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台手機、同樣的位置,同樣的焦段。
卻可以拍出截然不同的三張照片:
這是為什麼呢?
長焦可以拍出主體清晰,背景虛化的效果。
相機如此,手機也是這樣。
比如,一朵月季花,如果使用正常焦段拍攝,那麼,你不會感覺花朵有多突出。
但是,如果使用了5X長焦,拍出來,那真是“花是花、葉是葉、實是實、虛是虛”了。
現在的手機,3000以上的,光學變焦鏡頭差不多是标配了。
有的手機上更是上了2顆以上的光學變焦鏡頭。
但是,當你有了長焦鏡頭之後。
使用它就一定能拍出這樣主體清晰的照片嗎?
答案是:恐怕不能。
01
相機的最近對焦距離
前一段講拍花,跟大家說,要盡量使用長焦去進行拍攝。
很多同學這樣去做了,可交上來的照片卻很不好,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糟糕。
為了避免争議,我還是放張自己的反例吧:
是在同樣地點,同樣使用5X光學變焦拍攝的。
可以看到,不僅畫質模糊,且幾乎沒有層次。不論是花還是背景,都糊在了一起。
檢查一下你手機裡的用光學長焦鏡頭(或者變焦)拍攝的照片,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問題出在了哪?
其實用過相機的同學,對于“最近對焦距離”這個概念一點都不陌生。
其是指被攝物體到圖像感應器之間的的直線距離。
說得再通俗一點,就是當鏡頭靠近被攝物體的時候,能夠合焦的最近拍攝距離。
在相機領域,不同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長焦的最近對焦距離,通常會要求離主體更遠一些。
而相機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一般會在鏡頭上标注清楚。
即便沒注意到也沒關系,因為,如果用相機在拍攝的時候,超過了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也就是說,離得太近了。
那麼,相機的畫面是無法對焦的,強制拍出來的照片,也會是脫焦的。
類似于這樣:
02
手機的最近對焦距離
手機和相機則不同,因為,手機是多鏡頭合作。
而這個合作,最為直觀的體現,就是在于對“最近對焦距離”的克服上。
看一下這個GIF。
可以看到,當我看到這朵花之後,切了5X光學長焦。
拍出了我想要的那種主體實,背景虛的效果。
不過,我很貪心嘛。
還想再把花拍得更大一點,畢竟離主體越近,背景的虛化就會越好,誰跟虛化過不去呢?
所以,我又往前湊了湊。
這個時候,手機裡的畫面,就會突然卡(跳)了一下。
而拍出來的照片,就成這個樣子的了:
這其實就是手機對于最近對焦距離限制的“破解之道”。
因為多鏡頭手機,通常是由幾個不同焦段的鏡頭組成的。而當那顆長焦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被突破之後,其實,這顆鏡頭本身就不起作用了。
雖然你還是用的5X變焦,但其實看到的畫面,是數碼放大的結果。和沒有光學長焦鏡頭的手機拍出來的畫面,差不多是一樣的。
這種數碼放大的結果,畫質隻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所以,相機可以用“無法對焦”來保證畫質。而手機自作聰明的切換,在我看來卻像個“BUG”,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稀裡糊塗的就拍出了糟糕的照片。
03
解決的辦法
那麼,該如何避免這樣情況的出現呢?
首先是觀察,通常,光學變焦拍出來的照片,畫質比較細膩,能夠明眼分辨出景深。而數碼變焦的照片,噪點會明顯升高,且畫質會下降很多。
光學變焦
數碼變焦
其次,要掌握好對焦距離。
長焦距,物體的最近對焦距離會要求更長。如果你是5X變焦的光學鏡頭,那麼,最近對焦距離一定是顯著長于3X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的。
應該怎麼判斷呢?
通常,我們在拍攝一個主體的時候,手機會自動對焦畫面中心的、離鏡頭較近的物體。
但是,如果當你舉起手機面對一個主體,卻發現手機自動對焦的是背景。
那多半可能是因為最近對焦距離不足,導緻畫面無法對焦。
而如果你點擊一下主體,發現畫面會“拉風箱”,然後突然卡頓一下,并切換成了較差的數碼變焦畫質的話。
就實錘了。
此時,你有兩種解決辦法。
1.妥協派:直接退後幾步,發現點擊主體可以正常對焦且畫面不亂跳,拍就是了。
2.強硬派:就要拍的近,就要背景虛!就不想往後退,其實也可以,隻不過要拼手速。
剛才說過,如果最近對焦距離不足,畫面會拉風箱,這也就意味着,當你點擊了主體之後,手機會嘗試對主體對焦,但是,100%會失敗,然後切回數碼變焦。
而在這個嘗試過程中,其實大概有那麼不到一秒的時間,你會發現,畫面是對焦成功的。那麼,在切回數碼變焦前的那一瞬間點擊拍攝,也是可以拍出合格的照片的。(當然,如果離得太近了,就不行了,那樣手機不會拉風箱,而是直接切換數碼變焦)
無論你是妥協派還是強硬派,都可以。
但切記不要做個湊合派,因為長倍數碼變焦的照片,那畫質,真的是蠻坑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