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11:23:42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克勤于邦克儉于家)1

衆所周知,勤勞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即出自上古的經典書籍《尚書》。意謂報效國家,要能夠勤勞;主持家政,要能夠節儉。成語“克勤克儉”即源于此。

《周易》上也說“君子以儉德辟難”。意思是: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左傳》上也告誡人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為: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曹操《《度關山》》)。奢侈本是最大罪惡,節儉美德不容懷疑。這說明古人很早就明白這個道理。現在全社會都在倡導踐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新風尚;“杜絕餐飲浪費”也成為當下社會新“食”尚。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克勤于邦克儉于家)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代李紳的這首詩可謂無人不知。白居易的詩《草茫茫·懲厚葬也》雲,“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意思是: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于饑寒。李商隐的《詠史》詩裡也說,“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的确如此,縱觀曆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于勤儉,亡于奢靡。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萬家,

朝饑山上尋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

這是唐代詩人韋莊《秦婦吟》裡的詩句。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時,韋莊正在長安應舉。目睹了戰争的慘絕,韋莊以一婦人之口,完整記述了黃巢起義軍進入長安的情況。

韋莊前半生生活坎坷,生活極其簡樸,後來雖然有了功名,但節約習慣沒有改變。據李昉《太平廣記》中記載,韋莊做飯時恨不得數清自己煮了多少粒米,燒火時還要用秤秤柴火,廚房裡存放的肉少了一絲馬上就能發現。

韋莊有個兒子,因為體弱多病,八歲就夭折了。妻子安葬兒子時,用的是他生前穿的衣服,韋莊把衣服扒了下來。用舊席子辦喪事,等到喪事辦完了,韋莊又把席子拿回。有人說他為人吝啬。其實想一想,無米下鍋的困窘,你便理解了韋莊的做法。在生活的壓力下,極度節儉成為他在清貧生活中的一種本能和無奈。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克勤于邦克儉于家)3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來自司馬光的《訓儉示康》。意思是:從節儉到奢侈容易,從奢侈到節儉困難。這句流傳千年的句子,可以說是先賢對後人的警示,也是留給後人的一筆精神财富。

司馬光生活的年代,社會風俗日益變得奢侈腐化,人們競相講排場、比闊氣,奢侈之風盛行。許多人為了酬賓會友常“數月營聚”,大操大辦。

熟悉曆史的司馬光感到深深的焦慮,他深知這種社會風氣對年輕人的思想腐蝕作用很大。為使子孫後代避免蒙受那種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和侵蝕,司馬光特意為兒子司馬康撰寫了《訓儉示康》家訓,以教育兒子及後代繼承發揚儉樸家風,永不奢侈腐化。

蘇轼在《和陶歸園田居六首》詩裡雲:

君來坐樹下,飽食攜其餘。

歸舍遺兒子,懷抱不可虛。

這四句詩說的是:朋友聚餐,酒足飯飽,還剩下一些飯菜,扔了可惜,就拾掇拾掇裝起來,帶回家給孩子吃。

司馬光晚年在洛陽定居,請朋友們吃飯,酒不過三巡,菜不過五味,要是不盡興,酒可以再來一壺,菜是堅決不再上。他給這種摳門飯局取了個名字,叫“真率會”。意思是朋友相見應該真實、坦率、有什麼就是什麼。

别人請吃飯,他同樣主張少點菜,夠吃就行。等飯局結束,桌子上還剩些菜肴,司馬光“既食而攜其餘”。“既食”就是飯局結束,“攜其餘”指的就是打包。看來我們提倡“光盤”行動,是有優良曆史傳統的。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克勤于邦克儉于家)4

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饑。

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

清代褚人獲在《堅瓠集》裡記載,朱熹的這首《麥飯詩》的背後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一次他去看女兒和女婿,不巧女婿沈蔡外出了,女兒便留朱熹吃飯。父親難得來一趟,女兒望着桌上的蔥湯麥飯,覺得很過意不去,眼噙愧淚。女兒的心思,朱熹早就看出來了,便神情肅然地說:“儉樸度日,是我們的家風。”飯後,他題了這一首詩留給女婿。沈蔡歸來,見嶽父如此崇尚儉樸,備受感動,就把這首詩貼在牆壁上,當作座右銘。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克勤于邦克儉于家)5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子《治家格言》這句話告訴我們:即使是一頓粥、一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絲、半根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辛。

前不久去菜市場買白菜,看到一棵棵白菜外層那麼好的葉子都扔掉糟蹋了,剝得隻剩嫩嫩的心,真讓人心疼。小時候大白菜不僅是菜,而且還是“糠菜半年”的“糧”。那時,一棵白菜吃得十分計較,外層的老葉扒了喂豬羊,沒卷成結實心的大幫青菜葉,與磨好的黃豆沫做“渣腐”菜,割掉的白菜根還要用來腌漬鹹菜。菜根常咬能救饑。

今天很多年青人,如一聯古詩所雲,“時人不識農家苦,将謂田中谷自生”(唐·顔仁郁《農家》)。母親經常說:“精打細算油鹽不斷”。記得如果碗裡剩有飯菜,母親總會讓吃幹淨。她總是不厭其煩地跟我們講,浪費糧食,會遭雷劈的。

歲月流轉,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了物質豐盈、衣食無憂的新時代。但勤儉質樸的生活這種美德,将成為我們的優良傳統,要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作者-

朱少華,莒南縣人,中學高級教師。喜歡寫作。教學論文、散文随筆、剪紙等作品,散見多家報刊及網絡平台。在征文及網絡文學作品大賽中多次獲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