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鳳英卸任長城汽車副董事長 趙國慶将接任
3月19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顯示,王鳳英女士将不再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及副董事長職務,執行董事、副總經理趙國慶先生将接任。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公告
一直以來,王鳳英被視為長城汽車的“二把手”。公開資料顯示,王鳳英1991年入職長城汽車銷售部,那一年她剛剛21歲,此後較長時間一直專注公司的市場營銷管理工作。2003年,長城汽車成功登陸港股,也就是在這一年,33歲的王鳳英成為長城汽車的總裁。
此後時間内,魏建軍 王鳳英的管理層組合,讓長城汽車逐步成長為中國自主品牌标杆性車企之一。最新财報數據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1363.17億元,同比增長31.95%,淨利潤67.81億元,同比增長26.45%。共計銷售新車超128萬輛,同比增長15.2%,連續六年突破百萬銷量,并創曆史新高。
事實上,王鳳英卸任的消息在1月已有所披露。而在近兩年,王鳳英也多退居幕後。關于其卸任原因,坊間有多種說法。然而不管是何原因,長城汽車的功勞簿上都留下了她重重的一筆。
對于接任者,長城汽車資料顯示,趙國慶先生于 2000 年加入長城汽車,今年44歲,曾任公司精益促進本部本部長,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配套管理本部本部長,技術中心副主任,現于曼德電子電器有限公司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2010 年 6 月至今任長城汽車副總經理, 2022 年 3 月 18 日接任王鳳英副董事長一職。(來源:蓋世汽車 任慧娟)
2,福特CEO2021年薪酬破1億元 股票獎勵約占七成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根據福特3月18日提交的年度委托書,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薪酬總額在2021年飙升93%,達到2280萬美元(約1.45億元),這是他擔任首席執行官的第一年。
法利薪酬增長得益于他獲得的股票獎勵,法利的股票獎勵較2020年增加了兩倍多,達到約1,600萬美元(約1.02億美元)。法利的薪酬包括170萬美元的基本工資(較2020年增長19%)和830,305美元的私人飛機使用費等。
吉姆·法利 圖片來源:福特
盡管面臨半導體短缺的挑戰,福特仍在2021年實現了179億美元的淨利潤,而2020年因新冠疫情蔓延淨虧損13億美元。2021年,福特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EBIT)為100億美元(約為2020年的四倍),息稅前利潤率達到7.3%,這是福特自2016年以來最強勁的業績表現。福特營收從2020年的1,270億美元增至1,360億美元,并且連續第二年超過通用。
福特2021年優秀的業績表現為公司高管帶來了數目客觀的獎金,其中法利獲得了370萬美元,首席财務官羅禮祥(John Lawler)獲得了200萬美元。福特薪酬委員會表示,由于羅禮祥在2021年的“傑出表現”,他們計算羅禮祥獎金的标準與其他人不同。羅禮祥在2021年的總薪酬躍升了約60%,達到940萬美元。
福特薪酬委員會表示,“盡管2019年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和全球供應鍊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業績和汽車産量,但羅禮祥在2021年擔任首席财務官期間表現出色。具體而言,盡管由于半導體供應短缺造成了産量損失,但公司的财務業績高于計劃,并在2021年第四季度恢複了股息。羅禮祥還為加強資産負債表做出了重大努力,不僅幫助公司回購和贖回了76億美元的高成本債務、去杠杆化,還大幅減少公司的持續利息支出。"
比爾·福特 圖片來源:福特
福特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Ford)的總薪酬增長了約16%,達到1860萬美元。他的基本工資仍為170萬美元,但股票獎勵增加了一倍多,達到1,380萬美元,還有400,895美元的私人飛機使用費和130萬美元的安全費用。
除此之外,法利、羅禮祥和比爾還分别獲得了價值685,319美元、181,229美元和405,000美元的獎金,以獎勵他們在應對新冠疫情的挑戰中為公司做出的貢獻。
福特2021年收入最高的五位高管中還出現了兩位新人——首席企業技術官Michael Amend和首席電動車和數字系統官Doug Field。Amend于去年9月加入福特,他的總薪酬為1,280萬美元,其中包括227,275美元的基本工資和80萬美元的獎金。Field也于去年9月加入福特,他的薪酬總額為1,080萬美元,包括159,092美元的基本工資和50萬美元的獎金。(來源:蓋世汽車 譚璇)
3,通用因尾燈軟件故障在美國召回電動版悍馬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通用針對電動版悍馬(Hummer EV)發起了召回,原因是軟件故障對車尾燈造成了影響。然而,通用無法通過OTA來解決此問題,車主必須要前往經銷商處更換車尾燈。
(圖片來源:通用)
電動版悍馬是通用首款基于奧特能(Ultium)平台所打造的車型,然而由于産量較低,這款車并未獲得太多的關注。相比之下,消費者對于即将開售的凱迪拉克Lyriq和雪佛蘭Silverado這兩款電動汽車更加期待。通用将在明年推出售價較低的電動版悍馬,屆時該車型的産量預計将會有所提升。
通用表示:“部分2022款GMC電動版悍馬不符合聯邦機動車安全标準(FMVSS)第108号關于燈具、反光裝置和相關設備的規定。在這些車輛中,尾燈中的嵌入式軟件可能導緻一個或兩個後尾燈無法工作,或保持完全或部分亮起。如果尾燈不工作,所有的後部燈具(包括刹車燈、轉向燈、倒車燈、側标、示廓燈和尾燈)将被禁用。如果一個尾燈保持完全或部分點亮,部分或所有尾燈的功能将一直保持激活狀态,甚至在車輛關閉後尾燈也無法關閉。”
通用汽車一直在采取相關行動,以便能夠通過OTA向車輛推送軟件更新,但不幸的是,軟件更新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該公司表示,車主将不得不把他們的車輛開到經銷商處,并有可能需要更換尾燈。通用稱:“經銷商将檢查車輛,并且在必要時更換左/右後尾燈組件,所有受影響的車輛都在保修期内。”(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4,通用21億美元收購軟銀所持Cruise股份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通用在3月18日宣布,将以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軟銀所持有的自動駕駛汽車部門Cruise的股權。
(圖片來源:Cruise)
2018年,軟銀願景基金一期(VisionFund 1)以2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Curise的少數股權。軟銀此次退出之際,正值Curise在對其車輛進行商業部署,為了達成這個目标,該公司需要13.5億美元的資金,而通用将為其提供這部分資金。
去年12月,Cruise前首席執行官Dan Ammann宣布離職。有報道稱,通用CEO、Cruise董事會成員瑪麗·博拉(Mary Borra)讓Ammann離開了該公司,因為二人存在戰略上的分歧,包括何時讓公司上市。Ammann的繼任者Kyle Vogt于3月18日在Twitter上表示,對于該公司來說,IPO會讓他們分心,尤其是在現在,當前該公司正在舊金山擴大其無人駕駛打車服務的規模。
不久前,通用和Cruise還啟動了“重複性流動機會計劃”(Recurring Liquidity Opportunity Program),按照這個計劃,擁有期權的Cruise員工可将期權出售給通用。此舉很明顯是為了留住Cruise的員工,這些員工希望公司可以進行IPO,因為這會為他們帶來額外的收入。通用發言人表示,軟銀的退出與此計劃沒有關系。軟銀發言人拒絕置評。
在軟銀投資了Cruise之後,針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樂觀情緒墜入了現實,通用和Cruise也錯過了自己的目标,即從2019年開始在舊金山部署自動駕駛汽車。對于軟銀來說,這一充滿戲劇性的變化成為了巨大的問題。在将所持有的Cruise股份出售給通用之後,軟銀釋放了自己的資金,從而在其他領域進行投資。(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5,大衆因前氣囊故障在美國召回22萬輛Atlas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大衆集團美國分公司将召回222,892輛存在缺陷的汽車,這些缺陷會導緻前排側氣囊延遲展開,增加了車内人員在碰撞中受傷的風險。
Altas(圖片來源:大衆)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3月18日表示,受本次召回影響的車輛包括2019至2020款Atlas、2020至2023款Altas Cross Sport和2021至2023款Atlas全長版,後者的外觀與Altas Cross Sport完全相同,但是車内增加了第三排座椅。
NHTSA發布的文件顯示,該缺陷是由車門中的線束微動幅度過大,導緻電線表面損壞所造成的。前門組件中的電氣連接可能受到損害,并在發生側面碰撞事故的時候,導緻側面的安全氣囊展開時間出現延遲。NHTSA還表示,該故障還可能導緻其他問題,包括車窗在無意中滾落,車輛警示燈熄滅,以及在低速行駛時駐車制動器以外開啟。此前有47人投訴了該問題,一些車主表示自己險些被追尾。
大衆發言人Jerohn Anderson表示,截至目前該公司尚未收到任何與此缺陷相關的受傷或緻死事故報告。受此故障影響的車主将在今年5月份收到召回通知信,當前大衆正在制定補救措施。(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6,保時捷曾與蘋果商談項目合作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3月18日,保時捷首席執行官Oliver Blume表示,該公司的高管去年年底曾前往美國,與蘋果以及其他一些科技公司讨論潛在的合作項目。
Blume透露,“我們已經有了Apple CarPlay,我們将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展。”保時捷和蘋果曆來合作密切,并認為雙方是“英雄所見略同”。不過,現在尚未就未來的項目做出任何決定。Blume也沒有提供更多有關洽談的細節。
這番言論無疑會引發人們對蘋果汽車的猜測。如果蘋果真的要推出一款完整的汽車,将很有可能與一家汽車制造商合作。然而,如果保時捷和蘋果合作造車,可能會在品牌推廣方面面臨困難,因為兩家公司可能都希望自己的品牌名字占上風。所以許多人認為蘋果更有可能選擇與一家汽車代工制造商合作。
因此,有人認為保時捷與蘋果的合作可能更專注于車内體驗,而不是打造蘋果汽車。
圖片來源:保時捷
據悉,去年年底,蘋果從保時捷挖走了底盤設計專家Manfred Harrer博士。Harrer已經在保時捷工作了大約13年。2007年,他加入保時捷,并擔任轉向系統和車輪經理。2011年,他被提拔為保時捷底盤控制系統的主管,随後又擔任了底盤開發副總裁。去年夏天,他又轉到保時捷卡宴(Cayenne)的産品線上。在加入保時捷之前,他還曾在奧迪和寶馬工作。
大衆汽車集團的一位前高管指出,蘋果公司一定是做了一些認真的準備工作才會找到Harrer。Harrer是一位勤奮而謙遜的專家,被保時捷内部視為傳奇,但他并沒有獲得公衆太多的關注。
3月18日,Blume還透露了保時捷正在考慮是否加入F1,但尚未做出決定。德國《法蘭克福彙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今年1月曾報道,大衆汽車監事會将在2月底決定旗下豪華車品牌奧迪和保時捷是否都将加入F1。(來源:蓋世汽車 譚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