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2018年全國新生嬰兒下降的态勢,一些地方鼓勵、獎勵生育的呼聲高漲,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專門做了回複,全面推進二孩政策有效落地,從而引發了社會對二孩政策的關注。
“全面二孩”的政策實施後,“二孩經濟”也被帶火了!就拿月嫂來說,薪酬也是水漲船高,有的月薪高達26000元,十分驚人。不僅如此,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迎來爆發......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 二孩占出生人口比重過半
△央視财經《交易時間》欄目視頻
春節剛過,記者來到深圳最大的一家公立婦産科醫院,看到醫院走廊上臨時加滿了床,有很多産婦待産。30歲的譚女士,5年前生下第一個孩子,今年春節期間,又在深圳生下了一個寶寶。譚女士告訴記者,在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後,她和家裡人也商量了很久,最後才決定生二孩。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後,2015年10月,我國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記者了解到,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後,各大醫院産房裡二孩的出生比例在不斷增加。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院長 姚吉龍:全面放開兩孩政策之後,我院2016年、2017年分娩量均突破了2萬人,2018年稍有回落,全年的分娩也是19000多人,比2017年僅減少了7.9%。35歲高齡的産婦的比例從2011年的10%上升到了2018年的28%。我院二孩産婦的比例也從2011年的20%上升到了2018年的接近50%。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二孩出生數量達到883萬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
2018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523萬人,較上一年下降了200萬人。
面對婦女生育意願和出生率下降的态勢,一些地方鼓勵、獎勵生育的呼聲高漲,多地也提出鼓勵獎勵生育的政策和建議。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答複稱,關于對符合條件并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獎勵的建議,反映不少家庭現實的呼聲,采取經濟手段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減輕很多家庭的經濟顧慮和壓力,刺激生育意願,但能否直接給予二孩家庭獎勵,仍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測算和政策論證。
金牌月嫂工資最高每月2.6萬元
△央視财經《交易時間》欄目視頻
随着我國“全面二孩”的政策實施後,計劃生育時期所積攢的生育需求将逐步釋放,月嫂服務以及月子中心的訂單這兩年也是年年爆滿。
深圳的楊女士,是一位準二孩媽媽,春節剛過,她和先生提前半年就開始四處尋找月嫂,在月嫂服務機構花了一萬元左右才訂下了一位月嫂。
深圳市民 楊女士:月嫂不僅僅是照顧寶寶,還可以照顧媽媽。比如,乳房護理、産康這些服務都包含在内,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
在“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越來越多的二孩家庭開始重視孕期和産後服務,月嫂市場開始供不應求。艾小雄,是深圳一家月嫂服務機構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随着二孩的家庭的增加,很多二孩家庭主動找上門,他們的訂單越來越多,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
深圳家家母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艾小雄:金牌月嫂在深圳應該是26000多元,一般的月嫂也要七千八左右,大概比去年月嫂的價格上漲了10%左右。
記者了解到,月嫂服務機構一般将收費标準劃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金牌月嫂等級别。
艾瑞咨詢機構的調研報告顯示,到2018年末,中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達到2.86億,與2010年相比,增長21.2%。
日益增長的需求,使得一些社會資本開始看好母嬰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董潤政,在海外留學十餘年,去年開始回國在深圳投入重金開設月子中心,開業沒多久,今年的訂單就排到半年後。
深圳人知初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董潤政:我們已經預訂到了今年下半年的七八月份,我覺得大概是在呈30~40%左右的上升趨勢。
母嬰行業積極開拓中高端市場 三四線城市增長強勁
△央視财經《交易時間》欄目視頻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伴随着家庭結構不斷優化,為母嬰提供服務的機構正在快速發展。這兩年,我國母嬰服務機構也抓住消費升級的趨勢快速調整産品結構。
李建全是深圳一家母嬰商品的企業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近幾年他們看到了母嬰産品消費趨勢的變化,前後花了6年時間,自主研發出直接将天然原棉生産工藝技術運用在純棉柔巾、棉尿褲等産品上,填補了國内該類産品運用的空白,沒想到産品一推出,就受到寶媽們的歡迎。
深圳全棉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建全:這個産品也是剛剛通過優化了以後,把質量達到要求的。我們的價錢嚴格來講是中等偏上一點,相對來說是很好賣的。消費在上升,特别是追求美好的追求高品質的消費者在增加。2018年增長的比例,仍然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多樣化的需求正逐步興起,母嬰産業鍊正在轉型升級。曹璋,是一家童裝企業的負責人,他們從一家9平米的童裝小店,發展成為涵蓋嬰童服裝的上市公司,目前他們中高端童裝的銷售占比越來越高。
深圳安奈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曹璋:現在我們主要抓的是消費升級這一塊,現在所有的家長都會在孩子身上增加消費,所以消費升級是我們主要抓的一塊。針對這一方面,我們會對品面料、設計做一些升級。
母嬰産業鍊趨于完整,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懷孕媽媽從孕前準備到孕後恢複等各個時期的商機,開始覆蓋嬰童的衣食住行等多個領域。除了品牌專賣店、超市的孕嬰童專區等傳統線下渠道外,近幾年,不少線上平台也推出了母嬰頻道、母嬰垂直社區等各種豐富的形态,近兩年母嬰行業線上電商交易規模的占比正在成倍地遞增。
京東商城母嬰玩具采銷部總經理 劉利振:一二線城市的養育成本比三四線城市要高,所以從數據來看,三四線城市增速是比較快的。從數據表現也是一樣的,我們國産奶粉和國産紙尿褲增速非常快,這兩大品類銷售在京東的增速都超過了100%。
根據中國産業信息網的數據,我國母嬰行業的總體規模從2011年的11,089億元人民币上升到了2017年的25,919億元人民币,年複合增速達到了15.2%。
嬰童産品前景廣闊,嬰童食品及嬰童服裝仍為發展重心。前瞻産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嬰童食品仍占據主要份額,約為37%左右;嬰童服裝緊随其後,比重為30%。
天風證券商業與社會服務業分析師 孫海洋:對于整個母嬰行業,可以看到在全國居民購買力升級,以及政策鼓勵二孩的背景下,新生代父母的育兒觀念在不斷升級,他們的家庭母嬰支出占比在提升,而且價格敏感性比較低。
目前行業消費比較集中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父母,未來伴随着三四線城市的崛起,這個行業空間将進一步釋放。
“
你看到了啥商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