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勸學閱讀理解性默寫

勸學閱讀理解性默寫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23 22:46:38

1.《勸學》(學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勸學閱讀理解性默寫(高中背誦篇目正文)1


【原文】

①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g)繩,(róu)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pù),不複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lì)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xǐng)乎己,則知(zhì)明而行無過矣

③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qì)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yú)馬者,非利足也,而緻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ìng)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jiāo)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qí)骥(jì)一躍,不能十步;驽(nú)馬十駕,功在不舍。锲(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shàn)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情境默寫】

1、孔子曰:“學而時習之”,又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勸學》中提出 “ ” 的觀點,繼承并發展了孔子對學習的認識。

2、《荀子·勸學》強調人要廣泛學習而且經常反省自己才會智慧明達的名句是:“ , 。

3、在荀子的《勸學》中用“朽木”“金石”為喻體闡明學習貴在堅持的句子是:“ , ; , 。

4、在《荀子•勸學》中以蚯蚓為例,論證了為學必須锲而不舍,堅持不懈;同篇中與之相反的例證是:“ , , 。

5、《荀子·勸學》中與王之渙《登鹳雀樓》裡“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表達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6、《荀子·勸學》中“ ”,表明人與人的天資差異本不大,關鍵在于後天的學習,君子要善于利用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7、《荀子·勸學》中指出人要積累善行養成好的品德,就會達到“ , , ”的境界。

8、後人常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來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一熟語出自《荀子·勸學》中“ , , 。

9、《荀子•勸學》中,荀子以親身的體驗,強調空想不如學習的兩句 ”。

10、《荀子•勸學》中“”兩句是說水的不斷積聚就會變成潭,之後龍就會在這裡出現。

11、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必須用禮義來矯正,所以他特别 重視學習。“性惡論”是荀子社會政治思想的出發點,他在《勸學》中首先提出學習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關鍵,解決根本問題在文中對應的語句是:

12、《勸學》闡明了學習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頭經過烘烤後發生變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複原了,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态的語句是:

14、有時作者又采用對比的方法,将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例如,在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恒,用劣馬與好馬進行對比以說理的句子是:

15、《勸學》中從反面設喻,強調學習重在積累,如果不注重積累,便無法達到遠大目标的句子是:

16、《勸學》中作者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借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後由此得出結論:

17、在文中強調學習應當專一,如果不專一,便會像螃蟹一樣,一無所成的句子是:

18、《論語》中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述了學習和思考的關系,在荀子的《勸學》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學與思的關系的句子是:

19、以雕刻為喻,強調學習應當堅持,說明隻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20、在文中強調學習應當用心專一,并且從正面設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樣弱小,如果用心專一也會有所成的句子是:

21、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頭經過烘烤後發生變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複原了,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态的語句是:

22、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了積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說“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勸學》中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_______________”是說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麼不同,然而最終卻超過一般人,是因為“_______________” 。說明了利用學習可以彌補自己不足的道理。

24、以雕刻為喻,強調學習應當堅持,說明隻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木”于“金”的變化來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

26、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是後天不斷廣泛學習改造獲得的。“金”要鋒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為“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可見,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27、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說明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

28、劉禹錫詩雲:“芳林新葉催新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和荀子《勸學》(作品)中的“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都表達出學生可以超過老師或後人超過前人的思想,與韓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一緻。

29、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是後天不斷廣泛學習改造獲得的。“金”要鋒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為“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可見,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30、荀子在《勸學》中連用了“____ ,____________”等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____________”的觀點。

31、荀子《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強調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收獲大的道理。

32、 “____________ ”是說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麼不同,然而最終卻超過一般人,是因為“____________”說明了利用學習可以彌補自己不足的道理。

33、古代詩文中,有許多借助描寫“風雨”來抒發情感的的名句。而《勸學》中則用“_________,___________”來形象論述積累的重要性。

34、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荀子《勸學》篇中的__________這句話印證了這句話。

【譯文】

有道德品行的人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裡提取出來的,但它比藍草的顔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的,但它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如果用火烤把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符合圓規的标準了。假如又被風吹日曬而幹枯了,它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用火烤使它變成這樣的。因此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過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也就能變得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并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變得智慧明達,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卻沒有片刻學習的收獲大;我曾經踮起腳後跟眺望遠方,卻不如登上高處看的更為廣闊。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加長,但是人們在遠處也可以看見;順着風向呼喊,聲音并沒增強,但是聽的人卻聽得更清楚。借助車馬的人,腳步并不快,卻能到達千裡之外的地方;借助船之的人,不一定都善于遊水,卻能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本性與普通人并沒有差别,隻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變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裡興起;彙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生長;積累善行從而養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達到很高的境界,聖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因此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到達千裡之外的地方;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彙聚成江河大海。千裡馬一次跨越,也躍不出十步之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于走個不停。雕刻一件物品但如果最後放棄了,那麼連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若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和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深泉水,這是因為它心專一啊。蟹有六條腿與兩個蟹鉗,但是若沒有蛇、鳝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這是因為它心浮躁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