到小店所在的門市部部分撤櫃的消息都很擔心——這家店可有很多跑遍上海也找不到的老物什,用了一輩子的東西再也買不到了嗎?
于是,滬上老年人們紛紛趕往位于石門二路,這家名為“北京百貨商店”的不起眼的小店。
來一看才松了口氣,原來隻是部分撤櫃。
這家小店來的都是會過日子的阿姨爺叔
一聽女兒要來,紛紛“求代購”
54歲的朱阿姨一直聽父母念叨北京百貨家店,最近終于下定決心,從莘莊驅車來采買。
一聽到女兒要來這家小店,朱阿姨的父母紛紛指定了要“代購”東西——假領子和扇牌香皂。
不過朱阿姨逛過之後,也收獲了自己心儀的商品——檀香香皂。
“這都是我們小時候用過的東西,看到這些真是回憶滿滿!”
找了好久,終于找到了假領子
日用品更新叠代迅速,但76歲的方阿姨還是習慣用以前的老物件。
從電視上得知北京百貨有假領子賣,她立馬趕來,給自己和老伴一人買了一個開司米的假領子。
“棉毛衫外面套個假領子,再穿件毛衣或羊毛衫,以前冬天我們都是這麼穿,蠻好的!”
方阿姨說,他們家的假領子還是很久以前買的,早就比較舊了,一直沒找到地方買,這下終于買到了。
臨走之前,她還在問,“老闆你知不知道哪裡有暖瓶外殼賣啊?”
最懷念那時候能來修棉毛衫
“今天終于找到張經理,找到他的商店,我心裡的石頭終于落下了!”
在小店裡,76歲的胡阿姨略顯激動。
四十多年前,她在石門二路對面的菜場工作,當時和在北京百貨商店工作的張樂華及搭檔都是好朋友,“我們三個人關系很好,張經理就像我的小弟弟,他為人很老實,從一開始做學徒,到後面跑銷售,總是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
後來,随着菜場搬遷、自家搬遷,她和張樂華失去了聯系。
“我心裡一直惦記着這個小店,這兩天從朋友圈的視頻看到這個小店的聯系方式,就立馬打電話聯系他。”
她在店裡逛了逛,為老伴買了一頂30多元的開司米帽子。
胡阿姨說,她看到這間小店,當年的記憶一下子湧上心頭。
“我最懷念的是,這裡以前能修棉毛衫的袖子。”胡阿姨說,上海老年人習慣了勤儉節約,不過現在能讓她貫徹以前節約方式的地方越來越少了。老式棉毛衫的袖子容易壞,但隻有袖子那一截壞了也舍不得丢,以前就喜歡來這裡找張樂華換袖子,“現在找不到地方換袖子了,所以就不得不買新的,舊的我也舍不得扔,都放在家裡放得好好的,隻不過不再穿了。”
“大商場越來越多,我為老年顧客堅守”
這家小店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老字号”,至今開了68年,前身是靜安區百貨修配店,以修補衣服修補家電為主,後來主要賣節約領、湯婆子、中老年服飾等上海市民常用日用品。鼎盛時期在上海市中心地段靜安區坐擁8家連鎖店,北京百貨店主張樂華對這些店鋪的地址如數家珍。
2017年舊照,張樂華在小店櫃台前
如今,僅剩的石門二路這一家,近日也迎來考驗——随着房租到期,原本開在同一門市部的合作夥伴撤櫃,現在,偌大一個店面,隻剩約1/4的櫃台還擺着商品,就是張樂華經營的櫃面。
面對顧客一次次的“有沒有關店”的詢問,張樂華總是堅定地回答,“沒有,隻要我在,店就不會關”。
張樂華今年65歲了,兒子也有着不錯的工作,其實完全可以安心退休了。
張樂華在向爺叔推薦商品
為什麼還要堅持下去?
張樂華說,他開這家店是在“為中老年人服務”。
“我們周邊的大商場越來越多,專為中老年人而開的小店鋪越來越少,我的老顧客都跟我說,你千萬不要關店,不然我們很多東西都買不到了!”
“老一輩眼裡的大牌,隻有這裡能買到了”
“其他地方都沒得賣,隻能在這裡買到了!”這大概是新聞晨報·周到記者在小店現場聽到最多的話。
蛤蜊油:老人擦手擦腳防開裂
比如,蛤蜊油,老上海人用來擦臉、擦手,滋潤效果很好。前來買蛤蜊油的老人告訴記者,現在他和老伴都用它來擦開裂的腳後跟,成了秋冬必備用品。
節約領: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靡一時的“節約領”。隻保留了衣服衣領的小半截,穿在毛衣裡面,露出衣領就像穿了件襯衫一樣,事實上,是個假襯衫。
雖然這是物質匮乏年代的産物,但很多爺叔阿姨用習慣了,節約領也成了他們衣櫃常客。
“現在的哥的嫂、保安、銀行職員等天天按規定保持儀表美,要調換襯衣,哪裡洗得過來?所以來買假領的,除了懷舊和習慣了節約的老人,年輕的也多起來。”
出租車司機常買白色假領子
湯婆子:最傳統的取暖方式
例如,老式的暖手袋“湯婆子”,灌好熱水塞進布袋再塞到被窩裡,就是那個年代最傳統的取暖方式。放在當下也有實用價值,開空調或暖氣總是覺得幹燥,用湯婆子暖手暖腳剛剛好。
純銅湯婆子售價370元,張樂華說,這算得上是以前人家的大件了
百雀羚面霜、友誼雪花膏、海鷗洗發膏、美加淨珍珠霜等老上海人耳熟能詳的老牌國貨一應俱全;甚至是在市面上很少能找到的老物件,像是1元一枚的縫衣針、10元3袋的瓶膽去垢劑、10元一闆的揿鈕……
袋裝痱子粉、雪花膏,都是滿滿的回憶
這些老牌子的東西還有那麼好用嗎?當新聞晨報·周到記者問起這句話,張樂華和正在購買美加淨面霜的阿姨幾乎異口同聲——
現在塗臉的東西很貴,還不如這老牌面霜管用,我們就認這牌子。
在我們老一輩的人眼裡,這就是最大牌的。
阿姨打開面霜,現場“試妝”,向者推薦這個她從20多歲用到70多歲的面霜。
推廣老字号,賣老一輩眼裡大牌的東西,就是張樂華的開店宗旨。
因此,即使是現在急尋合租夥伴的時候,張樂華也不是所有鄰居都能接受——
“之前有人說想來開一家奶茶店,我不是很有意願,對将來的鄰居,我還是希望他們和我一起為老人開店。”
據張樂華介紹,上海制皂和邵萬生等在聯合幫忙小店尋找一些老字号品牌,希望讓這家小店可以照常經營,繼續留存。
記者采訪上海制皂得知,他們一直有入駐這家小店,其售賣的固本、蜂花檀香皂、上海硫磺皂等“明星産品”因為物美價廉和情感記憶受到市民的喜愛。對于後續是否有進一步合作,品牌表示還在具體商談中。
其實,新聞晨報早在5年前就對這家小店進行過報道,那時,張樂華頗為驕傲地告訴記者,假領子遠銷國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他們家假領子的身影,他還告訴記者,自己的終極目标是,把小店開到博物館去,讓更多人認識老上海這些充滿記憶的舊物什,張樂華與記者約定,“等我們進博物館,邀請你來參觀啊”。
記者與那些叮囑着“不要關店”的阿姨爺叔一樣,希望張樂華的願望早日實現。
願我們的城市有更多收藏上海人的過往回憶,承載一代又一代人青春的溫馨領地。
來源|新聞晨報·周到APP 記者吳瓊 陳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