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日常養殖過程中驅蟲不到位,且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則非常容易感染體外寄生蟲。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牛便會出現掉毛、長癞、長痘等現象,讓人看了頭皮發麻感覺十分舒服。當然牛會感到更不舒服隻是不能言語罷了,這種情況下将會影響到牛的正常休息、采食以及生長,長此以往下去最後牛極可能因營養衰竭或其他繼發感染而亡。今天小編介紹一下與此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疥螨是牛體最常見的體外寄生蟲之一,幾乎所有牛體表面都有這種小蟲子,隻是數量多與少的區别而已。疥螨主要寄生于皮膚角質層下,并不斷在皮内挖鑿隧道,蟲體便在隧道内不斷發育和繁殖,疥螨蟲體較小僅0.2~0.5毫米長,肉眼不易看見。還有一種與疥螨相似的體外寄生蟲叫做癢螨,主要寄生于皮膚表面,癢螨蟲體較大有0.5~0.9毫米長,肉眼可見。
2、蜱蟲蜱蟲一般多發于放牧的牛,特别在低窪潮濕的環境中很可能隐藏大量蜱蟲,牛吃草時這些蜱蟲便會悄悄的爬到牛身上安家落戶。通過吮吸牛體血液蜱蟲會不斷膨大,最終甚至可能達到原體型的十幾倍甚至上百倍之多。當蜱蟲身體膨大之後口器便會鑲在牛皮膚中,然後表皮則會慢慢幹裂,最後則與牛皮膚俨然形成一體。看起來比較像瘊子,也就是尋常疣,因此很多養牛戶會将蜱蟲誤診為尋常疣或扁平疣。
當牛感染蜱蟲時,不僅會影響正常生長還會傳播牛焦蟲病等傳染病,因此蜱蟲盛行的5~9月份同樣為牛焦蟲病的高發季節。牛焦蟲病的主要症狀為稽留熱,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嚴重黃疸、貧血以及腹瀉帶血等,當夏秋季節牛出現這些症狀時一定鑒别是否為焦蟲病,然後采用貝尼爾、黃色素等特效藥物對症治療。
防治:盡可能避免在低窪潮濕的環境放牧,以減少蜱蟲的感染幾率;定期皮下注射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驅蟲,并在适宜的情況下采用倍硫磷、毒死蜱、敵百蟲、雙甲脒或氯氰菊酯等藥液體外噴洗殺蟲;當蜱蟲後期固定在牛皮膚上時,則需要采用鑷子将其拔掉再做對症治療。
進入秋季後,養牛戶一定加強驅蟲工作,給牛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快速抓秋膘。
學習養牛技術,咨詢牛病難題,了解最新肉牛價格動态,歡迎關注“快樂養牛”kuaileyangniu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