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如何給員工解釋釘釘

如何給員工解釋釘釘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7-30 08:20:32

如何給員工解釋釘釘(釘釘怎麼就成了當代職場)1

周天财經 原創出品

昨天,一篇《釘釘,簡直就是當代職場酷刑》在朋友圈刷屏,把職場中的一些怪現象以情緒化的方式表露了出來,也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裡話。這時候,可能會有一部分人認為,自從有了釘釘,老闆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工作,員工們再也沒法愉快的生活了。那這樣看來,釘釘真的是職場的大型災難。

出現這樣一面,究其原因,是從來沒有一款工具,可以讓老闆和員工如此高效地連接。既然是連接,就意味着,可以産生良性的連接,也可能産生惡性的連接。

節制的老闆,知道體恤員工,工作以外的時間,就不再打擾員工。不知節制的老闆,就算員工把手機關掉,可能也會沖到員工家裡去耳提面命一番。

1 是誰在施加職場酷刑

作為工具,無法決定自身的用途,這是所有工具從誕生就不可避免的命運。就像一把菜刀被打造出來的時候,到底是用來切菜,還是被拿去傷人,制作菜刀的匠人并不知道,也無法決定。但人類迄今也沒有因為少許惡性事件就徹底抹殺掉菜刀的價值,是因為人類懂得不能因噎廢食的道理。

在職場,工具本身不制造人際矛盾,産生矛盾的一定是一家公司自身的價值觀和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高的團隊,從硬性的制度到軟性的企業文化,都能培養出執行力高、自驅力強的團隊,無需催促和監控,工作也能得到自覺、高質量地完成。相反,管理水平差的團隊,公司往往走下坡路,老闆這時候就會窮盡一切辦法,包括借助釘釘這樣的工具,變本加厲地去釋放他的焦慮和無能。

其實公司裡同事之間的管理關系,和婚姻關系類似,需要好好經營。好的婚姻關系,信任感充分,夫妻二人彼此都是充分授權。公司裡的同事關系也是如此,在管理氛圍良好的公司裡,就算給老闆十個釘釘,也不會拿來傷害員工。

近期我見了一位朋友,他在一家互聯網大公司,他談起公司言語之間都充滿着自豪,他提到一個細節,當老闆得知他的女朋友從外地來看他,都會主動提出讓他提前下班。如果上下級關系可以愉悅到分享私人生活,其實也不太需要靠工具去實時監控員工的一舉一動。

但壞的管理關系就像糟糕的婚姻關系,充滿着不信任,一方有了猜疑,另一方感受到不被信任,開始不配合,彼此關系開始疏遠,感受到失去掌控的一方,隻會怪罪對方為何疏遠自己。同理,為了加強對員工的控制,把一款辦公軟件用到極緻的公司,也很難成為優秀的公司。

我還聽過一個故事,一家互聯網大公司的中層曾跟我抱怨,他的上司有一次在後半夜找他,他已經睡着了,釘釘上也明确顯示是「未讀」,老闆依然在打通電話那一刻對他大加斥責,理由是沒有快速響應。這就不是釘釘的問題了,這就是老闆對員工沒有任何尊重的問題了。

其實,釘釘這樣一款企業服務軟件隻是職場的縮影,與其說是一款軟件引發的風波,不如說,一家企業的管理哲學才是問題的根源,員工對釘釘的厭惡程度,一定是與老闆本人的控制欲正相關。不剝開表象看本質,很容易就會把職場上的不愉快一股腦都怪罪在辦公軟件上面。

2 為何辦公軟件容易招黑

釘釘之所以招黑,恰恰是由于充當橋梁的這種角色,特别是當老闆的怒氣也是通過釘釘來傳遞,自然擁有了招黑的體質。這讓我想起一個古代寓言,王小波講過一個花剌子模的故事,這是一個古代的國家,國王喜歡聽到好消息,打仗打勝了,就會把報信的人犒賞一番,但如果輸了,國王就會砍掉報信人的腦袋。其實勝仗敗仗,和報信人沒有一點關系,但是作為通訊工具,仍然難免遭到這樣的對待。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認知習慣,也仍然是存在的。

釘釘的招黑體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其本身是一款提高效率,促進溝通的辦公軟件。這就意味着,這款工具的确存在着有悖于人性的一面。

讓用戶愉悅、沉溺、消耗時間,是「順着人性」的産品,但企業管理某種程度上是「逆人性」的——講求「使命必達,有求必應、高效溝通」,這和人性中的惰性實際上處在對立面。

半年前,我和創世夥伴資本的合夥人周炜有過一次交談,投出諸多獨角獸公司的他,對以輕松、活潑、歡樂為主的矽谷式管理氛圍深惡痛絕,「很多中國公司跟着谷歌學,把遊戲機、台球桌、冰淇淋機都配齊了,還允許員工把寵物帶進公司,但問題是,你是谷歌嗎?搜索這種壟斷效應極強的行業,砍掉大多數員工也不會垮,你行嗎?」

這樣的表述有點不近乎人情,但是道理可能就是這樣殘酷而真實。但釘釘不止是約束員工,其實對老闆提高效率也是一種促進,因為,效率的提高是雙向的,當老闆的決策速度受溝通工具的倒逼而提升,懸而不決的現象減少,員工自然也不需要跑前跑後、反複試探。

如何給員工解釋釘釘(釘釘怎麼就成了當代職場)2

釘釘CEO無招

3 用工具倒逼管理思想

釘釘這一類企業服務軟件,除了提升執行力,其實也是在傳遞一種管理哲學:公司治理應該透明、高效,上下級之間應該加強溝通。

我想起一個故事,杭州本土的獨角獸 51 信用卡的 CEO 孫海濤跟我回憶過他自己的經曆,他說,自己在創業早期嘗試了一個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産品,雖然沒有燒掉多少錢,公司财務還很穩健,但卻引起了信任危機,連掃地的保潔阿姨和前台都想辭職,孫海濤後來唏噓地說:「連這種跟業務關系不大的角色都對我投不信任票,可見當時公司有多危險。」

孫海濤開始反思自己。他告訴周天财經,「過去,我每天中午都去一個咖啡館跟我熟悉的幾家公司的 CEO 吃飯,大家都是業内頂尖的人,思想在一個層次,聊起來很開心。可是,我幹嘛不把這個時間跟自己公司的同事吃飯?現在公司都快失控了,我必須逼自己去和同事多溝通,從那之後我再沒有跟那幫 CEO 吃飯了。」

信任關系恢複之後,孫海濤對下屬的授權也變得多了起來,我問他,現在有多少人直接向他彙報,他說,11 個人,但他很快也解釋,11 個人也還是多了,他希望再少一點,讓員工多一點自主性。于是,到了今天,我們看到了一個喜歡和下屬吃飯的杭州青年企業家,喜提了港股 IPO 的入場券。

其實,問題的本質不在于依靠吃飯這樣的手段,而是一家健康的企業,需要吸收健康的管理思想,建立上下級的互信關系。孫海濤的案例,也給企業家們一個啟示,把盯着員工一言一行的心思,花在提高對自身的要求上,恐怕效果會更好。而這時候使用工具去倒逼自己,形成更好的管理思想,這才是使用釘釘這些辦公軟件的正确姿勢。

- END -

周天财經 原創出品 | techfinsight

關注大公司的微小變化,以及其關乎全局的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